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星
摘 要:本文介紹了一種提高口語的教學方式,這種方式的主要特點是學生記錄自己的錄音。它分為七步,有多方面優(yōu)點。
關鍵詞:英語口語;提高方法;錄音
學生的口語一旦達到一定的流利程度之后,就常常對自己不滿意。他們不僅想做大量的練習,而且還想準確地表達,進而擴大語言表達的范圍。
為操練某一語言結構、功能及詞匯而設計的練習雖然旨在培養(yǎng)準確性,但這類練習往往缺乏挑戰(zhàn)性,而且當學生能夠進行比較自由的會話練習(如討論、扮演角色等)時,他們會錯用甚至漏用規(guī)定的結構、詞匯等。因此,新舊知識并沒有融會貫通。此外,用已知語言知識所做的會話常常是很有限的,甚至是重復的。
筆者在幫助學生提高口語能力時,設計了一種能夠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教師要求學生錄下一分鐘左右的描述,然后把錄音聽寫下來,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先自己評述,修改聽寫稿,然后再交給教師進行批改。
一、步驟
大體上講,這種方法適合于多種口語練習。以下是一份典型的教學提綱。
第一步:選兩幅黑白照片或圖片,必要時將其放大、復印,以便學生能夠從中選出他們更感興趣的那一幅。圖片的主題是與正在課堂上討論的話題有關,討論時也用以前教過的詞匯。
第二步:學生選出一幅,然后成對地討論圖片內容。在這一階段如果遇到不會說的詞,要求他們不查字典,而努力想辦法把思想表達出來,也就是說,在這一階段只要能流利地表達就可以了。
第三步:接下來全班一起討論圖片。這時,教師允許學生使用字典,并為他們提供新的詞匯。我們從眾多的可描述的角度探討圖片,如圖中的人,他們的行為、心情,圖中的物體、天氣、時間以及攝影師的意圖,然后我們復習一些有用的結構。顯然,在這一階段可根據(jù)學生的需要做一些改動。
第四步:每個學生都有一盒錄音帶,上面存有他們的全部錄音,要求他們描述或談論與之有關的任何問題,時間不超過一分鐘,但是給學生15至20分鐘,以使他們能夠錄和重錄他們的描述,直到他們自己滿意為止。教師盡一切努力不讓學生事先寫下描述,因為練習的目的是提高口語表達能力而不是朗讀。
第五步:學生把錄音逐字逐句地聽寫下來,因為只是一分鐘的錄音,聽寫時比較省時,相對地彌補了錄音時花費的時間。
第六步:學生用一支不同顏色的筆修改聽寫稿上的錯誤。這樣做能夠增長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錯誤的意識,并有助于他們自己改正意識到的錯誤。
第七步:最后把記錄、磁帶和圖片都收上來,從錄音中找出語音錯誤,準備下一步的有關語音節(jié)奏、連讀和語調的練習。最后找出普遍存在的語法、詞匯錯誤,如錯用時態(tài)、冠詞等,并針對這些問題準備進一步的講解和練習。
二、優(yōu)勢
這種課一周至少上一次。盡管學生感覺有一定的難度,但事實證明,這種練習深受歡迎。它的優(yōu)點如下:
1.激勵了學生的學習自覺性,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因為錄音、記錄、修改錄音稿都是由學生自己完成的。與聽一樣,說的動作往往也是一次完成。學生要想一次說好是不容易的,因此他們的壓力很大。當然,這種練習沒有使學生處于真實語言環(huán)境中的那種應答狀態(tài),然而學生從反復錄制及修改的過程中的所得完全可以彌補缺乏真實性的弊端。除此之外,這種方法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能吸引學生的興趣。
2.有利于多數(shù)學生練習、進步。對于那些不愿在人前講話或擔心講話時被打斷的學生來講,這種練習非常有效。因為它沒有競爭,學生自己完成練習,錄音也只有他們自己和教師才能聽到。
3.增強學生的信心。通過這種練習,學生進步很快,練習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他們能夠練習大段地講話了。每周他們都錄一段描述,這樣他們就可能通過新舊錄音的對比看到自己的進步。
4.聽寫、描述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如寫段落、正確拼寫、恰當運用大寫和標點等。當然,與書面語不同,錄音稿中包括重復、解釋、斷句,這些都是口語的特征。
此外,教師能得到大量有關學生的信息,諸如他們存在的問題和知識的欠缺點。教師還可以了解每個學生,因材施教。這種課很好準備,也很簡單,批改作業(yè)也不困難。
作為一種方法,錄音法適用的范圍很廣。這種方法可以用于各種口語練習,如果是單人的口語練習,可以讓學生練習講故事、做簡單發(fā)言等;如果是多人的會話練習,可以讓學生成對或成組地做角色練習,解決問題、討論、情景會話、民意測驗、問答比賽、爭論等。作業(yè)的完成情況從學生的記錄中可以得到。當然,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要求,有選擇地批改聽寫稿,或把它們作為下一步的會話或寫作作業(yè)。
總之,由學生錄音,然后記錄錄音的方法運用范圍很廣,它是一種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