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小明
摘 要: 作者以莫泊桑的小說《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為切入點,依據(jù)《語文課程標準》,從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三個方面舉例解剖,探究讓有效的學習方式走進課堂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 語文教學 自主學習 合作學習 探究學習
為了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我以“有效的學習方式”為主題進行課堂實踐活動,初有成效。下面僅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級上冊語文《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為例,談談教學體會。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課必須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以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為中心進行教學,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在嘗試自主學習、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我讓學生課前閱讀《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在課堂上讓學生圍繞情節(jié)結構自主學習,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然后讓學生談感受。學生認為小說的情節(jié)跌宕曲折,圍繞于勒貧富的變化,一步一步推向高潮。課文圍繞于勒的命運構成情節(jié)的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通過自主學習,學生對本文情節(jié)有諸多看法,學習興趣濃厚。自主學習,不等于老師不管學生,讓學生漫無邊際地學,而是給學生時間,放開讓學生自學,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老師要針對學習要點,進行恰當點撥,強化其學習效果。
從合作學習的指導看,重點體現(xiàn)“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合作學習包括生生合作、小組合作和師生合作等。當學生在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時,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完成,這是合作學習的重要內容,這樣就使教學活動具有單向、雙向和多向交流的各重色彩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個信息交流的立體網(wǎng)絡,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對學習的參與度,體現(xiàn)主人意識。如:教學《我的叔叔于勒》時,我們討論:誰是小說中的主人公?通過討論,學生的看法形成了兩派,一派認為是菲利普夫婦,因為小說用了大量篇幅描寫菲利普夫婦倆的語言、神情、心理,通過他們的言行變化體會到他們復雜的內心世界,琢磨出菲利普夫婦的自私虛偽、冷漠無情。一派認為是于勒,因為小說人物之間的聯(lián)系是圍繞于勒是否有錢寫的。于勒有錢時,菲利普夫婦盼他歸來,對他贊不絕口,于勒成了正值的人,有良心的人;當于勒沒有錢時,菲利普夫婦躲于勒,怕他回來,罵他是個流氓,是個賊。于勒是否有錢決定了菲利普夫婦對他的態(tài)度,而態(tài)度的變化正揭示了小說的主題,親兄弟之間也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系。如:我們還可以讓學生討論,于勒的悲劇是誰造成的?……這樣就可以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合作,尋找問題的答案。只有把學生擺在主體地位,改變老師是知識的擁有者和傳授者的傳統(tǒng)觀念,才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們把學生當做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學習過程中和學生平等對話,使學生成為學習語文的主人。
從探究學習的指導看,學生對這篇小說的主題只停留在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純粹的金錢關系上,但小說的主題還可以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因為新課標要求更多關注人情美,對學生進行健康的情感滲透。當老師引導學生探討小說的主題時,學生的閱讀興趣高漲,課堂閱讀氛圍特別濃厚,學生認為這是資本主義社會中異化的人與人的關系,在資本主義社會里,金錢主宰了人的心靈和生活。貨幣既能使互相對立的人親密無間,又能使非常親近的人分道揚鑣。有的學生認為,這篇小說的主題體現(xiàn)小人物生活的辛酸。從菲利普夫婦的立場看,他們?yōu)槭裁床徽J親弟弟?首先是于勒占用了菲利普應得的那份家產(chǎn),菲利普對弟弟還是寬容的,否則不會讓他占用自己應得的家產(chǎn)。于勒的惡行將菲利普一家拖累到貧困中不能自拔。按照人們當時的習慣,菲利普把弟弟送上去海外的輪船,菲利普一家不得不忍受生活的艱辛,這一切都是于勒造成的。因為貧困,菲利普的女兒出嫁都成了問題,這讓父母焦急。于勒發(fā)財?shù)南?,成了他們擺脫窘迫生活的唯一救命稻草。但是,后來他們遇見了窮困潦倒的于勒,他們怎么辦呢?認下于勒?等于生活更窮困,等于扼殺女兒好不容易得來的婚姻……學生認為這些都體現(xiàn)了小人物生活的辛酸。進行探究性學習,可以讓學生體會菲利普夫婦的情感變化和文章體現(xiàn)的人性美。當菲利普夫婦在聽到于勒沒錢的時候,罵于勒是個流氓、無賴、壞蛋,是個賊,當知道他有出息的時候,便稱呼是我的弟弟,前后稱符不一致,又是為什么?讓學生揣摩、思考、討論、提示,通過一系列活動,學生思維活躍,多數(shù)同學認為這種變化讓人看到一種赤裸的拜金主義觀,但在私有制社會里,菲利普夫婦對于于勒是寬容的,否則不會讓于勒占有自己應得的家產(chǎn)。為了讓他有改過自新的機會,他們還把于勒送到海外淘金,盡到做兄嫂的責任,這是一種人性美。
在西方學者的視角里,有效教學就是促進學生學習與發(fā)展的教學。余文森教授認為,教師在相對短的時間內,讓學生得到更多、更深的知識和能力,獲得更豐富、積極的情感體驗,這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是從有效教學這一點邁出的步子。
打造高效課堂,這是一項長期和艱巨的任務,我們應該加快探究前行的腳步,一步一步,堅持不懈,朝著新課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