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敬馨
摘 要 《計算機網絡原理概論》課程是我系計算機網絡專業(yè)的基礎核心課程,對其進行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可以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本門課程,并服務于后續(xù)課程。通過對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簡述,介紹該方法在本門課程改革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 理實一體化 計算機網絡原理概論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計算機網絡原理概論》是我系計算機網絡專業(yè)的專業(yè)核心課程,對后續(xù)的《計算機網絡綜合布線》、《組建與維護企業(yè)網》等專業(yè)課程起著核心基礎的作用,是計算機網絡專業(yè)及計算機相關專業(yè)中最重要的核心基礎課程。學生通過學習本課程后,能對計算機網絡技術有一個較全面和系統(tǒng)地了解,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了解和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實際應用技術和網絡的發(fā)展趨勢,具有對簡單的計算機網絡進行安裝、調試、使用、管理和維護的能力。
當前高等職業(yè)教育的辦學目標是培養(yǎng)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而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無法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所以對該門課程進行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是勢在必行的。
1指導思想
在當前學生素質普遍下滑的實際情況下,傳統(tǒng)的在教室先講授理論然后再進實驗室的教學方法,使學生不能很好的將抽象的理論與實際操作聯(lián)系在一起,在他們的腦海中理論與實踐成為分開的兩部分內容,無法進行很好的融會貫通。所以,我們對《計算機網絡原理概論》進行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就是為了使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改變原來學生在下面昏昏欲睡的"填鴨式"課堂模式,讓學生“動”起來,在技能訓練中掌握理論,在理論學習中提升操作技能。盡可能多的給學生提供自己動手操作的機會,使同學們從抽象且枯燥乏味的理論中解脫出來,獲取他們需要的就業(yè)技能,使學生真正做到“做中學,學中做”。
所謂理實一體化教學是指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方法,即講授與操作一體化實施;教室、實驗室和實習場所一體化配置;專業(yè)知識、操作技能與職業(yè)技能考核一體化訓練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不是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進行簡單組合,不是把一門課程簡單的加大實踐課時,削減理論課時,甚至是去除理論教學,只讓學生學會動手就行,而是通過實踐教學使學生能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理論知識,達到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融合,為學生的后續(xù)發(fā)展打好基礎。
所以在進行整個課程的教學改革時,我們始終將“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思路貫穿始終,以實際操作為主,通過實際操作來引導學生理解理論知識點。
2教學內容的教學改革
《計算機網絡原理概論》作為我系計算機網絡專業(yè)的基礎核心課程,對后續(xù)的專業(yè)課程影響巨大,學生只有通過本門課程掌握了網絡的基礎知識,才能更好的學習后續(xù)課程,所以我們按照理實一體化的思路對本門課程的內容進行了重新的整合和設計,將教學內容設計成八個學習情境,八個學習情境分別為:認識計算機網絡、制作跳線和打接模塊、小型網絡組建、機房網絡組建、校園網絡組建、網絡管理、數(shù)據備份和恢復以及網絡設計規(guī)劃方案。針對每個學習情境又設計了相應的子任務,共劃分出二十一個子任務。在每個子任務中都設計了相應的實際案例,教師通過對案例的講解和演示,使學生先動手會操作,在操作過程中,將相應的基礎知識點帶進實際操作中,使學生把實踐與理論聯(lián)系在一起,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操作水平,針對理解能力和接受知識能力強一些的學生,又設計有拓展知識點,使這部分學生掌握更多的理論知識。真正做到學生通過實踐理解并掌握理論知識,做到“做中學,學中做”。
3教學方法的改革
傳統(tǒng)教學方法在本門課程的傳授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在講解學習情境二制作跳線和打接模塊中的子任務一制作雙絞線跳線中,傳統(tǒng)的方式是先在多媒體教室給學生講解雙絞線的概念、分類、每類雙絞線的特性和優(yōu)缺點以及選購,再演示雙絞線的制作,然后在下一次上課時進實驗室讓學生動手制作跳線, 這樣一來兩次課有間隔時間,學生又沒有復習的習慣,老師在實驗室必須得將上次課中的實驗步驟再重復演示一遍,不但浪費時間,而且學生也不能將理論和實踐知識進行聯(lián)系,無法形成知識的連貫性,因此教學效果一般。所以我們對教學方法進行了改革,本門課程現(xiàn)在采用的教學方法有以下幾種:
(1)任務驅動教學法
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準備項目任務。利用設計項目任務的過程引導和組織學生開展學習,在活動過程中進行學生互評、教師點評,再結合成功的項目給予演示。由項目任務引出教學內容,由點到面,砌磚式地演練整個項目任務的制作過程,通過項目任務來培養(yǎng)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能力,實現(xiàn)整個教學內容。
(2)六步法
每個學習任務都按照“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 六步完整的行動過程來完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互動,讓學生通過“獲取信息”、“制定計劃”、“實施計劃”、“評價所做結果”,在自己動手的實踐中,掌握職業(yè)技能,習得專業(yè)知識,從而構建屬于自己的經驗和知識體系。
(3)案例教學
在進行教學時,教師針對每個學習情境的子任務都設計好案例,然后在上課的時候通過分析案例明確任務、教師演示案例、學生進行設計、展示成果與評價等。
(4)分組教學法
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課程通過項目分組的方式把學生分為若干項目小組實現(xiàn)分組設計。分組設計過程中,課程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每個項目分組扮演企業(yè)中的項目團隊負責制作項目,授課教師扮演企業(yè)中的業(yè)務經理,負責向項目制作團隊分配項目并對制作過程和制作結果進行監(jiān)督與驗收。
(5)課堂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方法
在教學場地上的安排上,將課堂安排在實驗室,教師通過投影設備演示制作過程,講解知識點,評點學生團隊作品。學生就地實踐,一邊學習理論內容,一邊進行實踐操作。
4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理實一體化教學是理論與實踐同步進行的,學生邊學習理論知識,邊進行實踐技能訓練,互相支撐,交替進行。學生即學即用,提高了學習興趣。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還是使用以前純理論的考核方式來評價一個學生的水平就會有失偏頗了,而且也不能體現(xiàn)出我們理實一體化教學中的重點--實踐教學。所以本門課程采用多種考核方式評價學生的課程成績,主要包括學生個體評價、組長評價與學生自評、項目完成評價和期末考試等,其中學生個體評價是指教師對小組每個成員上交作業(yè)、討論活躍度等方面的評價,占總評價的10%;組長評價指小組長對本組組員的評價,占5%;學生自評指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給自己的評價,占5%;項目完成評價指教師根據每個組員完成項目的情況給出的評價,占40%;期末考試是對理論知識的考核,占40%。這樣可以對學生的綜合水平有一個合理的評價,也可以讓學生明白自己的不足和優(yōu)點,對以后的學習有一個指導性的作用。
綜上所述,將理實一體化這種教學模式應用于《計算機網絡原理概論》課程,有助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不但提高了學生學習本門課程的興趣,還加強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并且也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 百度百科.理實一體化教學理念.http://baike.baidu.com/,2011.
[2] 趙璟.論“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在專業(yè)教學中的應用.陜西技工教育網,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