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華
【摘要】本文針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教學目標、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的學習發(fā)展以及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提出了一些教學設計策略,希望這些教學設計的策略對教學一線的小學英語老師能夠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英語 課堂教學 環(huán)節(jié)設計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一節(jié)好課就是一件優(yōu)秀的藝術品。如何上好一堂小學英語課,是每一位小學英語教師必須考慮的問題。下面是我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的幾點感受:
一、確立好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首先,教師要確立每堂課的教學目標。這種目標,一般體現在三個方面,即德育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這就需要教師在通覽教材的的基礎上,對每一節(jié)課的教育點、知識點、能力點進行認真地挖掘, 把實現這三方面的目標作為課堂教學的任務,精心安排到教學的內容中去。例如,在教“Excuse me.”,“Sorry.”,“Thank you.”,“Youre welcome.”這些句子時,應該確立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的德育目標;在教“Dont spit on the floor.”“Dont draw on the wall.”是確立的德育目標應該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行為規(guī)范和健康的道德風貌。這是作為一個公民應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質;在教“Can I help you?”時,應及時地滲透助人為樂的品行教育,提倡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幫助和關愛。所有這些,都是一個社會公民基本素質的最具體的體現。我在每一課的教學中,都安排對學生進行一個方面的公民基本素質教育,而且根據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確立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然后再圍繞教育點,從不同的側面展開提問、操練、會話表演等,使知識教育、能力訓練和思想教育融為一體。
二、精心設計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在設計教案時,應盡量地利用各種教學方法銜接整個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而課堂導入是新課教學過程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新授課的序曲和前奏,它不僅要給學生帶來親切、新鮮的感受,還要能誘發(fā)學生主動學習與探求知識的欲望,進入“我要學”的最佳學習狀態(tài)。因此,課堂導入的設計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導入的方法多種多樣,如:直觀導入法、音樂導入法、表演導入法、游戲導入法等。但不論是何種導入法,一定要是學生感到新穎、生動、有趣。例如,以安徽外研版小學英語教材第七冊第三單元為例,我利用啟發(fā)式的“Guessing game”游戲導入法,先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呈現上節(jié)課所學的a shark, a dolphin, a crab, a turtle等海洋動物身體的一小部分,讓學生猜一猜它們分別是什么海洋動物,然后再讓學生根據畫面猜一猜這是什么地方,從而引出新授詞aquarium, 再導入到新授句型Wheres Jia Ming? Whats he doing? 從而水到渠成地將整個會話文本呈現給學生。這種將復習舊知與導入新課緊密地銜接在一起的導入方法,使學生在對上節(jié)課的內容進行回憶后,又對本節(jié)課的新知產生好奇心,從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隨著教師的設疑、提問,展開聯想,進行思考。這種“溫故而知新”的游戲導入法不僅可以將教學過程中的“復習”與“新授”兩個環(huán)節(jié)緊密地銜接起來,還可以使學生所學的知識系統(tǒng)而完整。
一堂課的教學目標能否達成取決于教師整堂課每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否科學,每一環(huán)節(jié)的連接是否緊密。一位好的教師在編寫教案時應該把它當做一個劇本來編寫;在組織學生進行課堂活動時,應該把自己當做一位導演來指導;在給學生做示范練習時,應該把自己當做一位演員來為學生做示范表演。因此,一位優(yōu)秀的小學英語教師,應該是集編劇、導演、演員于一身的一專多能型的教育工作者。
三、在課堂上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習慣是通過條件反射而形成的動力定型。正如申斯基所說“良好的習慣乃是人在他的神經系統(tǒng)中存放的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地增值,而存放著一生都享受著它的利息。”
習慣有著主宰人生巨大的力量。學生最初接觸到英語時,往往只是憑借一時的興趣。但學習如果單憑這一時的興趣則很難維持長久,所以只有把一時的興趣變成習慣之后才能長期穩(wěn)定而激發(fā)學習的動機。英語教學之初,教師就應根據教學條件和情況,有計劃、持續(xù)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良好的上課習慣、記憶習慣、自習習慣和思維習慣。這些習慣都能幫助學生把英語知識進行內化。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從培養(yǎng)學生興趣入手,再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使之貫穿于學生的終生。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實施素質教育,融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和提高素質為一體。從素質教育的要求出發(fā),開發(fā)學生的智力,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和心理素質,不僅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為培養(yǎng)高素質的英語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新學,唐雪梅.學前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烏申斯基著,鄭文樾,張佩珍,馮天向譯.烏申斯基教育文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黃賀明.淺談如何優(yōu)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設計[J].中國校外教育.2013.
[4]劉琨.論英語課堂教學設計的藝術[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
[5]龔海平.小學英語優(yōu)質課重在教學設計——徐倩老師Plus and Minus課堂教學精彩片段評析[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