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奇雅
【摘要】現(xiàn)階段的農村作文教學,受應試和升學壓力的干擾,很容易陷入機械訓練的泥沼,如何有效地改變現(xiàn)狀?主題式作文教學能有效地解決中學生寫作下筆難的問題,也符合新課改的 整體的發(fā)展方向。教師要盡一切可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條件,使學生積累體驗。
【關鍵詞】農村中學;主題式作文;實現(xiàn)途徑;評改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睘榇?,我們想方設法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慧眼去尋找、去發(fā)現(xiàn)學習、生活及自然界中各種各樣感興趣的問題。以下就是結合本人在開展農村中學主題式教學活動所得的一些經驗和看法:
一、農村中學主題式作文教學的開展
由于農村中學條件限制,學生的接觸面狹窄,知識容量小。在開展主題式作文教學時,更需要我們教師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選擇適合學生生活的主題來進行教學。
(一)設置合適的主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寫作的興趣
從實際生活中選取專題,從科技、自然中選取專題,從文化歷史、鄉(xiāng)土民俗中設計專題。
(二)多渠道開拓訓練主題,培養(yǎng)學生對作文創(chuàng)作的沖動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多渠道地對學生進行主題訓練,讓學生對主題進行多角度的思考,這樣就可以減輕學生的審美和習作疲勞;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作文創(chuàng)作的沖動,增加寫作興趣。
1.在快樂、有趣的口語訓練中,發(fā)掘寫作題材。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時可以看到:有些學生說話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而作文時卻絞盡腦汁,無從下筆。原因何在?因為“說”在實際生活中實踐較多,而“寫”卻較少,沒有實踐,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作文能力,引導學生把“說”和“寫”聯(lián)系起來,這樣說說寫寫,寫寫說說,不僅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而且通過說話過程中對口頭語言的敘述,提高書面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寫作能做到中心明確、條理清楚。
2.在持之以恒的課外閱讀積累中培養(yǎng)自信,豐富學生的知識。
新課標中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建議學生多讀感興趣的有益自己心靈的各類書籍,推薦現(xiàn)當代散文名家錢鐘書、梁實秋、余秋雨等寫的文章,還推薦了《時文精品》《智慧背囊》、《讀者》等刊物(每天30分鐘大聲地有感情地朗讀課外讀物)。指導學生在閱讀中注重與文本對話、注重與作者對話、注重與編者對話。同時,我不定期地檢查學生的寫作積累。如每天名言警句或者詩詞的默寫積累;做剪報并寫100-300字的評報;每天讓學生把自己在路上所見所聞和周圍的變化,寫進日記等等,都是檢查學生寫作積累的好方法。
3.設計梯級訓練主題,有序培養(yǎng)學生綜合寫作能力。
在作文教學中,面對各層次的學生,我們要設置循序漸進的動態(tài)化的主題訓練。
(1)結合教材知識,利用教材資源,通過有效的拓展閱讀,訓練學生的片段寫作能力,如在閱讀《音樂巨人貝多芬》時,可以有意識地讓學生搜集整理體驗貝多芬的有關事跡材料。以“挫折”為話題進行片段的作文訓練,進行完整的單元教學后,以“走進名家”為話題進行整篇訓練。
(2)在單元主題性技巧訓練過程中,也要突出由點到面的序列訓練,如學習了朱自清的《背影》,了解了動作描寫的基本方法,我們可以進行遷移,讓學生嘗試寫自己的父親的一個傳神的動作,學習完整的以父愛為主題的單元序列后,我們可以讓學生以“父親”為話題進行整篇的作文訓練等等,如此有序的由片段到整篇的有序訓練,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主題式作文教學的評改
(一)主題式作文評改趨勢
早在1982年錢夢龍老師就提出了“三為主”的教學原則,即“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這一觀點的提出,確立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不但課堂教學如此,在寫作及評改活動中,也不能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主題式作文評改的方式
作為語文老師,我們必須明白學生喜歡作文的原因主要是作文帶來的成就感。其實,老師的鼓勵和同學的肯定是激發(fā)學生成就感的很重要的原因,因為他們有強烈的被同齡人認可的心理需求。
古人云“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教師要善于經營學生的長處,補救他們的不足。另外,我們可以在學生互相批改的前提下,每一次選擇不同層面的作文來重點批改,然后進行面批,讓學生老師立足文本,有的放矢地進行文面探討。也可安排學生同桌互改、優(yōu)生互改、差生互改、優(yōu)差生互改、一人讀大家改等多種方式都是可行的。一學期每個學生輪到兩到三次,學生既從精神上得到滿足,又在寫作上有所領悟。因此,我認為不斷地變著方式改作文,會讓學生感覺到“每天的太陽都是新的”。
(三)主題式作文評改細則
針對學生評改能力的訓練,我認為不可操之過急,要循序漸進。教師示范評改配合主題閱讀的作文寫作進行詳細的批改,并附批改之前的稿子跟批改之后的稿子做比較。
我給學生定的細則有:①標題前空出四格,第一段空兩格;②卷面是否整潔;③錯字有幾處;④這篇作文的病句有幾處;⑤標點符號有幾處錯誤;⑥中心是否明確、集中;⑦選材是否圍繞著中心、是否新穎、是否真實;⑧文章的結構首尾是否照應,過渡是否自然,層次是否清晰;⑨表達方式方面。初中寫作以記敘文為主,兼有議論、描寫和抒情,寫作中要求學生抒情開頭議論結尾;⑩文章的語言強調樸實、準確。
總之,示范評改要做到精批細改,只有針對作文中的優(yōu)點、缺點、錯誤,切中肯綮。要言而不繁,富有啟發(fā)性,做到舉一反三的功效。為了好記,我把好作文標準編成易懂易記的三字歌,讓學生記牢。這三字歌是:主題好,選材新,感情真,寫具體,段落明,語句通,用詞好,無錯字。有了評改標準,學生評改起來就有了依據(jù)。
參考文獻
[1]劉永康.語文教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林崇德.中學語文教學心理學[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編輯:劉 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