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世宏
〔關鍵詞〕 體育教學;教學方式;學習興趣;交流;探究;
評價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05—0055—01
新課程標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社會適應”三維目標并重的教學目標觀,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學習方式。在體育教學中,如何實現(xiàn)“課堂基礎知識容量最大化、有效技能信息交互量最大化、技能活動容量最大化”,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呢?筆者認為,體育教師應樹立科學的教育教學觀念,不斷優(yōu)化體育教學方式。
一、樹立“健康第一”思想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指出, 本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 以增進學生的健康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程。教師要認真領會《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關注學生健康意識、鍛煉習慣和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將增進學生健康貫穿于課程實施的全過程, 要確?!敖】档谝弧钡乃枷肼涞綄嵦?。應通過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合理選擇, 使學生懂得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去增進身心健康,并將這些方法和習慣延伸到課外,以實現(xiàn)健康、快樂發(fā)展。
二、激發(fā)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課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于點燃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火花。”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chǎn)生愉悅的情緒和體驗,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重視興趣在德、智、體開發(fā)中的作用。為此,體育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立性和個體差異性,通過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如,可通過情境導入讓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使枯燥乏味的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活潑,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三、師生交流合作
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及相互合作,不僅有利于形成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而且能夠營造融洽、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教師引導學生互幫互學,既可培養(yǎng)學生互助合作、團結友愛的精神和社會適應能力,又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教學質量。在日常教學過程中, 筆者則讓學生自由組合或分組創(chuàng)編體育游戲,由師生共同評價孰優(yōu)孰劣。這樣做,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使各層次學生在智力、體質、創(chuàng)新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
四、引導學生探究
創(chuàng)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厚的民族稟賦,正所謂“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 體育教師往往采用“集合—講解—示范—練習—糾正—再練習”的教學方式, 教師教什么, 學生學什么, 整個教學過程都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則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主動參與教學。其中,自主學習是基礎,是形成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內驅力;合作學習是保證,是形成探究學習的外部條件;探究學習是核心,有探究才會有創(chuàng)新。采用這一教學模式,需要教師轉變角色,成為學生的合作伙伴,相互促進。教師對學生要充分信任,應尊重學生的人格,著力營造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寬松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引導他們質疑、解疑,使其在課堂上敢于發(fā)表意見、看法,敢于提出問題。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去挖掘教材的新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變換形式,鼓勵、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去實踐,尋求問題的答案。
五、進行科學評價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注重評價方式的多樣化, 注重評價的激勵作用??茖W恰當?shù)脑u價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調動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對后進生更有良好的促進作用。筆者在體育教學中, 則時刻注意課堂上的變化, 細心觀察每個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 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 及時給予表揚、鼓勵、指導, 對部分身體素質差的學生,并不是一味苛責,而是耐心引導。同時, 還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自我評價, 讓學生相互之間進行評價。這樣做,既可以使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進步, 獲得成功的體驗, 又能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 以便進一步予以改進。
編輯:孟 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