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林
摘 要: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必將成為他學習的內在動力。老師極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無疑是一條提高學習質量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興趣;尊重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026-01
老師極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無疑是一條提高學習質量的重要途徑。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結合教學實踐,我總結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用精辟的開講,點燃學習興趣
通過引人入勝的導語激發(fā)興趣,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師必須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精心設計好每一節(jié)課的開講導語,用別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導語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來。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可用如下導入法:
1、懸念法
初中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強,教師要充分利用這種積極地心里因素,設置懸念。如在講《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zhàn)》這一課時,可先問學生:“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上,我國共得了多少獎牌?”學生會異口同聲地答道:“51塊。”我緊接著問:“那同學們知道這第一名也就是冠軍的稱呼從何而來呢?”學生都不知道,坐在那兒直搖頭。然后我就指出:這冠軍的稱呼在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歷史人物——霍去病有關,那為什么有關呢?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就能知道了。
2、社會熱點問題與史實聯(lián)系法
如講《鴉片戰(zhàn)爭》這一課時,可先問學生:“國際禁毒日是那一天?毒主要指什么?同學們是否知道吸食毒品的危害?”這樣的問題激活學生的思維,同學們紛紛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老師又因勢利導,及時引入本課的主題,為學生繼續(xù)探究埋下很好的伏筆。
3、強直觀性的圖片法
教學實踐表明:刺激強度大、變化性大、形象有趣的材料,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積極思維,加強學生對重要知識的無意注意,起到強化的作用,進而達到深化主題、畫龍點睛的功效。如我在上《秦朝的統(tǒng)一》這一課時,首先掛出一幅秦始皇的圖像,讓學生描繪出他的外貌特征,然后告訴學生,這就是滅亡六國、統(tǒng)一全國的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也是對中國歷史發(fā)展有深遠影響的“千秋一帝”,他究竟有何功過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秦朝的統(tǒng)一》。圖像與一個人的事跡結合,學生記憶深刻。
二、課堂上靈活運用各種方法,激發(fā)學習興趣
學習歷史并不是單純記住時間、人物和事件經過就可以,必須學會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的本質、由現(xiàn)象而學會歸納歷史規(guī)律,這才是真正會學歷史。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有以下幾個方面。
1、講述形象,變枯燥為生動
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把史實故事化,以生動形象、富有時代感的語言去形象表述,復原鮮活豐滿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去吸引學生。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如在講我國古代以少勝多的三大戰(zhàn)役“淝水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官渡之戰(zhàn)”和甲午中日戰(zhàn)中的“中日跨海大戰(zhàn)”時,我就采用故事講述法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創(chuàng)設問題的情境
創(chuàng)設情景,在教學方式上,教師還可以根據課文內容特點,運用電教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渲染氣氛,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情緒高漲,興趣倍增。圖像、實物及電化教學更具直觀性和刺激性,可以使學生留下更為深刻和持久的印象。而情景活動教學法,也是增強學生參與意識,培養(yǎng)學生歷史興趣的好方法。
3、設疑引發(fā)學生的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精心設計疑難,使學生面臨問題,產生求知欲望,教師從中啟發(fā)他們積極思考。當然設置疑難應要注意問題的難度,要使學生感到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不能輕易解決問題,需進行積極努力的思考,學生運用已學的知識并且經過努力,解決了疑難,感到所學的知識有用,產生一種愉快的情緒體驗,從而增強學習的興趣。
4、通過探究激發(fā)興趣
初中生好奇心強,對歷史事件的結果,歷史人物的命運很關心,有時甚至替古人擔憂。教師應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在教學中教給學生學習歷史的方法和觀點,提出一些問題,介紹、提供一些小資料,引導他們初步地研究歷史問題,幫助他們在學習上獲得成功,體會到創(chuàng)造性活動的樂趣。
三、講好插圖,引發(fā)興趣
講好課文中的有關插圖,對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增進學生的求知欲,增強學生記憶,提高教學質量有重要作用。但在教學中,由于插圖很多,限于課時, 教師不可能每圖都講,只能根據教材要求和講課需要選擇講解。有些與課文內容密切相關的插圖如果沒有向學生講解,就會使學生似懂非懂或一知半解。經過教師講解,既引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又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了知識 。
四、創(chuàng)設情境,以情求趣
在教學中,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堅持情感教育 ,即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能激發(fā)學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環(huán)境,把學生引入課文內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學生在感情上受震動,從而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又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這是很重要的。
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方法和途徑還很多,如巧講典故,以奇引趣;精讀詩詞,以詩牽趣;編寫歌謠,以歌導趣;設置圖表,以圖增趣等等,只要經過教師精心設計,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學中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使他們的學習化繁為簡,變被動為主動,從而在充滿興趣的教學中,既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又增長了知識,提高了教學質量,真正達到學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潘長利。胡柏玲主編的《有效上課---問題.探究.對策》
[2] 關文信。編著的《新課程理念--與初中課堂教學行動策略》
[3] 肖 俊 《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生動歷史教學》南昌一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