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雷
【摘要】為了適應新課標的改革,小學語文教科書的組織形式也有一定程度的變化,教師的教學方法需要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進行必要的調(diào)整,然而當前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教師在利用小學語文教科書寫作教材教學的過程中,效果不是很理想。實際教學過程,教師主要是指導學生作文中需要“寫什么”,并對學生的寫作結(jié)果進行評價,而對于“怎么寫”這一問題卻沒有過多的涉及,即教師總是缺乏對寫作過程的有效指導。對于出現(xiàn)的這一現(xiàn)象,本文以蘇教版小學教科書寫作教材為例進行分析,同時對于寫作教材的編寫提出自己的看法。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教科書;蘇教;寫作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一、蘇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寫作教材的現(xiàn)狀
(一)寫作教材的表現(xiàn)形式
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認為多讀書可以促進寫作水平的提升,寫作教學也只是和讀書相結(jié)合,而沒有獨立成冊的寫作教材。蘇教版小學語文寫作教材的表現(xiàn)形式是“讀寫結(jié)合”,在每一個單元閱讀文章后面的思考練習是寫作練習。
(二)寫作主題的設定
由于每一單元的寫作練習緊跟閱讀文章,因此寫作練習的主題設定與單元文章的主題有緊密的聯(lián)系,以方便學生對作文的題材進行理解。例如蘇教版五年級有一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是關(guān)于《師恩難忘》的,課文主要講述了作者在上學時,一個教師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作者記憶深刻。該課文后的寫作練習是在教過你的老師中選擇一個印象深刻的老師進行描述。這樣的寫作練習就與單元文章的題材相呼應。學生可以學習課文里的描述方式來進行寫作練習。
(三)蘇教版寫作教材的主要特點
1.以人文話題為主。蘇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的寫作教材主要是為學生提供寫作素材,并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思路,而不是單純地教會學生應該怎么寫,其主要以人文話題為主,主張對自我的認識、對生活的關(guān)注、對自然的觀察。例如五年級下冊有一單元的作文要求是面對星空和月色,將你的遐想和想象寫下來。通過該作文,可以讓學生發(fā)揮想象的翅膀,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體驗寬廣的寫作環(huán)境。
2.讀寫結(jié)合。小學作文練習主要在單元文章后,與本單元文章的題材相呼應,這種讀寫結(jié)合的方式是蘇教版寫作教材的一大特點。在讀寫結(jié)合的教學方式下,教師可以根據(jù)作文的題材,讓學生進行必要的討論,在討論中教師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提高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這也是對于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中單純指導學生“寫什么”的作文教學方式的一種變革,符合新課改的教學要求。
3.缺乏必要的寫作過程指導。蘇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寫作教材側(cè)重點是學生“想寫什么”和“寫的怎么樣”的問題,缺乏對學生寫作過程的有效指導。這種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鞏固和提高。例如,在小學五年級學習過程中,有一篇作文要求表達自己對親人、朋友、老師想說的話,要具有真情實感。隨著新課改的實施,“真情實感”得到了重視,而怎么樣來表達真情實感,這個問題是抽象的,沒有固定的方式,這時只能利用情境教學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指導,加大了寫作教學的難度。由于學生語言水平存在差異,而寫作教材中又缺乏寫作知識的呈現(xiàn),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言功底,因此,小學語文寫作教材應該完善指導學生寫作過程的模塊。
二、蘇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寫作教材的編寫建議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依賴教材,對于寫作教學也不例外,教師會根據(jù)教材的要求來進行教學。因此,編寫有關(guān)小學語文寫作教材時,要將教師和學生的思想進行匯總,考慮雙方面的因素,通過對小學語文寫作教材現(xiàn)狀的分析,現(xiàn)提出有關(guān)小學語文寫作教材的編寫意見。
(一)目標明確
教材中要明確通過小學語文教科書寫作教材需要達到的目標,讓教師有針對性的完成教學任務。小學語文寫作是要學生通過對生活的觀察和思考,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
(二)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蘇教版的小學語文寫作教材要求學生注重作文的條理、語言的生動形象,沒有強調(diào)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思維能力在寫作中主要表現(xiàn)在對文章的生動表達上和清晰的思路上,良好的思維能力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描述能力、對事物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要在寫作教材中進行體現(xiàn),寫作教材中可以將寫作步驟清晰的描述出來,使學生對從模糊認識到感性認識,最終完成寫作任務這一寫作過程有清晰的認識,當學生看到某一個作文要求時,腦子中就能夠產(chǎn)生相應的框架,即審題、確定中心思想、選擇合適的材料、擬提綱、寫作,這個框架更方便學生的寫作。當前蘇教版的小學語文教科書寫作教材中,寫作專題內(nèi)容豐富,但缺少寫作的具體流程,學生的思維不能自覺地引導到寫作行為上,這就達不到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目標。
(三)注重教材的邏輯性
語文教學和寫作教學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學會觀察和思考生活,因此在寫作教材的安排上,要注重教材的邏輯性,而不是單純的強調(diào)學生的“自由表達”。
(四)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對事物和生活進行觀察是寫作的基礎。小學寫作教材中不但應該強調(diào)觀察的重要性,而且應該明確觀察的方法,如觀察事物的順序、細致觀察的方法、觀察后要進行思考和總結(jié)等,從而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徐連梅.依托文本,讓閱讀與寫作比翼齊飛[J].課外閱讀:中旬,2011(07).
[2]董亞琴.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寫作教學策略開發(fā)——人教版、蘇教版和香港啟思版教材的比較研究[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1(08).
[3]蔣軍.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提升閱讀能力的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教師適用,2011(07).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