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鳳
摘 要:英語的學習就是一門語言的學習,它不僅僅是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及智力的發(fā)展,而且還是接受一種文化的感化,是人格以
及社會性的發(fā)展。從新課程理念來看,教師在課程中需要體現(xiàn)出“情感的支持者”“學習的參與者”和“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等多種角色
形象。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教育素養(yǎng);和諧組織;師生關系
小學生初步接受英語,就其生理和心理特點而言,他們更傾向于以模仿為主、理解為輔。對于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來說,四者是缺一不可的。我們都知道“讀”的環(huán)節(jié)是由口頭語言轉化為書面語言的。就人的認知規(guī)律而言,“一定的量變就會促成質變。”通過大量的口頭朗讀就能促進書面表達能力的提高。一堂精彩
的英語課就像一部韻味無窮的小說、一支永不會被忘懷的老歌、
一首悠揚的交響曲。聽一堂精彩的英語課,有如沐春風、如淋春雨之感,其實這種感覺就來源于教育的和諧。
一、教師本人“教育素養(yǎng)”的全面和諧發(fā)展
首先,教師本人必須具有高尚的人格和嚴謹?shù)慕虒W態(tài)度,對
學生有著一種愛心,與學生之間要有一種親和力。其次,教師要有過硬的專業(yè)知識。教師要有完全的知識儲備、流利的英語口語以及較高的處理外文的能力。最后,教師還必須是一個多面手。英語教學中會有許多圖畫、英文歌,這時就需要教師必須能寫會畫和能彈會唱。除此之外,隨著教學的日益改革,多媒體漸漸進入課堂,英語教師還應該是一個電腦專家。
二、英語課堂中的和諧組織
1.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營造一個愉快的氛圍
要想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課堂,教師就必須善于營造愉快的氛
圍,使孩子們感到快樂,從而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并在歡樂中學習。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也是實現(xiàn)教育和諧的重點。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每個人力求認識世界并渴望獲得知識、不斷探求真理且?guī)в星榫w色彩的意向活動。巴班斯基說過:
“一堂課之所以必須要有趣味性,并非是為了引起笑聲或者耗費
精力,趣味性應該是使得課堂上掌握所學材料的認識活動積極
化。”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礎,需要為孩子一生的發(fā)展打下基礎,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不僅有利于他們以后對英語語言的掌握,而且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也具有啟迪作用。例如,在學習了
“apple”一詞后,教師首先要鼓勵學生用apple這個詞進行組詞練習,規(guī)定誰的組詞越多越好,而且組詞還不能重復,進而鼓勵學生用“apple”一詞進行造句,規(guī)定誰造的句子最多最好,而且還不能存在重復的句子,這樣,學生便會積極參與,他們造了以下句子:①Apple is sweet.②I like apples.③I eat an apple.④This apple is big.這樣,通過組詞練習及造句練習,不但讓學生學會了舉一反三,而且還復習了前面所學過的“a”和“an”在用法上的區(qū)別。
2.課堂組織的生活化
英語說到底是一種語言,小學英語所傳授的就更是生活化的語言了。因此,把有序的課堂組織變?yōu)樯罨n堂,就能使得課堂愈加和諧,學生學習起來也水到渠成。在《英語三百句》中就設計了各種各樣的情境,比如:At the birthday party. In the classroom.
At the shore. 把教室變成了對話中的情景,把學生也變成了對話
中的人物,故孩子們對此津津樂道,上起課來自然就做到了生活和英語的和諧統(tǒng)一。教師可以經常讓他們扮成Monkey,Thomson,Shelley,Piggy... 到講臺來進行表演,或者在小組內表演。孩子們模仿他們的情態(tài)、動作、聲態(tài)以及語態(tài),經常逗得全班同學捧腹大笑,課堂氣氛也因此異?;钴S。
3.掌握好課堂的節(jié)奏
(1)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水平和學習內容恰當?shù)卦O計教學內容
內容不要太多,且出現(xiàn)時機要恰當,新內容該出時則出。跟內容無關的堅決不要出,每一項內容都要有目的性,每一項就好比是樂曲中的一拍,缺一不可。
(2)內容設計要有梯度
一般情況都是先易后難,先復習以前學的內容,再增加新內容,環(huán)環(huán)相扣、緊密相連,使得學生的學習自然而然過渡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較難較偏的就不要出現(xiàn)了,以免在課堂上形成無人舉手的情況。
(3)教師還要善于根據(jù)學生的狀態(tài)把握課堂
如果課堂氣氛過于沉悶,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學習一些輕松愉快的內容;如果課堂氣氛過于活躍、難以控制,教師就要調整一些比較靜一點的學習任務。
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與生生關系
1.俗話說:親其師,方能信其道
如何讓學生做到親近呢?首先,教師要和學生建立一種平等及互動的師生關系,教師和學生都是具有獨立人格價值的人,故
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2.建立起以合作為主的生生關系
合作學習要從教學過程的集體性出發(fā),針對傳統(tǒng)教學中忽視同伴互相作用的弊端,著眼于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的普遍性,
將合作型團體結構納入課堂教學之中,通過組織開展學生小組合作性活動來完成課堂教學的目標,促進學生的個性和群性的協(xié)同發(fā)展。英語教師要特別重視合作學習在課堂中的運用,使得全班同學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3.恰到好處地運用評價手段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運用各種積極的評價來肯定學生的成績以及進步,給學生以鼓勵。同時,對那些表現(xiàn)比較差,對知識掌握不扎實的學生也給以寬容和積極的引導。教師千萬不要板著臉訓斥學生,原因就是它是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絆
腳石。
總而言之,英語教學不僅在小學年級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學生日后學習的重點。因此,廣大教師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嘗試、不斷反思和不斷總結,才會使英語教學更接近于它所要達到的理想效果,為廣大學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宇紅.牛津小學英語第二課時教學設計[J].小學英語參考,2008(9).
[2]許家輝.論整體性英語教學:以牛津小學英語教材為例[J],
2009(2).
(作者單位 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