任俊
【摘要】朗讀,簡言之就是聲音清楚、響亮地讀。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顯然不是這種簡單意義上的“讀”,它是把無聲的書面語言轉(zhuǎn)化為有聲語言的再創(chuàng)作活動。它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它是語文學習的中心軸,它是閱讀感悟的催化劑,是情感把握的磁性石。新《課標》對此提出了十分明確的要求:“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而且把“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貫穿于各學段的目標之中。
【關鍵詞】朗讀;策略;指導;提高
一、當前朗讀教學在小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缺乏學習興趣
學生的思維活動是建立在濃厚的興趣和豐富的情感基礎上的,只要能喚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他們自然會進入學習的境界中,進行自覺、自主地學習。然而,在現(xiàn)實的學習中,我們的一些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不再濃厚,學習的熱情不再高漲。他們感受不到學習的快樂,更多的,他們只是完成學習的任務。
2.素質(zhì)不高,朗讀指導不到位
心理學告訴我們,少年兒童具有極強模仿性和易于受暗示性。他們會認真模仿老師一言一行,以老師的言行舉止為自己的榜樣。但遺憾的是我們老師當中有些不能使用標準的普通話進行教學,還常常帶學生唱讀,甚至干脆用方言上課。
當然部分老師普通話素質(zhì)還是挺高的,但工作起來又不夠負責任,朗讀教學指導不到位,充滿課堂的不是“請同學們有感情地讀讀這部分”,就是“把某某語氣讀出來”。究竟同學們讀得有感情沒有,語氣讀對了嗎?學生不懂,老師不去理會。
二、優(yōu)化朗讀教學的措施和方法
(1)要有充分的課堂朗讀時間。教師可根據(jù)年級、學生學習情況、教材特點安排每節(jié)課的朗讀時間。并能掌握朗讀效果。要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正確地讀課文,要求用普通話,聲音響亮,吐字清楚,讀準字音,特別是自學性朗讀,要讓全班學生都讀完、讀好。不可只做個讀的樣子,匆匆過場,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礎上的表達性朗讀,要留夠時間讓學生試讀、練讀,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不可未準備好就倉促上陣;要留讀后評議的時間,通過評議,強化朗讀的激勵功能、診斷功能和調(diào)節(jié)功能。
(2)必須擴大朗讀訓練面。要適當?shù)貏?chuàng)設情境。創(chuàng)設氣氛讓學生愿讀、樂讀、爭著讀。如學生朗讀時放些相應的背景音樂,有時請學生配配畫外音,也可把學生的朗讀現(xiàn)場錄音進行比賽等等。有一次,我教《黃山奇石》一課,在理解的基礎上。我跟學生說:“黃山景色秀麗,怪石奇趣,經(jīng)常有外賓慕名前來一睹它的風采,誰能做個出色的導游,為外賓介紹黃山”。學生情緒高漲,躍躍欲試。我順勢引導要想做好導游,首先要把課文讀熟。并要讀出感情來――讀出黃山景色的優(yōu)美、怪石的奇趣,這樣在介紹時,才能眉飛色舞,生動精彩,讓外賓聽了贊嘆不已。幾句話激活了學生的讀書欲望,連平時不愛讀書的學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讀起來。
(3)精選練點。錘打有聲。真正能讀出感情來并不容易,需在朗讀技巧上作必要的適當?shù)闹笇?。因此,要精心選擇朗讀訓練點,每次訓練有個側重點,錘錘敲打,錘錘有聲。《歡慶》文質(zhì)兼美,行文活潑流暢,語言頗具層次美、節(jié)奏美、形象美,是進行朗讀節(jié)奏訓練的較佳課文?!疤镆矮I上金黃的果實艦林舉起火紅的旗幟,藍天飛著潔白的鴿子,大海奏起歡樂的樂曲”前半句讀得稍重且慢,“金黃的果實、火紅的旗幟、潔白的鴿子、歡樂的樂曲”要讀得輕快而短促,讀出明麗清脆,“十月一日――”要讀得漸慢漸輕并有余音,體現(xiàn)破折號的余味無窮。
(4)朗讀形式多樣,必須選擇使用。朗讀的形式紛繁多樣,不一而足,但各種形式的朗讀有各自的功能和適用范圍。當需要激情引趣或?qū)W生讀得不到位時。宜用范讀指導;當需要借助讀來幫助學生分清段中的內(nèi)容、層次時,宜用引讀;當遇到對話較多、情趣較濃的課文時。宜采取分角色朗讀;當需要渲染氣氛、推波助瀾時。宜用齊讀……但要注意的是:①范讀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啟發(fā)”作用,而不是讓學生機械地模仿。②慎用齊讀。齊讀雖有造聲勢、烘氣氛之妙用,但也是“濫竽充數(shù)”和產(chǎn)生唱讀的溫床。③每種形式的讀放在不同的環(huán)節(jié)。它的作用又有區(qū)別。如范讀與學生的試讀。先后次序互換一下。它們各自所擔負的任務、執(zhí)教者要體現(xiàn)的目的意圖也就不同。
