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井春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4)04-000-01
摘 要 本文根據本人多年的基層體育教學經驗以及與本校及周邊地區(qū)小學體育教師的交流,對當前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小學體育教學及學生身心發(fā)育現狀做了較為深入的分析,同時根據當前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常見問題綜合素質教育對學校體育的要求,著重分析了當前小學體育教學重點,希望可以對基層體育教師有所助益。
關鍵詞 小學 體育教學 教學現狀 教學重點
通過與本校及周邊地區(qū)小學體育教師的交流不難發(fā)現,就小學體育教學重點,大部分體育教師雖有一定的想法,但卻都不夠全面,下面本人就結合本校及周邊小學的實際情況就小學體育教學現狀及重點做以下深入的分析。
一、當前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小學體育教學及學生身心發(fā)育現狀
(一)教學內容及方法的選擇不符合當前小學生的身心發(fā)育現狀
根據對本校及周邊地區(qū)小學教師的走訪調查可以發(fā)現,大部分學校體育教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多年來未有大的變化,而過去幾十年學校體育受應試教育影響較大,大部分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選擇都是為了應對升學考試,而這些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已經不再適應當前小學生的身心發(fā)育現狀且遠遠無法滿足當前小學生的學習需求。
(二)小學生對體育教學興趣不足
上節(jié)提到過很大一部分學校多年來在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上一成不變,而傳統(tǒng)體育教學多以填壓式教學為主,不容易被學生很好的理解并吸收,且教學內容相對單一,無法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當前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的小學生大多生在獨生子女家庭,在家庭生活中習慣家長把所有事情代勞,而體育運動本身具有一定的運動強度,這些平時沒有在生活中得到過鍛煉的孩子在最初接觸體育教學時難免會怕苦、怕累,繼而想要逃避。
(三)小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中處于被動地位
眾所周知,過去幾十年間,我國學校教育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一部分教學年限與經驗豐富的教師通過多年的基層體育教學,大多已經形成了一套自己熟悉的教學流程,而這些教學模式或流程則是適用于應試教育的灌輸式教學,在這種教學模式下的小學生往往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學生吸收率低,且容易在這種被動的狀態(tài)下逐漸喪失學習的興趣,這顯然與素質教育對體育教學的要求不符。
(四)小學生整體體質水平呈逐年下降趨勢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而小學生的整體體質水平不僅沒有隨之有相應的提高,反而呈逐年下降趨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小學生將越來越多的課余時間用于玩電子游戲,導致參加戶外運動的時間越來越少。2.大部分望子成龍的家長在孩子的課余時間自作主張的替孩子報了各種輔導班、興趣班、特長班,剝奪了孩子本就不多的參與體育鍛煉的時間。3.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進步,家長們也越來越注重孩子的飲食,同時又因大部分家長缺乏正確的飲食觀念,認為孩子有營養(yǎng)的東西吃的越多越好,容易使孩子攝入熱量過高或引導孩子厭食,長期下去,極易導致孩子出現肥胖或營養(yǎng)不良的極端狀況出現。
二、根據當前小學體育教學現狀與素質教育要求明確小學體育教學重點
(一)通過體育教學培養(yǎng)小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體育項目擁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確保體育教學的有效性以及今后體育教學的順利實施,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素質教育對體育教學的重要要求之一。因此,體育教師應將培養(yǎng)小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作為其教學重點之一。
(二)通過體育教學增強小學生的整體體質水平
前面提到過,當前我國小學生整體體質水平呈逐年下降趨勢,且素質教育明確要求體育教學要以增強學生體質作為其主要教學目標之一,因此,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可通過對體育教學內容的合理選擇實現提高學生整體體質水平的目的,體育運動本身就具有強身健體的作用,只有選擇符合當前學生身心發(fā)育現狀的教學內容與方法才能更好的使其這一作用得到發(fā)揮,從根本上使小學生的整體體質水平得以提高。
(三)制定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學目標
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學目標,在某種程度上明確了小學體育教學的方向,要想使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得以提高,那么制定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學目標是十分必要的,而體育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則:1.體育教學目標必須符合當前學生的身心發(fā)育現狀及興趣愛好。2.體育教學目標的制定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教師可根據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符合其年齡及身心發(fā)育特點的階段性教學目標,使整體體育教學目標的可實現性大大提高。
(四)重視小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將來走上社會取得良好發(fā)展所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第一節(jié)提到過,當前我國大部分小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中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而素質教育也要求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學生作為體育教學活動的主體,尊重其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對學生的及時正確引導,最大限度的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開發(fā),為其將來更好的適應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周欣元,董理峰,張倩,顧正東.四川少數民族地區(qū)農村小學體育教育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05).
[2] 常會麗.河南省國家級貧困縣義務教育階段體育師資現狀及對策[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06).
[3] 郭淑玲.安徽省農村中學體育師資現狀的調查研究[J].中國西部科技(學術).2007(03).
[4] 劉容美.廣西民族地區(qū)農村小學體育現狀與發(fā)展對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