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綺顏
摘要:本文把模因論理論活用到高職英語應用文的教學研究中,探討語言模因應用到英語應用文寫作的可行性,用實際的方法將高職應用英語的教學方式表現(xiàn)出來,分析出語言模因的方法給高職英語應用文教學所帶來部分教學啟示。
關鍵詞:模因理論;英語應用文寫作教學;高職英語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9-0088-02
現(xiàn)代社會的實踐工作中對于英語應用文的寫作要求越來越高,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對應用文寫作方面也是十分重視的。在模因論的視角下,對高職英語應用文教學進行研究與探討,并且將模因語言的方法借鑒到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英語應用文的語言操作能力,從而找到符合高職學生的教學模塊。
一、模因論的簡述
1.模因論的概括。牛津動物學家Richard Dawkins的《自私的基因》一書中,解釋說道:“文化基因,文化傳播最小的單位?!蹦R蛞辉~是模擬生物遺傳單位(gene)基因而來,模因論認為模因是一種與基因相似的現(xiàn)象,通過基因遺傳而繁殖的,作為文化傳播單位。這說明模因的運用范圍是非常廣闊的,通過不停地復制,大量的信息不停地傳播,由一個宿主到下一個宿主不停地循環(huán)往復。作為文化傳播單位,模因的表現(xiàn)形式繁多,比如:傳播的就是各式各樣的模因,有歌曲韻律、宗教觀念、諺語術語、服裝款式、信件和電子郵件病毒等。
2.模因論的生命周期。同化、記憶、表達、傳輸將模因的生命周期劃分為四個有先后順序,周而復始的運行階段。模因感染新宿主、成為他的記憶并重組于現(xiàn)存感知因子的過程稱模因的同化。模因在大腦里停留的時間越長,對于其他個體的傳播和影響機率越被擴大。表達階段是指在與其他個體交流時,模因必須從記憶儲存模因中出來,進入能被他人感知的物質外形這一過程。各種載體擴大傳播范圍將傳輸階段著重體現(xiàn)模因,是對表達階段的延擴。四個階段,周而復始,形成一個路徑,一些模因在選擇過程中被拋棄。
二、語言模因對英語應用文寫作教學啟示
1.依據(jù)高職英語應用文寫作要求,選擇輸入教學材料,確立標準寫作模板。美國語言學家克拉申指出,語言教學最重要的功能在于提供輸入。在該輸入假說的依據(jù)下,更好的語言輸入資料應在學生能夠理解的前提下,略高于學生實際上的外語水平。在模因理論依據(jù)下,在模因的同化階段,成功的模因要想待在宿主的記憶里,感知、理解和消化,生動的模因載體,突出、適合宿主的認知結構。這就要求教師在為學生準備教學材料時,要充分考慮高職英語教學特點與學生所學專業(yè),以及將來可能從事的職業(yè)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教師要選擇那些具有合理性、專業(yè)性、真實性的材料進行教學,創(chuàng)造真實的語言場景,優(yōu)化課堂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他們的學習體驗,他們記憶中停留得更持久的語言模因存在。如應聘書,教師首先可選擇學生熟悉的、能夠接觸到的內容,可以將學生的專業(yè)背景聯(lián)系起來,選擇與專業(yè)有關的應聘書的內容。讓學生感覺這樣的應聘書對自己的專業(yè)以及今后的就業(yè)有幫助,從而產(chǎn)生興趣進行主動學習。而學生對感興趣的知識能夠迅速地留存記憶。在此基礎上,擴充完善,從而了解一系列的應聘書的寫作方法。在擇取語言輸入方法時,教師可以用現(xiàn)當代的遠程教育和多媒體教學,活躍課堂氛圍,圖文、語音使教學內容中所包含的模因能復制和傳播。
2.同化與記憶。根據(jù)模因論復制、傳播的規(guī)律,背誦在英語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在語言模因的指導下,背誦過程要求學生熟悉的單詞、短語、固有搭配、結構和寫作模板等不斷復制。這一過程中,學習者不但掌握了語言,而且還加深了對英語應用文使用方法和特點的了解,為模仿、表達提供了條件。根據(jù)模因的生命周期特征,學生以背誦的形式將語言材料輸入到自己的腦海里,再通過反復背誦使語言材料進入自己的長期記憶階段,使材料和學習者為一體,有助于學習者在以后的輸出階段,調用這些語言素材。
