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長蘭
摘 要:《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提出,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信息技術教學正在進行全面的轉型。為此,結合教學實踐和經(jīng)驗,對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安排教學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等問題做了初步探究。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課堂教學;信息素養(yǎng)
以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技能,而今,更要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幫助我們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主要渠道就是課堂教學。因此,上好每一節(jié)信息技術課,是我們的重要工作。
一、設計良好有效的教學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堂課想要取得好的教學效果,首先要讓學生有強烈的學習欲望和興趣,因此良好的教學導入是必要的。
【例1】高中信息技術課(選修1)2.3《程序的選擇結構》
教師:讓學生競猜U盤的價格(用VB制作好小游戲,用課件演示)
學生:積極參與。
教師:學生邊猜,教師邊選擇答案,程序將提示猜高了或是猜低了,或是猜對了。
教師:我們是根據(jù)程序提示的結果來選擇輸入的價錢。這有一個條件判斷的過程,通過判斷得出選擇的結果。這類問題要用選擇結構來解決。
教師:If you are a boy,then please put up your right hand,else please put up your left hand.(課件演示)
學生:解釋英語句子。
教師:If...then...else...就構成了選擇結構中的條件語句。引出本節(jié)課內(nèi)容。
通過有趣的小例子和精心設計,讓學生感受程序設計的樂趣,這樣,不僅引出了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nèi)容,還讓課堂變得生動,讓學生變得主動,在這種氛圍中學習,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使用“任務驅動”法教學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但由于不同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不同,所以教師在設置教學任務時,要充分考慮學生自身計算機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接受新知識能力的情況等,同時授課時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例2】高中信息技術課(選修1)2.3《程序的選擇結構》
本節(jié)課的基本任務是運用選擇結構完成“競猜U盤的價格”的程序。但由于不同學生的掌握程度不一樣,可以為先完成程序的學生再設置一個拓展任務。
拓展任務是:用VB編寫一個測量身體質量指數(shù)(BMI)的程序,BMI指數(shù)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每名學生都想知道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況,所以能很快投入新任務中來。因此,任務的設置要有層次,而且要貼近生活,更能激發(fā)學生完成的欲望。
這樣,既能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任務做,都會有收獲,又會讓每名學生都體會到計算機幫助我們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從而實現(xiàn)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提高。
三、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所謂“自主學習”是指較少依賴別人的幫助而自己可以進行有效的學習。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要求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同時,教師也要指導學生如何更好地完成課前預習
【例3】高中信息技術課(必修1)3.1《圖文混排》
教師:同學們學會了用Word軟件編輯文本,下節(jié)課,我們將學習用Word處理圖片,請同學們做好課前預習,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下節(jié)課每名學生要制作一份以“節(jié)約用水,人人有責”為主題的電子板報。
2.同學們可以到校圖書館查閱相應的資料,或到校網(wǎng)絡教室下載圖片、文字信息等。
3.同學們先仔細閱讀全文,了解Word軟件處理圖片的方法,然后利用空余時間到計算機教室,嘗試動手實踐一下,細心體會Word軟件處理圖片的每一步操作規(guī)律的形成。
經(jīng)過以上的課前預習后,在正式課堂教學中,教師只需解答重難點問題,其余時間,學生自主完成任務,如遇到問題教師再做個別指導,這樣,既增加了教學容量,又提高了教學效率。由此可見,課前預習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二)鼓勵學生自我探索,做學習的主人
【例4】高中信息技術課(必修1)3.2《表格信息的加工與表達》
在教授“表格信息的加工中函數(shù)的學習”時,我以一份學生的成績單為例,
教師:提出問題,求一名同學9科成績的總分。
學生:采用已有的數(shù)學知識將求和的項依次累加得出結果。
教師:如果求高一學年所有學生的各科總分,采用剛才的方法工作量是否太大?
學生:通過觀察實踐,利用Excel軟件中“∑”求和,完成操作,同時利用“自動填充柄”這個問題就輕而易舉地解決了。
教師:及時指出在Excel的“f(x)”里有許多函數(shù),并引導學生嘗試求出各科成績中的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等。
這樣,整個教學是啟發(fā)學生不斷探索、發(fā)現(xiàn)進而掌握技能的過程,讓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新課程改革實施的過程中,廣大的信息技術教師會不斷遇到各種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研究,積累經(jīng)驗,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誗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