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語文作文教學中,反諷作為一種表達方式和修辭手法很少被提及,一般很少有學生采用反諷這種手法。而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學生的作文都存在情感假大空、唱贊歌的現(xiàn)象,如果能在學生的作文中成功的運用反諷的手法,不失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在作文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反諷,運用反諷手法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樣在作文中運用這一手法,這樣學生才能自如的運用反諷手法表達自己對人生對社會的看法,反諷作文教學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反諷;作文教學;真情實感
一、什么是反諷
自反諷一詞產生直至今,許多人都試圖給反諷下一個簡潔而又確切的定義。反諷一詞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含義,它最初源于古希臘喜劇,意思是佯裝無知者。曉蘇在《論反諷小說的角度與形態(tài)》中把反諷看成是現(xiàn)代小說的一種修辭方式。我比較認同曉蘇的看法,反諷本是指一種正話反說”或所言非所指的語言現(xiàn)象,但在中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反諷則是言在此而義在彼的寫作方法或修辭。反諷最顯著的特征是言非所指,作者所要表達的深意不是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的文字,需要讀者透過文字去深掘其中的真正意義。
二、反諷手法在作文中的功能
在中學語文課文中,存在相當一部分運用反諷手法的文章。但在實際的作文教學中,幾乎不涉及這些體裁的訓練,在中學語文作文教學中一般以記敘文、議論文為主,但我們卻可以發(fā)現(xiàn)運用這些文章運用反諷手法之后的閃光點,把這些閃光點運用到我們的作文課堂教學中。
1、改語言平鋪直敘無波瀾之狀
學生作文中存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語言的直白陳述,沒有層次和起伏感。新課標指出:“根據表達的需要,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像,恰當運用敘述、說明、描寫、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能調動自己的語言積累,推敲、錘煉語言,力求準確、鮮明、生動。”反諷語言的應用我們作文教學中的一大缺失。學生作文普遍存在這樣一種情況,文章語言敘述過于直白,猶如一杯白開水,品嘗索然無味。其實在寫作中語言是多義的,尤其是在作文中運用反諷語調,可以使原來平鋪直敘的語言更具波瀾與跌宕性。
2、改人物的透明扁平為復雜與多面
在學生作文中存在的第二個問題就是敘述的人物沒有個性,所塑造的大眾形象幾乎在所有文章中都可以作為主角出現(xiàn),沒有唯一性。新課標指出:“寫作應重視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有個性地表達、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苯探滩氖菫榱俗寣W生更好地運用教材,讓學生掌握觸類旁通的能力。像塑造人物復雜多面的典型在教材中就可以找出很多案例,如契科夫的《變色龍》中的探長奧楚蔑洛夫,他對待那條咬了赫留金的狗的前后復雜態(tài)度,讓人一眼就看出他專橫跋扈、欺凌弱小、見風使舵的復雜形象。學生作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時可以借用這種反諷手法來塑造人物,讓自己筆下的人物更鮮明立體。
3、改情節(jié)的俗套簡單為新穎與跌宕
學生作文中存在的第三個問題就是情節(jié)的俗套和簡單,寫的故事都是沉疴舊事,沒有半點新意,出現(xiàn)這一問題的原因在于情節(jié)沒有創(chuàng)新點。比如說《我的母親》這個話題作文,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寫過,但還是有人把它寫出了自己的味道,道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成為流芳百世的名篇,如胡適的《我的母親》。其實在情節(jié)創(chuàng)新上也可以運用反諷的寫作手法,仍以高中語文教材中的文章為例,《雷雨》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蘩漪與周沖的母子亂倫,四鳳又與周沖的亂倫還懷有身孕,這一切都沖擊著讀者的視覺與心臟,到最后四鳳與周沖的雙雙斃命,讀者的心始終被這懸疑跌宕的情節(jié)僅僅牽扣著。這就是反諷手法對情節(jié)的改造和創(chuàng)新,讓學生多揣摩課文中的案例,在自己的作文中學會運用。
4、改主題的明朗膚淺為多意與深刻
現(xiàn)在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另一個問題就是主題的單一與明確,直白的表露作文的主題和指向,在老師看來猶如喝了一杯幾經稀釋的濃茶,是茶但沒有了茶的味道。雖說主題明確也只是隔靴搔癢,沒有深度。我們一般認為魯迅的文章筆法犀利,思想深刻,縱觀魯迅的文章,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大部分文章都用了反諷的手法,如《藥》、《祝?!?、《狂人日記》等等。又比如當代作家蘇童的《神女峰》這篇小說最大的特點就是結尾采用反諷的手法,文章講述一對情侶為了見證自己的愛情去神女峰旅游,結果還未到目的地,女友與自己的朋友跑了,自己卻還不知情,在船路過神女峰時,他一句“我操,這就是神女峰?!比年┤欢?,各種反諷意味蘊含其中,突破了愛情背叛與破碎的淺顯主題,讓人去思索神女峰的蘊含的深意與現(xiàn)實的淺薄和脆弱。
