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彩霞
摘 要:數學歸納法是一種重要的證明方法.數學歸納法有兩個聯系緊密、缺一不可的步驟,前一步是推理的基礎,后一步是推理的依據.
關鍵詞:數學歸納法;假設;猜想
數學歸納法是一種重要的證明方法,在證明問題中往往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掌握好數學歸納法需要理解證明中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兩步走.
一、數學歸納法在證明等式問題中的應用
例1.請利用數學歸納法證明:1-■+■-■+…+■-■=■+■+…+■.
解:(1)當n=1時,左邊=1-■=■=右邊,命題成立.
(2)假設n=k時,命題成立,即1-■+■-■+…+■-■=■+■+…+■,那么1-■+■-■+…+■-■+■-■=■+■+…+■+■-■=■+■+…+■+■+(■-■)=■+■+…+■+■+■.
這說明當n=k+1時命題也成立.
由(1)(2)可知命題對一切正整數都成立.
評析:關鍵在于n=k變?yōu)閚=k+1時等式變化是什么,等式增加多少項它們是什么.題中n=k時,原式=1-■+■-■+…+■-■,當n=k+1時,式子就變?yōu)?-■+■-■+…+■-■+■-■.
二、數學歸納法在證明不等式問題中的應用
例2.求證:■+■+…+■>1
分析:證明n=1成立時,不等式左側為■+■+■,不是一項.利用假設n=k時不等式成立來證明n=k+1時不等式也成立,必須用到歸納假設,繼而進行恰當的放縮.
解:(1)當n=1時,左邊=■+■+■=■=■>1,不等式成立.
(2)假設n=k時命題成立,即■+■+…+■>1,
則當n=k+1時,■+■+…+■+■+■+■=(■+■+…+■)+■+■+■-■>1+[■+■-■]=1+■-■=1+■-■>1.
這就是說,當n=k+1時,不等式成立.
由(1)(2)知原不等式成立.
規(guī)律總結:關鍵點在于從k到k+1時項數的變化,跨度較大,注意到分母是相鄰的自然數,理應為■+■+■,有三項之多,同時也要關注到式子中的第一項同樣發(fā)生了變化.
三、先歸納后猜想再證明
例3.已知a1=■,且Sn=n2an(n∈N*).
(1)求a2,a3,a4.
(2)猜想出數列{an}的通項公式,并利用數學歸納法進行證明.
分析:已知Sn求an的問題,可以通過題型特點直接求出遞推公式an+1=■an,再進行證明.用數學歸納法證明時重點關注好n=k和n=k+1兩者之間的關聯性,用好an+1=■an的紐帶作用.
解:∵Sn=n2an,∴an+1=Sn+1-Sn=(n+1)2an+1-n2an,∴an+1=■an,
∴(1)a2=■,a3=■,a4=■.
(2)猜想出an=■.利用數學歸納法證明如下:
①當n=1時,命題顯然成立.
②假設當n=k時命題成立,即有ak=■.則當n=k+1時,ak+1=■ak=■×■=■.故當n=k+1時命題也成立.綜上所述,對于任意的n∈N*,都有an=■.
四、錯誤辨析
例4.用數學歸納法證明:6能整除n3+5n(n∈N*).
錯誤解:(1)當n=1時,n3+5n=6,6能被6整除,結論顯然成立.
(2)假設n=k時結論成立,即k3+5k能被6整除.
那么(k+1)3+5(k+1)=[(k+1)3-(k-1)]+6(k+1)=(k+1)[(k+1)2-1]+6(k+1)=(k+1)(k+2)k+6(k+1).
因為k,k+1,k+2是相鄰的三個整數,三個中肯定有一個能被3整除,三個中肯定至少有一個能被2整除,所以6能整除k(k+1)(k+2)+6(k+1).故n=k+1時,結論也成立.
評析:本題證明法看起來很完美,其實仔細觀察我們發(fā)現,在證明過程中沒有按照數學歸納法的兩大步驟來完成.
數學歸納法是高中重要的一種證明方法,一般情況分兩大步—三結論的模式來證明問題.數學歸納法有兩個聯系緊密、缺一不可的步驟,前一步是推理的基礎,后一步是推理的依據,少前一步就缺少推理的基礎,后一步中的假設就失去了成立的基石,少后一步,就缺少了推理的依據,問題的普遍性得不到呈現。所以,數學歸納法其實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兩環(huán).
參考文獻:
張瑞峽.數學歸納法的理論基礎.科教文匯,2011(21).
?誗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