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青
摘 要:小學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要改變作文難教、學生怕寫的局面,就要在作文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事物,親身體驗要獲得的寫作素材,激發(fā)學生潛在的情感
動機。
關鍵詞:小學作文;情境教學;體驗;感悟式習作
小學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但是現(xiàn)在的小學生,他們往往怕作文,把作文當作苦差事。一到習作時,就感到頭昏腦漲,不知寫什么好或者干脆去抄襲一篇交差了事。那么,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又該怎么做呢?我認為還得從興趣的激發(fā)入手。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最有效、最直觀的方式就是:在作文教學時,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事物,親身體驗他要獲得的寫作素材,激發(fā)學生潛在的情感動機。
一、創(chuàng)設能引起學生探究欲望的實驗情境
2011年筆者有幸到秦皇島參加了全國小學快樂作文年會,一位老師的作文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給了我可貴的啟示。他在教學中,打破以往的作文教學模式,通過實驗的方式,把學生帶入了一個有趣、生動的情境中。新課伊始,老師拿出事先準備好的一條金魚,讓學生觀察,并用自己的話描述這條金魚。學生的興趣陡起,紛紛把自己認為最美的語言用來描繪金魚。什么“五顏六色”“自由自在”“一條五顏六色的金魚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她好像沒有注意到有那么多人在注視著她?!薄n堂上掀起了一次交流的浪潮。緊接著,老師將這條金魚放入一個圓底燒瓶中,并加入大半瓶水。這時學生紛紛在猜想:老師到底要干什么呢?張老師將燒瓶斜著固定在鐵架上,并用酒精燈燒瓶口時,教室里頓時嘩然,有的學生在悄悄議論:金魚會不會死呀?有的學生干脆大聲嚷道:“老師,你太狠心了吧,這樣一條美麗的金魚,你卻要將它活生生地燙死,你簡直就是一個殺手!”此時,老師并不急于去給學生解釋,而是讓學生將自己的想法和其他同學的表現(xiàn)一一記錄下來……等瓶口的水沸騰了,張老師蓋滅了酒精燈,輕輕搖了搖瓶子,只見金魚又開始游動了,學生心中懸著的那塊石頭才慢慢落地。接著老師讓學生將剛才眼中所見、心中所想以及其他同學的表現(xiàn)按一定的順序寫下來,學生很快便寫出來了。通過習作展示,效果十分理想。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創(chuàng)設情境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展開想象空間,讓學生有話可寫,能寫出有真情實感的文章來的好處。
二、創(chuàng)設能貼近學生生活的真實情境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提出“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語言文字連同一切的知識都是在情境中發(fā)生的,也一定要在情境中才能得到真正運用。學生在作文時,寫得最多的正是他們對生活的體驗。那么怎樣的客觀事物能激起兒童的情感,使他們有感而發(fā)呢?為此,我在教學中常常帶著孩子走向大自然,從中優(yōu)選富有美感的、意境廣遠的場景。例如:在教學《春天的發(fā)現(xiàn)》時,我和孩子們一起去尋找春姑娘的笑臉,到小河邊欣賞柳枝隨風舞動的倩影;到田野里領略花仙子的嫵媚……孩子們置身于此情此景中,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常常即興描述他們的所見所聞。他們既在情境中學習語言,也在情境中運用語言,同時也陶冶了他們的情操。
三、創(chuàng)設能夠再現(xiàn)事情原委的情境
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時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明明是學生親身經歷過的事,他們卻寫得不具體、不生動。是什么原因導致這樣呢?是學生觀察不細致,感受不深刻造成的。要想讓學生很好地將當時的情景寫下來,最好的辦法莫過于通過活動再現(xiàn)當時的情境。例如,有一次的作文練習中,有位同學寫了一篇自己幫助一位摔倒在地的老奶奶的事,可是縱觀全文,只是有了一個框架,文中并沒有描寫出老奶奶摔倒的情境。我就在課堂上讓一位學生根據這位學生的描述進行表演,讓寫作文的學生觀察他表演得像不像。在表演的過程中,那位寫的學生連說:“不像,不像?!辈⑸锨凹m正表演同學的動作。通過當時情景的再現(xiàn),這位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了詳細的修改。只見他在文中寫道:“……一位老奶奶摔倒在地,手中的籃子拋在一邊,原本裝在籃中的蔬菜散落一旁。老奶奶蜷縮著身子,雙手抱著膝蓋,輕輕地揉搓,嘴里不時發(fā)出痛苦的呻吟……”雖然只是增加了短短的幾十個字,老奶奶摔倒的情境卻躍然紙上,顯得更加生動具體了。
在教學中,我也經常設計一些活動,采用“玩—說—寫”的方法,既讓學生玩得高興,又讓學生在玩的同時,仔細觀察,為練說做好準備。在說的過程中,我讓學生把“憶—思—語”(回憶剛才同學的動作、表情,想想其他同學的反應,再說說自己的感受)三個環(huán)節(jié)恰當地運用其中,在提高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幫助學生再現(xiàn)原情境的觸發(fā)點,喚起記憶,由此打開寫作的思路。
實踐證明,教師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不僅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創(chuàng)新的欲望和習作的興趣,拓寬了學生的習作思路,還促進了學生學會觀察、主動探索、主動發(fā)展,幫助他們形成能力,從而為將來的寫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 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蔚州鎮(zhèn)前進路第一完全小學)
·編輯 張耀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