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瑩
【摘 要】作為一個低年級的語文教師,都知道識字教學是低年級的重中之重。培養(yǎng)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和獨立識字的能力是識字教學的重要任務;激發(fā)學生學習中國漢字的興趣,是教師教學的重要使命。
【關鍵詞】識字教學;興趣教學;積極性
作為一個低年級的語文教師,都知道識字教學是低年級的重中之重。培養(yǎng)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和獨立識字的能力是識字教學的重要任務;激發(fā)學生學習中國漢字的興趣,是教師教學的重要使命。那么,教師如何把這項工作做好呢?在工作中,我深深的體會到,要激發(fā)孩子識字的興趣,教給孩子們的識字方法及培養(yǎng)識字能力。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漢字的重要性,并對識字產生積極興趣,就能自覺去學習并掌握漢字的音、形、義。怎樣才能做到使孩子對枯燥的漢字教學產生濃厚興趣,并增強自我識字的能力呢?我認為可采用以下幾種行之有效方法
一、通過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過:“對于一切來說,只有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薄墩Z文課程標準》也把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列入教學的第一目標。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的利用教材編排有趣教學。
在新課標中,課后練習和語文天地,有大量的“我會讀”“我會寫”“我會說”“我會畫”等形式,我們可以讓學生動動小手,在連、涂、畫、拼、擺等活動中,鞏固漢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可以幫助他們樹立起信心。有時我新授課識字教學時,我是抓住了學生好動,愛玩的心理,經常采用“表演動作”、比賽“摘果子”、“讀文找字”、“歡樂對對碰”、“玩玩字卡”、“找找朋友”、“開火車”等各種活動進行識字教學。
例如:“摘果子,找朋友”:這種活動,只能適合學習合體字。我課前先準備了偏旁與部首分別寫在半個蘋果上。在課堂上,我是把這半個蘋果發(fā)給同學們,再請他們上臺。要求他們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通過思考、判斷,把偏旁和部首組成字,組對了,還要把它讀準確了,就把組好的“蘋果”送給他。這樣學生不僅學習情緒高漲,也培養(yǎng)了學生快速思考,判斷的能力。
二、聯(lián)系生活實際,增加識字量。
低年級的孩子們直觀性較強,我們要通過書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起來,讓識字教學生活化,孩子們會倍感親切、有趣。因為語言文字來源于生活,我們在教學中,應該回到生活中去。
例如:北師大版的第一冊中的第七課《外面的世界》,我是先讓孩子們回憶媽媽平時常帶你去哪?你曾和爸爸媽媽過去什么地方?同們學這下就來勁了,“超市”,這時老師就追問:超市的大門上寫著什么超市,你還能記得嗎?那么媽媽還帶你去過哪呢?通過一連串的追問,孩子們不知不覺說出了很多來自生活中的許多字。這也為今后,他們再次走在大街上,或上下學的路上,就會留一份心眼,看看店門前的店名,告示牌、宣傳標語等,這些就成了孩子們的學習資源。又如:在教學“寬”字,學生是通過拆字法,把“寬”拆分為“宀”“艸”“見”,雖然這也達到了識字的目的,但是我覺得這種識記方法過分生硬牽強,也脫離了漢字的本身含義。因此,在教學時,我引導學生把“寬”所在的此“寬闊”拿出來,通過讓孩子們理解這個詞的意思來理解“寬”這個字,從而記住了“寬”。在識字教學中,把孩子們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孩子們的生活經驗或者聯(lián)系課文來幫助識記,同時交給孩子們識字方法,對于提高學生的識字效果是十分有用的。
三、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掌握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
新課標提出了:在教學中,要充分的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那么,在識字教學也不例外,教學要通過多種方法,讓學生掌握生字,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學生在識字過程中,還僅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可以讓他們自覺地掌握了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例如:在識字教學中,我是先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讓他們產生讀書的欲望,在反復朗讀中掌握生字讀音、認識字形的。
四、在情境中識字,突破字形難點。
《新課標》提出:培養(yǎng)學生對漢字以及漢字學習的態(tài)度和情感,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因此,教師可以運用插圖、實物、圖畫卡片、表演和多媒體等形象化的手段創(chuàng)設一種具體的識字情境,使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形象,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創(chuàng)設出生機勃勃、活潑高效的課堂學習氛圍。我在教學中,常用的幾種有趣識字方法,如:
1、編字謎。
編字謎是一年級學生最喜歡,最常用的一種方法,不但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更加的活躍,還能讓學生輕松地掌握一些難學的字。例如:“朋”字,兩個月亮交朋友?!傲帧弊郑瑑煽脴?,并排站?!靶荨弊?,一個人靠在木頭上?!昂獭弊忠豢眯涿?,頭上戴草帽。“尖”字,上小下大就是尖?!傍B”字,小鳥有眼睛,學生記住這句話,就不會把里面的點落掉了。孩子們不僅能編出書上出現(xiàn)的生字,還把這種識字方法擴展到課外,并講給家長聽,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孩子們的識字興趣,同時也鞏固了生字。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搶卡片。
老師把許多卡片放在黑板槽里,指名2—3人站在黑板前,按老師讀的字音,找出有關的卡片組成字,讀后組詞或說一句話,誰搶得多誰就可以得到一面小紅旗。
3.字形小魔術。
在一年級上冊第15課,《冬天是個魔術師》學完了課文后,在語文天地里教材安排了“字形小魔術”給“木”字加一筆,能變成( )( ),學生變出了:本、禾、術等。給“力”字加兩筆,能變成( )( ),學生變出了:為、辦、歷等。給“巴”字加上偏旁,能變成( )( ),學生變出了:把、吧、色等。最后再出示:給( )字加( ),能變成( )( )。這時孩子們可以自己選字出成魔術。如“日”,孩子們變出了:電、甲、由、申、田、白、旦等,課堂上,每個孩子都積極參與到“魔術”中,在游戲中學習,在交流中鞏固。
4.編故事記字形。
在教學中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和構字的特點,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聯(lián)想去揭示漢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義的關系。通過直觀手段、形象語言、生動故事,把一個個抽象的漢字演繹活化成一幅幅圖畫或一段小故事。如:學“呆”時,教師邊講故事邊寫筆畫:“一個人張著大嘴巴(口),像木頭一樣一動不動,原來他在發(fā)呆?!?/p>
總之,低年級的教學重點就是識字教學,漢字雖小,但奧妙無窮。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思維特點,通過各種形式的識字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我們只有因地制宜、靈活多變的選擇恰當?shù)淖R字方法,才能使學生更加熱愛語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語言文字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快樂。在教學中,教師要多鼓勵學生的想象和實踐,學生就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為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興趣和熱情探索的熱土。
(作者單位:福建省永春縣達埔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