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蕊
[摘要]課堂是我們教學的主陣地,教師要把追求課堂教學藝術的完美與課堂教學的高效作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因此,打造高效課堂,改變教學方法成為刻不容緩的任務
[關鍵詞]高效 興趣 互動 反思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3(a)-0081-01
課堂教學是教學活動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學生獲得知識、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智力、接受思想教育的途徑。新課改以來,面對教學內容多,課時少的現(xiàn)狀,為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許多老師把構建高效課堂作為提高歷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開展,提高課堂的高效性成為教學方式改革的焦點。事實上,所謂“高效課堂”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它既能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提高教學效益,又能減輕學生的學業(yè)負擔,提高學習效益,最終實現(xiàn)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究竟如何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課堂呢
1.培養(yǎng)興趣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前提條件
興趣是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這種傾向對感知、注意具有指向性,它可以使人不知不覺地去觀察、研究某種事物。有位哲人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睂δ稠検挛锔信d趣,就會主動地接近它、思考它,就會主動地提出自己的意見和見解。因此,教師必須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對歷史課的興趣,這是打造高效的歷史課堂的前提條件。
2.科學合理安排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在備課中要深入鉆研教材,用心設計課堂教學。教師不僅要備教學內容,更要備學生。如果教師不去研究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不去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一切從本本出發(fā),課堂教學的適切性就會大打折扣,課堂教學的高效就無從談起。所以教師要了解學生的知識體系,知道學生該學什么,始終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顧及他們的閱讀心理和學習水平等設計課堂教學方案。另外,備課中要研究和設計好課堂提問。在真實、常態(tài)的課堂教學中,我常常發(fā)現(xiàn)教師所提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無效問題、假問題、無價值問題充斥課堂,教師的很多提問耽誤了學生寶貴的課堂學習時間,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師要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就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所提的問題必須是有價值的、有啟發(fā)性的、有一定難度的,整個課堂的問題設計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3.激情互動
上課時以學生為“主人”。新課程認為,學生并非學習的奴隸,也不是盛裝知識的容器,他是獨特的、發(fā)展的、有著巨大潛能的人。要讓學生真正成為“主人”,首先要構建民主的課堂氛圍。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學生在課堂上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能活躍人的思維,發(fā)揮人的智力潛能,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離不開新型的師生關系。新課程倡導一種相互尊重、真誠交流、共同進步的師生關系。教師應尊重、理解、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認真傾聽學生的聲音,成為學生的“精神上的導師,生活中的朋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是發(fā)號施令者,而是合作者、交流者、啟發(fā)者、鼓勵者。
讓學生真正成為“主人”,就是要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表現(xiàn)在學生能夠參與確定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法;在學習活動之中,能夠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學習狀態(tài)、學習行為進行自我審視、自我調節(jié);在學習活動之后,能夠對自己及同學的學習結果進行檢查、總結和評價。
俗話說:“予人以魚,惠其一時,授之以漁,惠其一世”。若學生學歷史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會事倍功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所以教師在傳授歷史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茖W的學習方法為創(chuàng)造高效課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為了教學生會學歷史,我們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出疑問。引導學生產生疑問,進而發(fā)現(xiàn)問題,要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可以隨時質疑,會質疑本身就是思維的發(fā)展、能力的提高。通過質疑使學生獲得有益的思維訓練,變“學會”為“會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一分析問題一解決問題一再發(fā)現(xiàn)問題”養(yǎng)成勤于思考的習慣。
4.及時反思 打造高效課堂的階梯。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的工作是一個長期但又反復的過程,教學反思就顯得尤為重要。美國學者波斯納把教師的成長歸納為經驗加反思。一個人工作10年,但如果沒有反思,也只是一年經驗的10次重復??梢姡此紝τ谝粋€人的成長,教學反思對于一個教師的成長,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價值。歷史教學反思就是歷史教師把自己的教學實踐作為研究對象,對教學過程的思想、行為重新審視,對其成敗得失進行思考和判斷,使個人教學水平逐步提高。教學反思不是簡單地回憶教學情況,而是教師針對自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行理性思考,尋找比自己之前教學中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在隨后的教學中加以改進,使課堂教學水平逐漸提高。
總之,課堂是我們教學的主陣地,要切實提高教育教學效率,課堂就是我們的主戰(zhàn)場。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有很多,除了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建立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外,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思考與實踐。我們遇到的困難也會不少,碰到的問題也會很多,教師要把追求課堂教學藝術的完美與課堂教學的高效作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們面對問題和困難,冷靜思考,勇于實踐,善于總結,一定會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