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
摘 要:課堂是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陣地,是實現課堂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渠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已經成為每一個教師追求的目標。但是,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主要從幾個方面進行詳細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學習興趣;教學效果;節(jié)奏訓練
小學音樂課作為一門展現音樂魅力的課程,更需要教師帶領學生一起細心感受音樂之美,所以為提高教學有效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至關重要。小學生因為年齡較小,大多自制能力不強,所以,在課堂上容易出現注意力分散,小動作較多等問題,影響到音樂課堂的整體教學效果。所以,為了保證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引導者的作用,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充滿樂趣的課堂中學習。
一、充分準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音樂課具有不同于其他課程的特殊之處,教師可以積極利用音樂課的特點,做好充分準備,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之成為學生學習音樂的動力。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較強,如果能激發(fā)出他們的學習興趣,保證學生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流程,便可以將教學常規(guī)落到實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講授“民族的節(jié)日”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將我國的地圖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指出不同民族分布的位置,并播放有關不同風土人情的視頻片段,比如,教師可以著重對傣族著名的潑水節(jié)進行詳細的介紹,利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將潑水節(jié)的盛況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對傣族產生極大的興趣。于是,在視頻結束的時候,學生仍然覺得意猶未盡,對傣族的興趣極其濃厚。這時,教師便可以自然地引出“快樂的潑水節(jié)”讓學生欣賞,然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通過剛剛看到的傣族風情來體會歌詞的意境并學習歌曲“快樂的潑水節(jié)”。這樣一來,整個課堂秩序井然、氣氛活躍、流暢自然,在教師積極引導下,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二、加強互動,保證教學效果
音樂課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表演占有較大的比重,同時,教師的聆聽也十分重要。為了保證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注意和學生進行眼神和情感等方面的交流。于是學生在與教師互動的過程中,可以不斷得到鼓勵,并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地調整學習的方式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并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不斷的提升。而教師也可以通過與學生的互動不斷得到學生的各種反饋信息,并及時調整教學方法等。于是師生之間便形成良好的互動循環(huán),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建立了良好的課堂常規(guī),并提高了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整體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授“林中的鳥聲”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和學生一起討論自己見過的小鳥以及各種小動物的叫聲。教師可以先進行示范,模仿一種鳥叫的聲音,接著,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模仿自己喜歡的某種小鳥或者小動物的聲音,然后,教師便可以按照教學安排自然地引出對教材歌詞的介紹,并帶著學生一起欣賞“林中的鳥聲”和百鳥朝鳳,最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學習歌曲“小鳥請到這里來”。
三、多樣教學,開展節(jié)奏訓練
小學音樂課堂中,對學生音樂節(jié)奏感的訓練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盡可能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打造生動的課堂,完善課堂常規(guī),開展節(jié)奏訓練。例如,在講解音符和節(jié)奏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在黑板畫出許多大小不一、位置不同、顏色各異的小方塊兒,然后讓學生猜一猜教師的意圖。在經過討論之后,教師首先告訴學生,一個是一拍,如果小方塊兒里只有一個字,那么這個字就讀一拍。然后,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小方塊兒里如果有兩個字,該各讀幾拍呢?”學生便會回答說:“各讀半拍”。教師可以繼續(xù)拓展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進行思考,并提問:“如果一個字占了兩個小方塊兒該讀幾拍呢?”學生經過思考便會回答說:“兩拍”。于是,在課堂常規(guī)的指導下,整個課堂教學井然有序,教師一步步地帶領學生逐步揭開小方塊兒的秘密,學生便可以較為清晰地理解二分音符和四分、八分音符的時值,教師也達到了自己的教學目的。
在小學音樂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特點,耐心地予以指導,并抓住學生愛玩的特點,有效地開展學習活動,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總之,讓樂趣充分彌漫在小學音樂的課堂中,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保證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杜向麗.淺議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課外閱讀:中旬,2011(3).
[2]王曉華.乘著音樂的翅膀:淺談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小學,2011(10).
(作者單位 內蒙古包頭市青山區(qū)北重實驗小學)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