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
摘 要:職業(yè)教育堅持以人為本,突出誠信敬業(yè)為重點的職業(yè)道德教育。如何開展以職業(yè)道德為核心的德育,這是每位從事職業(yè)教育的工作者所必須面對的課題。結合工作實際,提供幾點中職德育應對策略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中職德育;班級;德育團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jīng)說過:“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如果一個人道德水平低下,那么他的知識水平越高,對社會造成的影響也越大。因此,如何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已成為我國職業(yè)教育必須解決的一個根本問題。作為職業(yè)學校,始終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然而要做好中職學校的德育工作,首先就要分析造成中職德育問題的客觀原因。
一、目前造成海島地區(qū)中職德育現(xiàn)狀的原因
1.學生家庭教育薄弱,提高了德育難度
我校地處偏遠的海島,絕大多數(shù)學生生活條件一般。本人對自己所教的班級做了幾項統(tǒng)計,其中有7%左右的學生是單親家庭,有18%左右的學生父母常年不在家里,由奶奶爺爺或外婆外公撫養(yǎng),有4%的學生父母是農(nóng)民工。這種情況造成了大部分學生家庭教育薄弱,還有較多的不良行為和習慣,這就提高了學校道德的難度。
2.學校德育體系存在缺陷
本地區(qū)多數(shù)職校都只注重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看重升學率,輕視德育。學校德育手段比較單一,德育隊伍不健全,對學生無德育考核標準。這些都造成了學生對學校德育的抵觸和反感情緒。
3.社會各界對中職學生的認識有誤區(qū)
社會各界普遍認為“好學生讀普高,后進學生讀職高”,他們用一次升學考成績衡量了一個學生的優(yōu)劣。這種偏見的觀點,造成了不少學生的自卑感、缺乏自尊、自信和“破罐子破摔”心理。
我認為要做好中職學校的德育工作,必須針對學生的心理特征來創(chuàng)新德育方法,盡量減少以上三個原因給學生造成的影響。
二、結合德育工作的實際的中職德育應對策略
1.教師應該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法國教育家盧梭曾說過: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訓而在于實行。教師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道德品質的示范者和引領者。我校非常注重老師的儀容儀表、言談舉止,有非常嚴格的考勤請假制度,絕對禁止上課時間有接聽電話、吸煙、放任學生自由活動的行為。
2.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
我校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充分整合德育資源,在管理和服務上堅持對內與對外相結合的原則,形成著眼全體、關注全面、既管又導、整體推進的學生德育工作新模式。為此,學校成立了“班級德育團隊”,要求每個中層副職及以上領導結對一至兩名家庭貧困生或“學困生”,通過交流解決他們的問題;要求德育團隊老師每星期至少兩次下學生寢室,了解學生的生活情況,解決他們碰到的問題。德育團隊結合“網(wǎng)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的工作理念,強調以人為本,因勢利導,采用“管、疏、導、教”相結合的原則,從而增強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3.建立健全的評價體制
為了合理公平地評價老師的德育工作,學校要求班主任認真填寫班主任手冊,“班級德育團隊”成員填寫好德育團隊管理手冊,每學期作一次考核評定,并以此作為評優(yōu)、評審高一級職稱的推薦依據(jù)。為了評價學生的德育水平,學生處為每一位高一新生建立了誠信檔案,以分數(shù)量化的方式,記錄學生的日常行為。每一學年作一次等級評定。如果三學年下來,學生誠信等級為優(yōu),可讓他們優(yōu)先擇業(yè),如為不合格,則不許畢業(yè)。通過幾年的實行,學生逐步認識到:要想有好的工作崗位,除了有過硬的操作技能還不行,品德優(yōu)秀才是第一。
4.豐富校園文化,營造良好的校園德育氛圍
做好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的重要一環(huán)就是要為學生營造內容豐富、人人參與的校園文化氛圍。具體措施如下:(1)為提高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每星期一舉行國旗下講話。(2)為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學生處每學期安排一次學生素質拓展活動。(3)為了能讓學生展示自己的特長,學校團委組織成立了社團,要求學生人人參與,并且一星期開展一次活動。(4)為了讓學生傳遞“正能量”,學生處每學期都開展“我為別人做件事”的活動,并把學生的行為記錄到“誠信檔案”中。
5.采用多樣的德育教學手段
中職學生多數(shù)以住宿生為主,為此學校成了他們的第二個家,德育團隊老師也成為學生與其父母溝通的紐帶。學校規(guī)定德育團隊老師每個學期至少給每位學生家長打電話一次以上,每學年必須家訪完所有的學生。學校每學年組織一次老師下各海島召開家長座談會,向家長匯報子女的學習情況,并與家長達成教育共識,德育團隊老師還要借助網(wǎng)絡技術嘗試使用QQ、微信、微博、校園聊天室等方式與學生開展平等交流,了解學生所想,掌握學生所做,把自己徹底融入學生當中,成為學生的指路人。
6.關心學生人格的塑造,重視心理健康教育
處于青春期的中職學生,心理并不成熟,分辨能力較差,可塑性較好。因此,學校專門建立了心理健康咨詢中心,設立了心理宣傳欄,并不定期地舉辦心理講座。對于有問題的學生,教師遵循心理學科要求對其進行分析,因材施教,并為問題學生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在心理健康咨詢中心,教師可以跟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釋放學生的心理壓力,從而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重新塑造。
中職學校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時,必須時刻向學生灌輸“明德崇技,進德修業(yè)”的思想。隨著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專業(yè)知識水平的提高和全社會道德體系標準的不斷發(fā)展,職業(yè)道德教育必將取得更大成果,中職學生也一定會為社會創(chuàng)造更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劉海梅.中職德育教育全面滲透成功教育分析[J].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03).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