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襄紅
【摘 要】對于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來講,重點內(nèi)容為識字教學,對學生以后的閱讀及寫作都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為學生們的年齡較小,學習主動性較差,教學難度較高,所以,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應利用多種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識字產(chǎn)生興趣,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本文簡要探討了培養(yǎng)小學語文低年級學生識字興趣的措施,目的在于更好的提高教學效率,幫助學生完善自身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特性;識字興趣;教學思路
現(xiàn)今,隨著教學改革進程的逐步深入,教學內(nèi)容及教學模式也需要相應改變。在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依舊沿用以往的教學方法,遵照教材生搬硬套的講解字形、字義,學生機械性的背誦漢字,教師與學生之間缺少互動,教學模式過于枯燥、單一、乏味,很難使學生對識字產(chǎn)生興趣,進而降低教學質(zhì)量。想要進一步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識字興趣,教師就需要更新自身的觀念,緊跟時代發(fā)展步伐,利用多種方法開展教學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建學習氛圍。以下簡要探討了幾種培養(yǎng)學生識字興趣的方法,供相關人士參考。
一、利用聯(lián)想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們的識字興趣
對于處在低年級的學生來講,他們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作為語文老師,在進行識字教學期間,就可以針對學生這一特點,利用觀看真實物品、圖片、電視錄像等方法,激發(fā)學生們的想象力,把一個個漢字想象為一段故事、一張圖畫、一種景象等。利用此種方法,可以高效的激發(fā)學生們的識字積極性,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同時將枯燥、乏味的識字過程變得更加生動、靈活,提高教學質(zhì)量。例如:教師在講解“哭”這一漢字時,很多小學生經(jīng)常在書寫時將一點漏寫,這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展示一幅圖畫,一個小朋友在哭泣,然后教師將小朋友哭泣的模樣利用簡筆畫描繪出來,將小朋友的眼睛變成哭字上面的兩個口,一點就變成了小朋友哭泣時留下的眼淚。這樣,學生們在書寫“哭”字時,就可以聯(lián)想到圖片,進而書寫正確。利用聯(lián)想的方法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的記憶相關漢字,并且培養(yǎng)學生們的識字熱情,提高教學質(zhì)量。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
伴隨著現(xiàn)今科學技術水平的逐步提高,多媒體技術被廣泛應用到教學活動中,并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進行識字教學期間,引入多媒體技術能夠轉變以往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科學指導,從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借助多媒體技術色彩艷麗的圖片、靈活生動的視頻等可以吸進學生們的注意力,幫助學生快速、扎實的記憶漢字。作為語文老師,應合理對多媒體課件進行設計,為學生創(chuàng)建輕松、歡快、歡樂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更主動的參與識字活動,提高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自制Flash動畫的方法,為學生展現(xiàn)如下畫面:在畫面中有一個小朋友,他想要到小河的對岸去摘蘋果,小河上有一座石橋,每個石頭上都刻有一個漢字。教師讓學生一次讀出石頭上的字,當學生讀對了,則小朋友向前走,如果讀錯了,則小朋友原地不動。當學生們可以順利認識橋上的漢字,則小朋友就可以通過小橋。這樣,學生們就會感受到識字的樂趣,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更積極的認識漢字,提高教學質(zhì)量。
三、利用猜謎語或者順口溜的方法進行識字教學
對于小學生來講,他們都很喜歡猜謎語,那么,作為語文老師,就可以將識字教學與謎語結合在一起,進而調(diào)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例如:教師在講解“尖”字時,就可以為學生設定謎面“塵土飛揚天上去”。再例如:教師講解“閃”字時,就可以設定謎面“門里有一人”。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針對自身學習過的漢字編寫字謎,讓其他的學生猜。通過此種方法,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們識字的興趣與愛好,同時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們的發(fā)散性思維及創(chuàng)新能力。