3.傳播與輸出。進入傳輸階段,是以語言模因是否被表達出來判斷的。為了讓一部分語言模因能更早地感染新的宿主腦子,可以采取學生之間互相鑒賞的方式。語言模因快速地傳播具有行動的意義。學生會對自己或他人文章中出彩的地方或者片段,牢牢記在腦海里;對于那些語言錯誤問題會比較敏感,有所警惕。模因復制、傳播的過程就是復雜語言的學習過程。學生學會的各種表達手段需要通過語言輸出,不斷重復出來與別人交談說話,以達到傳播的目的和要求,才能提高他們的英語應用文寫作能力。例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建情景環(huán)節(jié)、提供一個原汁原味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把教學任務穿插在整個教學的那一時間中,讓學生開展任務型小組活動,由小組成員共同完成某一職業(yè)情景或環(huán)節(jié)的應用寫作任務。學生們在寫作過程中將學會的專業(yè)單詞、語法、句型結構等表達方式復制出來,通過交流,相互傳播,在語言輸出能力方面會提高。也可以把學生分成兩組,比擬職業(yè)角色,通過應用文信函、圖表、電子郵件等往來,做完這一個工作內容,在一些規(guī)范式模因的前提中讓學生去輕松地實現(xiàn)那些特定情況的語言模因傳播和表達,提高他們的實際靈活應用表達能力。
4.模因論在英語應用文寫作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從模因論的這一個方向來觀察,語言模因表現(xiàn)出了話語表達和語言輸出的定律。英語應用文寫作是高職英語教學內容的一部分,具有涉及面廣、知識性強、實用性強的特點。通過針對性的英語應用文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英語應用文的應用寫作能力。模因生命周期的每一個階段正好就對英語運用文寫作的整個過程同步分析。同化和記憶階段輸入了大量的信息,表達和傳播階段將輸入的信息再次輸出。模因論為語言教學注入了新的途徑,引發(fā)我們重新認識英語教學,對英語寫作教學模式進行新的改革。使用模因論的方式方法,對英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塊進行重新了解與分析。例如,背記、借鑒運用等英語的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應該被舍棄,而是應在英語新的教學模式中大力推廣和普及使用,尤其是指對于高職的學生教學模式。
高職高專學生的學習基礎非常差,如果要求他們用自己腦海里所儲存的那一點信息去完成英語應用寫作的要求,絕大部分學生做不到。即使小部分基礎稍好的學生能夠勉強寫出來,也不可能做到?jīng)]有語法錯誤。所以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可以采用模仿、背誦等教學方式,與功能和交際兩種教學方法相結合。讓學生背誦一定的語言材料進行積累,進而模仿達改變,最終獨立完成相關作業(yè)。根據(jù)模因理論,語言模因的復制及模因生命周期的特征再次證實了背誦、模仿的英語教學方式有不可忽視的作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模因理論的啟示能使學生提高效率,使英語進行有效的交際。有效交際指學生能夠準確地傳遞和接受相關的書面以及口語信息,這包括掌握對英語的語法以及在特定語言環(huán)境下運用英語的能力。在模因論的據(jù)點分析看出,學習英語的基本情況,包括對語言的認識、理解和輸出幾個層次。根據(jù)語言模因的特點可縮短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從理解到輸出的時間。其中包括三個要素:模仿、加強和擴展。遇到高職學生的具體問題時,需用模因理論思維模式有效地改變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時間,提高應用英語的效率,為他們成為高層次技能型人才打下英語基礎。
三、總結
總的來說,模因論對于高職英語應用文寫作教學有重要的啟示,從模因論的四個階段的不同特點與要求中,高職學生根據(jù)這些特點而采取相對的策劃來學習英語應用文的寫作。用這一個理論對高職英語應用文的教學模式改革具有一定的啟示性及創(chuàng)意性,采取實際的行動將模因理論應用于高職的教學計劃中,對提高高職英語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