(5)抓緊早讀時間。絲毫不放松。一日之計在于晨,抓緊早讀時間朗讀。使有限的時間充分得到利用。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這就要求語文教師真正重視早讀時間的朗讀,不但要在早讀時間指導學生朗讀。而且要全程跟班。必要時領讀。充分保證朗讀效果,持之以恒,毫不懈怠。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質(zhì)量。
三、提高小學朗讀教學的策略
鑒于上述情況,怎樣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到樂趣?讓昔日的朗朗書聲又重新回到課堂中來呢,相信學生有了興趣就不再無精打采。教師有了責任,學生的進步就不斷提高了。
1.創(chuàng)設情境,誘發(fā)孩子高漲的朗讀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會激發(fā)起學生高漲的朗讀熱情。讓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地愿意讀,喜歡讀,對朗讀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是朗讀教學的第一要務。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掛圖、視頻錄像和老師的體態(tài)語言等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學生容易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真實感,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如我在教學《趕?!愤@一課時,為了讓學生對趕海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我下載了人們趕海的視頻在堂上播放。當學生們觀看趕海的視頻時,都被沙灘上美麗的貝殼和海中各種魚兒吸引住了。當一幅幅美麗的圖片展現(xiàn)在同學們面前時,一個個手舞足蹈,爭著讀課文,仿佛自己就是海里威武的大蝦,橫行的螃蟹,各種各樣的魚兒……因為有了濃厚的興趣,課文不再需要老師的過多講解,學生就進入了課文的意境,激發(fā)了學生的朗讀欲望,整堂課學生都處在一種很興奮的求知狀態(tài)。
2.示范朗讀,動情學讀
在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時候,教師的示范朗讀尤為重要。教師必須深刻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及感情,先受到感染和教育,然后再以聲情并茂的用標準的普通話范讀引導學生深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去,感受其中的感情,準確傳達作品的情感,從而激發(fā)他們的朗讀興趣。這樣,學生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加上學生的模仿性極強,學生就能以聽助讀,在模仿中糾正自己的發(fā)音、語氣等方面錯誤,掌握朗讀方法,提高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能力。如,在教學第5課《夢圓飛天》時,我利用身穿宇航服的楊偉利向地球發(fā)回了問候的插圖,讓學生邊看圖,邊聽我朗讀。我激動、自豪的讀書聲,給學生形成了一種情感的氛圍,學生的情感在老師的范讀者中得到共鳴,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感染,學生仿佛置身于夢圓飛天那一刻。
3.巧妙、機智地評價學生
低年級孩子的語感、朗讀節(jié)奏都有待培養(yǎng),孩子在朗讀中出現(xiàn)的小錯誤,諸如很長一段漏個字、加個字什么的也是難免的??捎袝r孩子們的朗讀錯誤百出,或是對朗讀材料明顯處理不當。我們老師應當善于巧妙、機智地誘導評價學生,做到引而不發(fā)。我在上《美麗的丹頂鶴》,要求學生用讀來表現(xiàn)丹頂鶴的美麗。第一個學生讀得不夠好,我說:“你讀得很響亮,可老師還沒欣賞到美麗的丹頂鶴呢!”第二個學生有進步了,我評道:“呀,這個,我看到美麗的丹頂鶴啦!丹頂鶴有一身潔白的羽毛,丹頂鶴很逗人喜愛!”?特意把最能表現(xiàn)丹頂鶴美麗的語句依著學生的樣子重復朗讀一次,像是模仿又像是示范,實際在強化朗讀要領。在這種形象、生動的語言誘導下,每個學生都能心領意會,讀得趣味盎然。
參考文獻:
[1]《九年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2011年版
[2]郭娟娟.淺談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科學中國人》,2014(03S)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