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忠
摘 要:生物教學中,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能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及思維能力等多種能力,對學生成績的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生物教學;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思維能力
閱讀能力是指理解和接受書面信息的能力,閱讀能力一般由感知、理解、記憶、思維和速度等多種能力組成,其中理解和速度是主要因素。閱讀雖是一種接受技能,但它不是一個消極被動的認知過程,而是一種通過閱讀書本內容信息進行思考、揣測意義和不斷做出判斷、推理并不斷獲得修正的智力活動。隨著素質教育在全國的興起,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當今教育的需要,教育工作者要不斷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法,在教育中側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如閱讀能力、自學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思維能力等,其中閱讀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礎。
一、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
情境教學已作為教學改革的成功經(jīng)驗走進課堂。情境教學遵循了反映論的原理,充分利用形象,創(chuàng)造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緒和潛在智慧,讓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yōu)橹鲃?。在教學中,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時,為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可以首先展示本課學習的主要問題讓學生閱讀;或展示各種生物現(xiàn)象,使學生獲取信息,進而結合書本知識思考,從而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當然,問題的展示要根據(jù)教材的重點、難點及學生的實際而論,問題的設計要有針對性、新穎性,能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如“細胞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的教學,通過課件,展示大量的相關圖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其自主閱讀,掌握知識。
二、對應閱讀圖形內容
生物課本中有許多重要的插圖、圖解。附以插圖、圖解的地方,往往是教材中的重難點。這些圖將抽象的、難以理解的文字敘述形象化、具體化、條理化,但是有時候學生易忽視一些圖片,不會對應利用。在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參照圖并配以標本模型等,與教材文字內容對應閱讀。如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結構圖,通過圖形文字對應閱讀,找出兩者的異同,弄清兩種細胞的結構圖。原核細胞的結構較抽象,不容易弄清楚,可采取圖文對應閱讀形式,首先以藍藻為例搞清各部分結構及作用,再與植物細胞對比。知道了細胞各部分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教師點撥一目了然,有利于提高整堂課的教學效果。
三、深入閱讀重難點內容
教學中,有些內容較具體,而有些內容較抽象,不易學懂。重難點內容在教材中與其他知識內容有規(guī)律性的聯(lián)系,以此為基礎,可以引出其他相關內容。教學大綱要求教學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時,為達到這一目標,教師要指導學生深入閱讀。如“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這一節(jié),重難點均是蛋白質的結構及其多樣性,由于涉及一些有機化學知識,而高一的學生還未涉及這些知識,只能靠思維進行想象。為了弄清其原理,教學時可一方面借助多媒體,另一方面讓學生反復深入閱讀,理解其實質。長期這樣訓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四、比較閱讀相關內容
在生物教學中,有許多相關的內容,學生在理解這部分內容時較易混淆。人們對某些事物的認識往往是通過對比的方法得到深化的,對比是理解和思維的基礎,對比能讓我們認識某些事物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征。通過對比閱讀,學生能更進一步掌握相關知識。如:通過對比閱讀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可找出各自的原料、產(chǎn)物、場所、條件及能量的變化,還可以找出各自反應式中各原子的去處,也可通過對比閱讀,找出他們的異同,為提高教學效率奠定堅實的基礎。
同時,對比閱讀在生物復習教學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如減數(shù)分裂和有絲分裂,學生對它們各自的變化較模糊,通過對比閱讀,可以找出他們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還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表格和坐標圖形的形式對兩種分裂方式進行比較,從而對兩者有比較清晰的認識,對前面所學知識進行鞏固。
通過對比閱讀,使學生辨析異同,探求規(guī)律,可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綜合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全面識記,使學生對相關內容掌握得更全面、更系統(tǒng)、更深入,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和綜合思維能力。
五、多學科內容交叉閱讀
生物學課本中有很多知識內容、實驗原理等,綜合了物理、化學、地理等學科內容。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禁錮了學生對知識的橫向聯(lián)系,而相關學科的內容對解決生物學中的部分知識有一定的作用。所以,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課本時,可以指導學生提前閱讀相關學科知識。如“根對水分的吸收和利用”這一節(jié)內容,涉及溶液、濃度等化學知識,而生物學科與化學學科又不同步,故學生可以查閱有關內容進行理解。另外植物的光合作用、細胞呼吸、蒸騰作用等也涉及物理、化學內容,學生只能靠抽象思維進行理解,而經(jīng)過對這類相關知識的了解,學生就能變抽象為具體,理解就容易了。這樣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多學科知識的能力,也提高了學生多科知識的遷移能力。
總之,在教學中適時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也符合新課標的要求,能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各方面能力,為他們今后的工作學習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