同時,在識字教學期間,編順口溜也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高效方法之一。順口溜朗朗上口、簡潔明快的特點可以使識字變得更加容易,簡單,提高教學質(zhì)量。例如:很多學生都容易將一些跑、泡、袍、炮等字記憶混淆,那么,教師就可以為學生編訂一個順口溜“有足快快跑、有水吹泡泡、有衣做衣袍,有火能點炮”。這樣,學生們就可以清晰的記憶相應字,提高教學質(zhì)量。作為語文老師,應多采用引導、啟發(fā)的方法,讓學生們可以盡情發(fā)揮自身的潛能,進而培養(yǎng)學生們的識字興趣,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及成長奠定扎實基礎。
四、借助肢體動作來進行識字教學
對于學生來講,教師選用的教學方法對教學質(zhì)量有著重要影響,假如老師可以采用的教學模式過于枯燥、單一,則學生們很容易喪失學習積極性,進而降低教學質(zhì)量。所以,老師可以借助肢體動作的方法進行識字教學。對于小學生來講,他們還沒有形成健全的人生觀與認識觀,接受能力較弱,所以,教師盡量選用簡單的動作進行識字教學,從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例如:在小學語文課本中,包含很多關于動作的漢字,例如:跑、跳等,教師就可以領到學生進行動作,不僅可以調(diào)動課堂學習氣氛,同時也能夠吸引學生們的目光,調(diào)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識字教學的質(zhì)量及效率,幫助學生更好的成長。
五、利用生活中的實物對學生進行識字教學
在課堂上,包含很多實物,例如:黑板、課桌、講臺、窗戶等,教師可以通過在上面粘貼小卡片的方法指導學生進行學習。例如:教師可以在黑板的一角粘貼上小卡片,上面書寫“黑板(hēi bǎn)”,讓學生在自己的桌面一角粘貼小卡片,上面書寫“課桌(kè zhuō)”等,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看見小卡片,朗讀上面的漢字與拼音,然后教師可以定期對學生進行抽查。同時,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在自己的家中,在家長的指導下,在一些生活用品上粘貼小卡片,進而增加學生們的識字量,幫助學生更好發(fā)展。
六、借助課外資源培養(yǎng)學生們的識字興趣
因為學生們在學校的時間有限,老師可以教授學生的漢字數(shù)量也有限,想要增加學生們的識字量,就需要借助課外資源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教師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其一,讓學生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可以遇見的漢字。學生們可以將生活中食品袋上的漢字、衣服商標上的漢字等剪下來,帶到班級,同學生們分享,或者由教師收集一些公益廣告詞,將其打印出來讓學生認讀,不但培養(yǎng)學生們的識字興趣,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們認識到識字的重要性;其二,增加學生的閱讀數(shù)量。教師應鼓勵學生多閱讀一些課外書籍,報刊。教師可以讓學生每周閱讀一篇短文,如童話、兒歌、寓言小故事等,讓學生對內(nèi)容進行理解,然后利用自己的語言表述給其他學生聽。此種方法不僅可以充實學生們的識字量,豐富同學們的知識儲備,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口語表述能力,幫助學生更好的成長。
七、總結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來講,識字教學是其十分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之一。因為小學生自身的年齡與心理限制,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在一項事物上,所以,作為語文老師,應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們的目光,培養(yǎng)學生們的識字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進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及發(fā)展奠定扎實基礎。因此,對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相關內(nèi)容進行探討是值得教職人員深入思考的事情。
參考文獻:
[1]王強.讓識字教學回歸兒童的生活——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生活化的探索[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11)
[2]葉羅妹.興趣先行 方法跟上——淺談小學語文低年段識字教學[J].新課程(下),2011(06)
[3]張六一.如何輕輕松松學漢字——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方法淺探[J].考試周刊,2011(01)
[4]李爽.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提高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效率研究[D].寧夏大學,2013
[5]高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現(xiàn)狀及實施策略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