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愛紅
[摘 要]根據(jù)現(xiàn)行小學英語教學大綱的意見,要努力提高英語教學質(zhì)量,就應著重加強基礎訓練,發(fā)展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科學引導,努力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給予合理評價,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關鍵詞]小學英語;創(chuàng)設情境;合理評價一、科學引導,激發(fā)興趣
教師培養(yǎng)小學生的聽說能力,應該有計劃有目的,要經(jīng)常系統(tǒng)地進行聽說訓練。首先,教師在選材時應該選一些與英、美國家生活習慣有關的內(nèi)容,這樣既能讓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人民的生活習慣,又能開闊學生們的視野,增長學生們的知識面,為學生的說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其次,要選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對他們進行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如牛津小學英語4A Unit7 Whats for breakfast等,為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所選內(nèi)容要來源于日常生活,它們具有趣味性、親近性、實用性,深受學生歡迎。
二、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鼓勵學生學習
(一)課前堅持Warming up.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Sing a song,Play games,Free talk等活動,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并讓學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提前準備。在授課前筆者通常要求學生進行Free talk三分鐘,學生可以利用已學過的單詞或句子對校園生活、個人趣事、運動比賽、家庭狀況、天氣、旅游等講一些小故事。
(二)教師用英語進行課堂教學。課堂上,教師用英語進行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設英文氛圍,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因為課堂教學是學生學聽英語的主要來源,課上教師用英語組織教學活動,從教字母時就用句子組織教學。
(三)教師對學生明確要求,鼓勵其發(fā)言。小學生開始學英語,就要求學生大聲說英語。但隨著年級的升高,對學生的要求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場合,調(diào)整音量和聲調(diào),在組內(nèi)操練過程中聲音要小些,在班級展示時要響亮些,要讓全班學生都能聽到。在課堂上,有的學生急于發(fā)言,停頓過程中常加“嗯”,教師要多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要求學生想好后再說。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提醒,教育學生說話時要面視聽眾,不可東張西望,舉止要自然、得體大方,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說話習慣。
在學生模仿、表演、展示過程中教師對學生明確具體的要求:(1)鼓勵學生盡量模仿錄音磁帶中的語速、語音、語調(diào)。(2)學生跟讀磁帶時要帶感情色彩,要把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點彰顯出來。(3)學生要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要有表情和動作,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4)教師做些頭飾等簡單的道具,學生在表演時更具真實感。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表演和情景教學, 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并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把課文里的英語真實地表達出來。
三、合理評價,鼓勵“示范”
小學生天生好動,喜歡表達,特別是當氣氛輕松時更是如魚得水,他們會不停地說話,或急于發(fā)言。根據(jù)小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筆者在課堂中開設小游戲 “Follow me”,鼓勵學生爭做小老師。以“兵”帶“兵”、“兵”教“兵”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在這過程中筆者用小貼畫、五角星或給小組加分的方式作為獎勵,或豎起大拇指說“Good!Great! Well done!”等,學生們非常興奮,此時他們會發(fā)現(xiàn)如果傾聽不仔細便會失去受獎的機會。那些表達正確的學生,聽到他人模仿自己的時候非常開心,他們覺得受到了尊重。
英語教學也是一門藝術,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要切實提高小學生的聽說能力,教師要尋求最佳方法,并長期堅持,“滴水穿石”,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變得有滋有味,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責任編輯一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