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東
〔關鍵詞〕 班主任工作;溝通;學生;教師;家長;校領導
〔中圖分類號〕 G6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02—0029—01
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核心,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學校中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骨干力量。其工作千頭萬緒,紛繁而復雜,是一種以人格來培育人格,以靈魂來塑造靈魂的勞動;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全面接觸、相互作用的勞動;是一種“做人”與“育人”密切聯(lián)系,內在統(tǒng)一的勞動。因此,作為一名班主任,必須要傾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主動溝通,努力協(xié)調好以下四種工作關系。
一、與學生溝通,營造教育氛圍
首先,班主任要對學生充滿愛心。列寧曾說過:“沒有人的情感,道德就成了只培養(yǎng)偽君子的枯燥無味的語言?!苯處熤挥袗蹖W生,才能得到學生的理解和支持,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情感往往是學生接受教育的橋梁,也只有通過情感滲透,才能使學生形成一種自覺接受教育的心理狀態(tài)。因此,班主任在進行教育時,應該注意師生情感的溝通,它有利于消除教育過程中的心理障礙。學生體驗到被尊重、理解、關心和信賴的積極情感,就會把你當成可敬、可親的師長、朋友。反之,則會拉大師生距離,增加隔閡。這樣一來,班級工作便陷入困境。
其次,在班級工作中,班主任要注意客觀公正地處理問題,對學生不論成績好差,一視同仁。教育經驗告訴我們,偏愛好學生,被偏愛者不但體會不到你的愛,還會失去許多群眾。因此,班主任要把愛灑向每一位學生,尤其在處理問題時不能帶感情色彩,要公正無私,當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時,還要給學生自我教育的機會,并抓住契機適當點撥,循循善誘,這樣才會贏得全體學生的信任,也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與任課教師溝通,組成教育網絡
首先,要融洽情感,精誠合作,這是搞好班級工作的前提。班主任與任課教師的關系不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而是彼此平等的工作關系,這一點班主任必須要認識清楚。這種關系如何,直接影響到班級教育教學效果。所以,班主任要有精誠合作的意愿和容人的氣度,不論是對經驗豐富的教師,還是對初上講臺的青年教師,都要尊重,盡可能維護他們的威望,為創(chuàng)造良好的授課環(huán)境鋪平道路。
其次,要目標一致,甘當助手。在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往往會出現“各掃門前雪”的情況,尤其表現在布置作業(yè)上,有的任課教師布置大量作業(yè)來與別的學科搶時間,人為地造成各學科之間的矛盾。這時就要求班主任從學生整體利益出發(fā),主動在師與師、師與生之間架橋鋪路,使個人利益與整體利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統(tǒng)一起來,確定統(tǒng)一目標,協(xié)調各科關系,讓學生得到全面提高。
另外,組織協(xié)調也是班主任的職責。班主任要熟悉、了解并幫助科任教師解決工作中的難題,及時向科任教師提供學生家庭情況及學生的整體情況,甘當科任教師的助手,要讓教師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做到心中有數,班集體建設形成齊抓共管的教育網絡。
三、與家長溝通,形成教育合力
首先,是做好家訪工作。家訪是將教育延伸到家庭中的一種有效方法。在教育學生過程中有許多力量參與其中——家庭、教師、集體和受教育者等等,家訪就是把這些教育力量充分協(xié)調起來的有效途徑。家訪分普訪、隨訪和重點訪等方式。對特殊的家庭、特殊學生則要隨訪、重點訪,有時還要有點“三顧茅廬”的精神。家訪能使學生、家長和教師都置于一種和諧氛圍中,能拉近三方之間的距離,增進信任,教育效果自然也不一樣。
其次,是開好家長會。有經驗的教師絕不唱獨角戲,而是努力做好學生與家長的導演工作。讓家長參與班級管理,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雙管齊下,發(fā)揮成效。
四、與校領導溝通,確保教育有序
班主任工作的實質是為學校教育的發(fā)展提供服務。作為一名班主任,一定要明白自己的使命,擺正自己的位置。既要尊重和服從校領導,又要大膽創(chuàng)新,用自身的優(yōu)勢來突破傳統(tǒng),更好地配合學校工作,及時有效地匯報相關情況,傳遞學校信息,落實各項任務。班主任只有處理好與校領導的關系,才能確保班級工作在一個良好、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中有序開展。
總之,班主任只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堅定的教育信念,努力溝通好這四種關系,以心換心,以真誠換真誠,再難的班級也能帶好,再“差”的學生也能轉化,這樣就真正達到了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型人才的教育目的。
編輯:郭裕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