三、反諷在作文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應重視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有個性地表達、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盡可能減少對寫作的束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弊杂捎袀€性,減少對寫作的束縛,其中一方面就是要求學生學會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和藝術手法,有創(chuàng)意寫的不雷同,固然考驗學生的寫作基本功,但是學會用常人不經常用的修辭或表達方式也是一種獨到的創(chuàng)新,反諷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學會這種寫作修辭的運用。
1、留心觀察生活,筆露真情
俗話說:藝術來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寫作也是一門藝術,它的素材需要我們從生活中去發(fā)掘,只有貼近生活的才是我們親近有溫情的。新課標指出:“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豐富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方面地積累和運用寫作素材?!眮碓从谏畈⒉灰欢ㄖ覍嵱谏睿瑢懽魇且粋€再創(chuàng)造再加工的過程,只有經過提煉和塞選過的才可能成為我們需要的素材。當然我們可以根據某個現(xiàn)象或事件進行恰當?shù)奶摌?,但是文中的現(xiàn)象和人物心理活動與現(xiàn)實之間的感情樞紐必須是真實的,這樣讀者才會聯(lián)系自己的體驗甚至產生共鳴。古有蒲松齡的《聊齋》寫鬼寫妖高人一籌,刺貧刺虐入木三分。蒲松齡所寫的鬼妖狐媚都是虛幻的,卻能撥動人的心弦,其原因之一就是文章體現(xiàn)了人之常情。文章感情的真實是反諷寫作的前提,必須讓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
2、多種修辭手法并用,增強文章厚度
寫作不是一項簡單的文字游戲,它需要作者用心去構思與抒寫?!胺粗S是一種綜合性的修辭藝術,在具體運用中往往離不開其他修辭術的支持與配合如比喻、 夸張、象征和對比等,其中搭配最多的就是對比?!比纭俄楁湣芬晃闹邪疡R蒂爾德借項鏈前的虛榮、失項鏈后的窮賤和知曉項鏈真假的原因后的怨悔和百無聊賴進行對比,更讓人覺得馬蒂爾德參加宴會后所過生活的戲謔的反諷意味?!段业氖迨逵诶铡芬晃陌逊评辗驄D見到于勒前后的神情態(tài)度做了一個鮮明的對比,諷刺了親情在金錢面前的無力與蒼白。所以,在學生作文中,反諷手法并不是單一存在的,它需要其它寫作手法或修辭的相互糅合。
3、寫作中正確把握反諷手法的度
在運用反諷手法中教師最值得注意的是就是讓學生學會把握反諷的度。我們鼓勵學生善于我們鼓勵學發(fā)現(xiàn)生活,學會用自己的眼光看待真善美與假惡丑,對于假惡丑的批判也需要掌握度。凡是過猶不及,在中高考寫作中更是如此。怎樣把握反諷寫作的度呢,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首先,端正自己的寫作態(tài)度,以積極向上的價值觀指導寫作。新課標指出:“寫作時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以負責的態(tài)度表達自己的看法?!庇绕涫乾F(xiàn)在社會中出現(xiàn)的種種丑惡現(xiàn)象,我們要引導學生正確的分析和對待,不能單一或極端化去思考問題。其次,注意反諷言語的貼切。言語犀利,剖析深刻固然是好事,但犀利跟過度直白是兩碼事,在作文寫作中,要引導學生學會用含蓄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含蓄不等于含糊不定,而是使你的作文有了思考和回味的空間。語言的過度直白會讓反諷變了味,連珠炮式的直白批判猶如潑婦罵街,毫無文學美感而言,挖掘思想性的同時注意文章的審美性,含蓄內斂會讓文章更有深度和韻味。
結語
反諷是中學語文作文教學的一種方法,教師要給學生適當?shù)狞c撥,讓學生推開現(xiàn)在一片贊揚真善美的一扇窗,開啟另類深刻反思剖析的門,讓學生寫自己的真情實感,用自己所學的反諷手法去正確抒寫社會的百事窗,敢于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與思考。別再讓假大空綁架了學生豐富的情感,還學生獨立思考作文的空間。
參考文獻:
[1]江漪:《論反諷的語用功能》,安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報2010年第27期。
[2]肖莉:《論反諷》,懷化學院學報,2005年第6期。
[3]曉蘇:《論反諷小說的角度與形態(tài)》,《江漢論壇》,2013年第2期。
[4]教育部:《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
作者簡介:王一平(1992—),女,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2013級學科教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