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潤濤
摘 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勢在必行。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有利于自學能力的養(yǎng)成,對學生的成長起著關鍵的作用。那么,怎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地開展學習,形成良好的自學能力呢?
關鍵詞:自主學習;興趣;習慣;課堂氛圍;學習動力
一、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濃厚興趣
我國大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課堂上師生要平等,實行民主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如,我在講解《地震中的父與子》時,設計的問題情境是父親營救兒子時,兒子在干什么?父子相見后,家長、警察、救火隊長等又是怎么說的,這兩個場面在文中是空白,通過啟發(fā)、引導,形成一個完整的認識。學生思維活躍,富于想象,樂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造,從而真正有利于師生的情感交流和心靈溝通,學生自然對學習產(chǎn)生了興趣,有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是養(yǎng)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教師給學生以自信,鼓勵學生對當堂內容大膽質疑,鼓勵學生自我挑戰(zhàn)。自信心就像人的能力催化劑,將人的一切潛能都調動起來。教學中,再適時施以巧妙點撥與誘導,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差異,設計不同的問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品嘗成功喜悅的機會。
三、善于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來自每一堂課的點滴積累,所以,教師要舍得把課堂的主體地位留給學生,要把營造和諧民主的氛圍作為一種新理念來指導自己的課堂,只有學生自覺意識到自己是課堂中的主人,才能使他們的自主能力得到培養(yǎng)。
四、讓愛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讓愛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是開啟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把金鑰匙。教師要善于用自己的一顆赤誠的愛心去陶冶、感染學生,使他們的人格得以升華。愛學生首先要尊重學生的一切想法,哪怕是錯誤的。這樣才能使學生的自主意識得到萌發(fā),使學生敢于放飛自己的理想,從而使學生的自主能力得以養(yǎng)成。教師要更多地把目光投向那些被遺忘的角落,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給他們以鼓勵,讓他們勇于挑戰(zhàn)自我,這樣,每個學生的自主能力都會有新發(fā)展,我們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才能得到落實。
總之,要把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的始終,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大膽創(chuàng)新,最終實現(xiàn)“教是為了不教,舉一是為了反三”的教學目的。教會學生自主學習,從而受益終生。
(作者單位 吉林省敦化市江源鎮(zhèn)學校)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