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媛
摘要:高中音樂教學是高中綜合教育體系的重點組成部分,是對學生綜合素質進行培養(yǎng)的重點課程,同時也是提升高中教學氛圍藝術氣息的重要課程。結合現階段高中音樂教學面臨的現狀以及學生的參與狀態(tài),對高中音樂教學進行改革已經勢在必行。筆者主要從高中音樂課程教學現狀出發(fā),結合高中階段新課程標準的相關內容,著重圍繞其改革的必要性展開詳盡論述,并就有效措施提出建議和意見,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 音樂課程 改革 必要性 對策
音樂藝術鑒賞力是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高中階段扮演音樂藝術鑒賞力培養(yǎng)角色的正是音樂課程教學。從《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相關內容來看,客觀要求著高中音樂課程教學的開展須符合素質教育標準,同時應充分體現普通高中教育培養(yǎng)的目標,確立以審美為基本教學核心的音樂教學理念,爭取構建起完整統(tǒng)一的適應社會經濟發(fā)展實際需要的,集時代性、基礎性以及選擇性為一體的音樂課程,為每位學生音樂綜合文化素養(yǎng)的形成和終身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奠定扎實的基礎。
一、普通高中音樂教學改革必要性淺析
從前文論述中,我們已經清楚的了解到目前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對高中音樂課程的要求,但是從高中音樂教學目前的開展現狀來看,離課程標準的要求似乎還有一段距離。首先,從教師方面來說,受應試教育影響,對音樂課程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意識音樂教學的深層含義,在具體教學中只是應付了事;從學生方面來說,由于教學單一,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在音樂課程中難以集中注意力。加上受教師教學理念的影響,難以提起對音樂課程教學的興趣。針對這樣一種現狀,對高中音樂課程進行教學改革,不僅是從學生個人發(fā)展角度出發(fā),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措施,同時也是糾正傳統(tǒng)錯誤觀念,真正落實素質教育科學理念的有效途徑。
二、高中音樂教學改革有效策略分析
通過上文的論述,我們已經充分了解到高中音樂教學在整個高中教學體系中扮演的角色以及發(fā)揮的作用,并且對高中音樂教學的開展現狀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剖析?;诖?,就高中音樂課程教育功能的實現來說,改革的實現已經迫在眉睫。那么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我們究竟應該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促進改革的實現呢?筆者主要結合自身教學管理經驗,圍繞具體的改革策略展開具體分析,以供參考。
(一)理念的改革
教師教育理念是貫穿整個高中音樂課程教學的重要因素,對教學效果有著巨大的影響,在高中音樂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首先應對教師教育教學理念進行徹底的轉變。在教學過程中,應從音樂教學的藝術及教育本質出發(fā),結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課程教育的基本目標,靈活運用多種模式,引導學生感受音樂作品的藝術氣息及魅力;除此之外,在學生掌握作品表現形式的基礎哈桑,還應合理引導學生從作品的思想內容入手,提升學生的藝術氣質以及鑒賞力。
高中音樂教學改革,除了教學理念的轉變之外,還應從學生角度出發(fā),站在學生的位置進行教學設計,了解學生的愛好傾向,根據學生的興趣進行素材的收集整理,還可以通過一些典型的音樂作品,對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進行針對性培養(yǎng),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的積極性,同時還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的學習氛圍。
(二)教學過程改革
音樂教學是建立在聽覺基礎上的,但是通過旋律的表達,卻能夠在我們腦海中展現有形的世界。就音樂教學的目的而言,主要是通過音樂教學對學生進行藝術熏陶,最終達到綜合素質教育和培養(yǎng)的目的。針對現階段學生參與教學的狀態(tài),建議在今后音樂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在教學活動開始之前,教師應通過多方面的信息渠道,對教學過程進行合理編排,收集多種形式的教學呈現方式,通過多方面的感官刺激,來提升學生的藝術靈感;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可以結合多種教學方式,如合作小組或者情景還原等方式,對音樂作品的思想情感進行挖掘和探索;除此之外,還應對多媒體課件進行有效應用,將無形的畫面通過有形的方式表達出來,增強學生的立體感受,讓學生能更加輕易的融入到教師所要營造的音樂情感世界中去。
(三)實踐改革
普通高中音樂教學過程實際上就是音樂藝術的實踐過程。為此,在所有音樂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都應著力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及創(chuàng)造意識,引導學生引起對藝術實踐的重視,并且將其作為幫助學生獲得音樂體驗以及學習知識與技能的重要途徑。學生在進行音樂實踐的過程中,不僅能有效增強自身音樂表現的信心,同時對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團隊意識以及合作精神也能起到積極的促進和推動作用。高中階段音樂教學中的音樂創(chuàng)作,其目的主要在于開發(fā)學生的藝術創(chuàng)造潛質。因此,在教學中應合理的設定一些生動有趣的活動內容,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以及想象力進行培養(yǎng),增強學生創(chuàng)造意識的同時積極引導學生對音樂創(chuàng)作進行初步的嘗試。
(四)教學多元化改革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相關措施之外,在高中音樂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還應對民族音樂加以弘揚,促進高中音樂課程教學質量提升的同時對各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音樂進行弘揚,從而使得學生熱愛祖國的傳統(tǒng)音樂文化,增強愛國意識和民族意識。在強調弘揚民族音樂文化的同時,還應尊重其他國家音樂文化,通過音樂教學使引導學生樹立多元文化價值觀。
三、結語
從《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相關內容來看,客觀要求著高中音樂課程教學的開展須符合素質教育標準,同時應充分體現普通高中教育培養(yǎng)的目標,確立以審美為基本教學核心的音樂教學理念。結合現階段高中音樂教學面臨的現狀以及學生的參與狀態(tài)來看,要想達到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音樂教育工作者們需要多下工夫,應從音樂教學的藝術及教育本質出發(fā),結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課程教育的基本目標,靈活運用多種模式,引導學生感受音樂作品的藝術氣息及魅力;對教學過程進行合理編排,收集多種形式的教學呈現方式;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可以結合多種教學方式,如合作小組或者情景還原等方式,對音樂作品的思想情感進行挖掘和探索,對多媒體課件進行有效應用;對各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音樂進行弘揚,尊重其他國家音樂文化,通過音樂教學使引導學生樹立多元文化價值觀。
參考文獻:
[1]鄭振興.試論高中音樂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及對策[J].黃河之聲,2011,(14).
[2]張文婷.新課程與高中音樂教學改革[J].才智,2012,(24).
[3]林榮東.多元文化視角下的音樂鑒賞教學實踐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2年.
[4]楊玲.建構主義理論下高中音樂教學理論探索與試點研究[D].成都: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5]金佳玉.高中音樂課體現《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理念的實踐研究[D].天津:天津音樂學院,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