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君
摘 要: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英語已經(jīng)成為一門重要學科。目前,小學英語教學方法多以枯燥的語言知識講解和學生死記硬背的學習模式為主,嚴重違背了兒童認知規(guī)律,也加重了小學生在漢語背景下學習英語的心理負擔。因此,如何讓小學生深入其中,主動地參與英語教學,成為當前英語教學成敗與否的關鍵,而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則是重中之重。
關鍵詞: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教學方式
“自我效能感”這一概念由20世紀80年代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是指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從事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參照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定義,可將學生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界定為:學生在英語學習活動中,對自己是否能夠完成英語學習任務和進行具體英語學習活動的主觀判斷。這種主觀判斷由于受到社會、學校、家庭等因素的影響,存在著高低、正確與錯誤之分,尤其對小學生而言,他們的智力水平、認知能力沒有得到完全的發(fā)展,必然需要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與培養(yǎng)。
對小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培養(yǎng)與引導,教師首先要了解小學生興趣的特點,才能有針對性地采用有效的培養(yǎng)方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學藝術就在于設法引起學生的興味,有了興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體。”可見,興趣的作用之大。
一、小學生的興趣特點
1.學習上由直接興趣向間接興趣轉化
直接興趣是由事物或活動本身所引起的興趣。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注意增加學生直接興趣的產(chǎn)生,并引導他們有意識地轉化直接興趣,促進自主學習的發(fā)生。
2.學習興趣向深度廣度發(fā)展
隨著年級的升高,小學生的興趣范圍會越來越廣,涉及的學科種類會越來越多,獲取知識的深度會逐步提升。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擴大興趣的范圍,培養(yǎng)學生對于不同門類的知識產(chǎn)生良好的興趣,同時,避免一些不良興趣的形成。
3.學習興趣向穩(wěn)定性發(fā)展
小學生的興趣穩(wěn)定性較差,容易對事物產(chǎn)生興趣,也容易發(fā)生興趣轉移。教師可以利用學生興趣的這一特點進行長期引導與培養(yǎng),以夯實英語學習的基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有效教學,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在了解了小學生學習興趣的特點的基礎上,教師應采用有效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自我效能感。
1.情境教學
根據(jù)小學生學習興趣的特點,生動直觀的教學內容和方式最易被接受和吸收,因此,在小學英語的教學課堂中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非常重要。
2.多媒體教學
有關研究表明:單憑聽覺獲取知識,能記憶15%的內容;單憑視覺獲取知識,能記憶25%的內容,聽覺、視覺同時運用,能記憶65%的內容。多媒體集聲、像、動畫于一體,能取得豐富多彩的視聽效果,可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生動性。
3.游戲教學
游戲教學就是在教學中盡可能將枯燥的語言現(xiàn)象轉變?yōu)閷W生樂于接受、生動有趣的游戲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的語言交際情境,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在英語教學中加入適當?shù)挠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符合“樂學”原則。游戲教學法強調了學生的主體性,要求學生共同參與,而不是教師唱獨角戲,既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教師要不斷更新知識,與時俱進
作為教師而言,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學習新知識,吸取新的教學經(jīng)驗。教師要進行經(jīng)常性的充電學習,既要學習新的課程標準,又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以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通過學習和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能力。幽默活潑的話語、廣博深邃的知識,親切自然的身體語言會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自我效能感,從而真正將學生引入自覺忘我的學習境地。
參考文獻:
楊行勝.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影響因素及培養(yǎng)[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7(12):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