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運輝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紅色文化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形式被融入到高校的思政教育中,其主要功能有導向價值觀、塑造品德、陶冶情操、培養(yǎng)新思維四種,各高校在實現思政教育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所以為了更好的實現高校思政教育中紅色文化教育的有效性,需要從社會、學校、家庭、個人四個方面著手改善,從而促進紅色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完善。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紅色文化
一、紅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利用不足
首先,紅色文化教育沒有落實。隨著近年來紅色文化熱潮的不斷襲來,各高校已經認識到紅色文化的重要性,但是各高校沒有將紅色文化具體落實,主要表現為:紅色氛圍不夠濃厚、紅色文化教育過于形式化、社會各界對紅色文化教育不夠重視。
其次,學生對紅色文化沒有強烈的認同感。文化是一種行為導向觀念,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具有深遠的意義,強烈的文化認同感則可以影響一個人的心理歷程和外在行為。紅色文化固然是先進的文化,但是與現在高校學生的歷史距離太遙遠,學生沒有感同身受革命的場景,所以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不夠。
最后,紅色文化教育忽略了學生的心理變化和需求。新時代條件下的高校學生的性格是多變的,時而欣喜若狂、時而悲傷到極點,學生的不同情感表現出性格的不穩(wěn)定,心理承受能力較低。高校教育開設紅色文化教育,遠離學生生存的實際,所以不能滿足學生的心理變化和需求。
二、紅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紅色文化作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密切的聯系,它們是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關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貫徹與傳播紅色文化,弘揚和發(fā)展紅色文化的時代訴求;紅色文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導向作用,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確立了價值目標,指明了發(fā)展方向。紅色文化蘊含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艱苦奮斗等精神內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價值,能夠發(fā)揮積極作用。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過利用紅色文化對大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用共產黨人崇高的革命理想來熏陶大學生,能培育大學生將個人前途和國家命運緊密結合的高尚情操,有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明確政治方向,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
大學生加強紅色文化教育,既能強化他們對革命歷史的了解,又能使他們更深刻地領悟愛國主義的情懷?,F在,當我們走進任何一處革命遺址、參觀任何一件革命文物都能感受到中國人民團結奮進、百折不撓、艱苦奮斗的精神,這將給大學生成才帶來強大的精神動力。讓大學生走進革命老區(qū),參觀革命紀念館,讓紅色文化感染大學生,讓他們感受到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從而激發(fā)大學生的愛國情懷,增強民族自豪感,提升歷史使命感,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并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紅色文化繼承了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凝聚了共產黨人的優(yōu)良品質,展現了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是推動社會主義發(fā)展的力量源泉。紅色文化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包含了理想信念、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時代精神等,涉及思想、政治等各個領域,為高校思政課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三、紅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開展途徑
紅色文化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優(yōu)質而豐富的教學資源。當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深入挖掘紅色文化的內涵、拓展其外延,繼續(xù)創(chuàng)新、弘揚紅色文化,積極開展各種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教育活動,使紅色文化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進入到每一位大學生的內心深處,能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實效性,能培養(yǎng)大學生剛毅堅強、艱苦奮斗的品格,能激發(fā)昂揚的斗志;能使當代大學生走出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的迷途,自覺地承擔起民族復興的使命。
高校應加強對紅色文化的研究、開發(fā)、創(chuàng)新、利用,結合當前大學生的思想與心理特點,把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去。目前高校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有“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等,可以在這些相關理論課程中增加紅色文化的內容。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教學中,要把當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與課堂教學內容結合起來,著重指出廣大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展現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群眾路線,努力實踐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思想路線,揭示紅色文化對當前黨的群眾工作的現實意義。
校園文化是學校的靈魂,是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內容,將紅色文化融入到校園文化中去,大學生的思想、心理、行為、道德等能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能促使他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激發(fā)他們的愛國熱情。高校建設紅色校園文化,應當廣泛運用各種資源和形式來擴大紅色文化的宣傳力度,拓展宣傳渠道,擴大傳播范圍,充實校園文化內容。例如,可以利用學校的校報、校園廣播、文化長廊宣傳紅色文化;還可以建立紅色文化網站,廣泛宣傳紅色文化。此外,學??梢猿闪⒓t色文化研究會、紅色文化藝術團,舉辦紅歌會、紅色詩詞書法大賽、紅色詩詞朗誦等活動。
高校既要將紅色文化引入校園文化建設中來,還要加強與外界的合作。學??梢越Y合自身辦學思路,積極開辟一些和本校有固定合作關系的社會實踐教學基地,為學生提供一個能夠親身體驗紅色文化熏陶的實踐平臺。紅色文化實踐教學基地本身就是實施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有利于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能夠從感官上促使大學生樹立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利用節(jié)假日組織學生到周邊的革命紀念館、革命老區(qū)、革命烈士陵園等地方參觀、采訪、學習,感受革命先輩們的崇高精神與革命情懷,使其增強對黨和國家政策的方針的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