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玫玲
摘 要:我國的美術教育起步較晚,農村美術教育更是存在著諸多問題,新時期的美術教育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美術教育不僅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更能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高中生作為農村美術教育的重點培養(yǎng)對象,在促進中國美術教育的整體發(fā)展,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發(fā)展上起到關鍵的作用。本文將從實際出發(fā),綜合我國農村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深入探析我國農村美術特長生的色彩教學,對農村高中美術特長生色彩教學的實施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農村美術教學;色彩教學;美術特長生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5-036-01
一、農村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
我根據在農村高中學校多年的工作實際,總結了以下幾點農村中學美術教與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自身學習美術興趣的缺失
每個人在幼兒階段對于畫畫都是很感興趣的,有一種成人沒有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在不斷的成長過程中,美術學習僅僅停留在簡單模仿的層面上,時間一長,學生、教師都會進入一種任務性的傳授和學習的“死谷”,美術在學生心中美好的形象也會被打破,逐漸學生會對美術失去興趣。
2、缺少教學設備,缺乏優(yōu)秀人才
教學設備和基礎設施是學校教育的前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由于經費有限,學校領導在教育資金分配上只重視對數(shù),語,外等主要學科的投入,使得中學美術教育資源嚴重不足。
由于農村經濟落后,導致交通,娛樂,醫(yī)療事業(yè)的不發(fā)達,偏遠山區(qū)的學校甚至沒有美術老師。就算有,也是一些缺乏專業(yè)知識,脫離農村美術教學實際的老師,這嚴重阻礙了美術事業(yè)的長足發(fā)展。
二、農村高中美術特長生的色彩技巧訓練
目前的高中美術教學,在對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上還比較薄弱,忽視了學生對色彩知識的觀察和理解。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沒有創(chuàng)新,目標性不強。那么,如何提高農村高中美術特長生的色彩教學質量,需要教師在平時授課上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高中美術特長生色彩的階段性訓練
高中美術特長生在色彩教學上的主要教學任務就是促進學生對色彩的認識、理解、運用及表現(xiàn)。所以高中美術特長生的色彩教學,應該注重對色彩的掌握及個性的發(fā)揮,增強學生的色彩能力。
1、基礎知識的訓練。加強對基礎知識的訓練是要求學生對美術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這個階段的美術教學對學生要求不能太高,因為這樣容易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學習壓力。教師對基礎知識的教學指導應該注重對調色盤的使用,為學生掌握基本的繪畫技巧和色彩性能打下基礎。對于剛接觸美術色彩教學的學生來講,他們對色彩的認識還局限在和普通人一樣的范圍內。所以教師應進一步指導學生對色域的深入了解。
2、重點知識的訓練。這一階段的美術色彩教學要比基礎知識的入門訓練復雜的多。在學生掌握了基礎知識階段的訓練后,他們的腦海中就會形成對色相、冷暖、明度、純度的理解和運用。而通過對重點知識的訓練,學生會對相對復雜性的色彩進行全面的理解和控制。這個階段的主要學習任務就是深入研究純度和明度變化。
3、難度知識的訓練。通過對美術色彩教學基礎知識和重點知識的訓練,學生對色彩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接下來的難度知識訓練主要是通過對色彩冷暖關系研究,強化學生對冷暖色彩的感知能力。水粉畫色彩的冷暖關系非常微妙,僅憑借直觀的觀察,很難發(fā)現(xiàn)畫中的重要含義,所以教師必須借助理性的知識來指導學生充分理解當中內涵。
4、對色調的了解及分辨。具有一定獨特色調的美術繪畫作品才能稱得上是優(yōu)秀的作品,如果作品中的色調雜亂沒有章法,就難以給人美感。學生對色調的運用,需要教師的指導和訓練。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指導學生對色調進行分辨。以色相進行辨別,包括紫調子和褐調子等;以明度進行辨別,包括亮色調和暗色調;以色性進行分辨,包括冷色調、暖色調及中性色調。這些對靜物色調的理解和應用可以有效的加強學生對色彩的深入理解。
(二)加強學生對色彩客觀原理的認識
對色彩客觀原理的認識是高中美術教學的根本,是學習色彩教學的基本方法和前提。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色光寫生的培養(yǎng)。這部分的教學方法是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寫生對象的固有顏色、光源顏色和環(huán)境顏色進行細微的觀察,找到它們中的內在聯(lián)系。另外,作品的色彩及藝術風格是建立在具體形象之上的,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寫實的過程。最后,在培養(yǎng)學生色彩認知過程中,學生可以了解到色彩教學的價值不僅在于觀賞和收藏,更在于能夠使學生建立對色彩原理的客觀認知。
(三)注重個性化的培養(yǎng)
色彩應用的個性化是高中美術特長生對于審美的集中體現(xiàn),能夠充分反映學生在美術上的個人才能,而這種個性在美術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太過于整齊一致的教學會阻礙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缺乏個性的色彩教學,導致學生的美術作品沒有生命力,藝術性更難從作品中體現(xiàn)出來。所以,目前的美術教學要重視個體的差異,教師有義務和責任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珍視這種有價值和生命力的差異,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對色彩知識的理解。
三、結束語
美術教育在人才培養(yǎng)上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我國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教育,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雖然目前我國農村美術教育發(fā)展與素質教育改革觀念還有一定差距,但我相信只要通過我們美術老師不斷的努力,學校的全力支持,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美術特長生通過努力學習色彩教學和自身的不斷成長,農村美術教育事業(yè)一定可以不斷改善,蒸蒸日上!
參考文獻:
[1] 趙巍.高中美術特長生色彩教學的策略研究.教改聚焦.2012(12).
[2] 尹少淳.美術課程標準(實驗)解讀[M].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
[3] 李莉.中國農村美術發(fā)展之路.美術教育.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