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偉偉
摘 要:古人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辈粌H道出了教師的作用,也說出了教育的重要作用。思想教育教學是一項長期且細致的工作,于教師而言,因為面對的是一個特殊群體,所以要更加用心、細致,切合實際地做一切工作。聾啞孩子因為先天失去聽覺,容易對周圍的事物產(chǎn)生片面的理解,這些孩子的思想教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從視覺的世界去引導,通過孩子自己親身體驗去感受道德的重要性。
關鍵詞:小學;思想教育;聾啞學校;特殊教育
聾啞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由于聽覺的損失和語言的缺陷使他們性格孤僻,不愿與人交往,易自卑,這樣的情況致使他們的情感、意志、行為等落后于健全的孩子。小學階段因為是孩子開始睜眼看世界的時候,在這個時候由于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特殊,他們會變得特別敏感。上好思品課,對聾啞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習慣,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教師在上思品課時,一定要結合聾啞兒童的特殊情況,從實際出發(fā),進行直觀、形象的情景、情感教學,還要進行思想方法、心理健康、法律意識等的引導,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文明禮貌、遵紀守法的好習慣,使學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以此成為一個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人。那么,怎樣上好思想品德這一課呢?
一、直觀教學,變抽象為具象
在思想品德的教學中,直觀教學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從而提高課堂效率。以愛護公共設施為例,在聾啞兒童的世界里,他們也許還不知道公共設施這個概念,什么是公共設施?為什么要去愛護它?這就需要教師從學生自己生活的周邊環(huán)境中選取教學資源了,把抽象的問題具象化,比如拿食堂告訴他們,這就是公共設施,大家都可以用,但我們要愛護,因為這歸集體所有。教師要幫助學生理解、了解公共設施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思考問題的能力,提高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選取生活中的現(xiàn)象讓學生辨析,提高學生的辨析能力,經(jīng)常拿實物或者帶學生親身感受一下,從而讓學生了解公共設施能給大家?guī)矸奖?,從情感上對公共設施產(chǎn)生愛惜之情,日常生活中也會加以愛護。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應注意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注意結合生活實際和經(jīng)驗,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過程中獲得知識,達到教育的目的。
二、注重實際,學用結合
當下,教師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一般是通過對一個事例的詳細闡述,然后和學生進行探討,使他們明白其中所包含的道理。因此,如果教師在闡述道理時不重視與實際之間的聯(lián)系,那么所說明的道理也將難以使學生信服。由于聾啞學生某些生理方面存在著缺陷,這使得他們對知識的學習具有一定的直觀性和時效性。而教師繼續(xù)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時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將理論與實際結合,從各方面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使他們能夠?qū)W以致用,便于他們良好思想品德的養(yǎng)成,從而提高思想品德教學的效果。如,在講尊敬孝順父母這方面的內(nèi)容時,我們可以說說尊敬孝順父母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然后舉春秋時孔子的弟子子路、東漢時的黃香孝順父母的故事,再聯(lián)系他們的父母進行闡述,暗示他們父母培養(yǎng)他們是多么不容易,讓學生對父母存一份感恩的心,同時,也激勵了他們更加認真努力的學習。
三、情感教學,聯(lián)系生活
情感支配著人們的行為,而道德情感是人們進行道德行為的內(nèi)在動力。因此,教師在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時應當準確地抓住這一點,在日常的生活中,積極進行有效的情感教育,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情感和道德品質(zhì)。
特殊學校的孩子幾乎都是住校的,每天接觸最多的就是老師,每天在老師的呵護關懷下生活,老師于他們而言不是父母勝似父母。筆者在教學中,把每天與學生生活在一起的場景都拍攝下來,制作成課件。內(nèi)容有老師備課、批改作業(yè)、和學生交談,給學生量體溫,喂學生喝藥,晚上巡視宿舍,給學生蓋被子,把這些生活中就發(fā)生在他們身邊也許他們還不知道的事呈現(xiàn)出來,讓他們知道老師的艱辛,從而讓學生學會感恩,感恩身邊的人事。我們一定要通過教育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情感,以此來撥動學生的心弦,最后達到教學所要求的效果。聾啞生雖然失去了說話和聽的能力,但其觀察力和模仿能力都很強。上思品課時,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特長,給學生一個情境,讓學生自導自演。如把課件的內(nèi)容呈現(xiàn)出來,學生在自己編導的過程中可以體會人物的情感和當時的氛圍,以此讓學生充分感受教師的艱辛,更加懂得感恩。
總之,在特殊的小學思想教學中,要立足于實際的特殊情況,注意學生的情感教育、體育教學,還有實踐教學,讓學生從不同方面體會道德的力量,使聾啞孩子成長為自強不息、自尊自信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才.美育教育:聾校思想品德教學的核心[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0(Z1).
[2]朱冬云.以人為本,科學管理,創(chuàng)新聾校課程改革[J].考試周刊,2009(46).
[3]張潤.談聾校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09(03).
(作者單位 山東省菏澤市定陶縣特殊教育中心學校)
·編輯 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