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樂凡
摘要:書法教學的現(xiàn)狀堪憂,應引起教育主管部門和教育工作者警醒。欲使學生掌握漢字的正確書寫方法,傳承漢字書寫的藝術美,教育同仁引領學生理性認識傳統(tǒng)文化,正確看待書法有著電腦不可取代的意義和價值,要積極行動起來開好書法課,從自己做起,讓絢爛的漢文化瑰寶異彩紛呈。
關鍵詞:書法教學;傳統(tǒng)文化;教學實施
中圖分類號:G633.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5-0010-01
電腦時代下的書法教學在一些學??芍^名存實亡,引發(fā)了筆者的諸多思考。
如今是電腦時代,學生的書寫面臨著挑戰(zhàn),一些教師對待書法的態(tài)度也堪憂。筆者曾看到這樣觸目驚心的文字,"世界上最好的漢學家不在中國,而在日本,"讓人汗顏。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不希望,再過些年,竟有這樣的結(jié)論:世界上最好的書法家不在中國,而在日本。所以,各位同仁,當我們拿起鼠標的同時,切莫忘了筆桿!
追根究底,導致漢語知識、傳統(tǒng)文化等日趨蕭條的現(xiàn)狀,我們的教育恐怕也難逃脫干系,需要每一位教師重新認真審視我們的教育。就書法這一塊而言,教師都有共同感受,許多學生的書寫龍飛鳳舞幾乎到了不能辨認的地步,大大地影響了日常交流和課堂教學,更不用說與藝術和美粘連了。此現(xiàn)狀已為我們拉響了警鐘。
1 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理性是關鍵
漢字歷史悠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距今有3200多年的歷史。漢字的書法藝術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凝聚著炎黃子孫無窮的智慧,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chǎn)中最燦爛的瑰寶之一,世界藝術領域稱中國的漢字為東方藝術的代表。古往今來成千上萬在漢字書法長河中涌現(xiàn)出來的先人先賢,仁人志士,都為繼承和發(fā)展?jié)h字的書法藝術貢獻著畢生的精力。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承載著中華文化的深厚內(nèi)涵。其一、維系民族代代相傳,文字是很重要的。其二、小而言之,習書可以豐富生活,開啟心智,修身養(yǎng)性,還能提高審美能力。其三、習書可以豐富生活,開啟心智,修身養(yǎng)性,還能提高審美能力。
2 正視電腦,書法之美不可替代
書法因為電腦普及激浪而退潮,書法不僅是藝術也是工具,無論電腦如何發(fā)達,書法還是不可替代的,簽名可以用電腦嗎?展示漢字的線條美可以用電腦嗎?……不可能。當今一些教師不重視書法,學生頭腦中無書法的概念,反映了我們教育的缺失:有知識,但缺乏文化;知識很廣博,但文化熏陶不夠;有文化熏陶,但不重視美的全面陶冶。相反,很多國家和地區(qū)如韓國、日本、香港、臺灣等地,似乎比我們更重視書法,難道他們電腦比我們落后嗎?練習書法的過程是美的享受,可以陶冶情操。中國的漢字里有一種精神,更有力量、氣魄和靈魂。由一個中國漢字就可以聯(lián)想到一幅畫甚至一種光輝燦爛的文化?,F(xiàn)在電腦普及固然是一個大環(huán)境,但電腦時代仍然離不開書寫。書法這種書寫的工具,能培養(yǎng)學生的耐心,養(yǎng)成做事細致、持之以恒的習慣,也能給他們帶來審美的愉悅。我們更不應該讓這種文化輕易失落。
3 開書法課不會增加學生負擔
許多教師認為,開書法課會增加學生負擔,他們自始至終把語數(shù)外等教材知識作為教學目的,認為學好了文化知識就可以了,仍舊搞應試教育那一套,把學生推向題海。他們忽視了素質(zhì)教育下知識和能力的多樣性,而且忽視了書寫是學習各門知識的基礎。教育部《關于加強在義務教育階段寫字教學的通知》中明確規(guī)定:"要采取有利措施,切實貫徹執(zhí)行教學計劃,保證上好寫字課,進一步提高寫字教學水平。" 說明開書法課有它的積極意義。第一、開書法課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觀念,因為書法與音樂、美術等是相通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價值觀。第二、它是一門技能技巧,學好它有實在的實用價值,一個人日常生活或工作中隨時都要用筆來記錄或交流。掌握書寫規(guī)則,經(jīng)常訓練,能提高書寫速度和規(guī)范書寫。第三、培養(yǎng)學生一種大眾化的興趣和愛好,既傳承了傳統(tǒng)文化,又能對學習其它科目知識帶來積極的影響,因為一種積極的興趣和愛好,可以影響其它非智力因素。只要教師正確引導,學生會受益匪淺的,不會增加學生負擔。
4 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的實施情況和效果
筆者所在的學校是一所農(nóng)村普通高中,80%的學生來自鄉(xiāng)鎮(zhèn),他們的美育教育不是十分完整,尤其是藝術的熏陶這一塊,有的學生幾乎是空白。筆者以此為契機,利用課堂進行書法訓練,具體步驟如下:
4.1 因材施教,循序漸進,講清道理
(1)先臨摹,后創(chuàng)新。對于初學者或技藝不精者來說臨摹十分重要,也是不可或缺的步驟,臨摹實際上就是模仿,學人之所長,體念書寫者書寫狀態(tài)及心理狀態(tài),先行似再到神似,最后達到神形俱備的境界時再開始嘗試自己思考和創(chuàng)造,無論聯(lián)系筆畫、用筆、結(jié)構、楷行草書都應遵循這一規(guī)律,定可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先練習筆畫,后練習結(jié)構。如果把整個字比做人的話,那么筆畫就如同各基本部位,倘若有某一部位不美的話定會對整體的美感造成巨大影響,造成失筆或敗筆。
(3)先楷書后行書。無數(shù)研究和實踐證明,練好楷書是練好行書的基礎,行書是草書的基礎,初學書法時先從楷書再到行書是行之有效的練習方法,也是必須遵守的次序,切勿好高騖遠,本末倒置。
4.2 組織活動,參加競賽,使學生產(chǎn)生了和成就感
(1)學生練習近一年,筆者就請本縣知名的書法人士到班上現(xiàn)場示范,這一效果非常好,給學生的啟示很大。
(2)利用班刊作為學生展示的平臺,我將學生練習中的優(yōu)秀作品登在其中,以此進行鼓勵。同時還專門出了一期書法作品??屆總€學生都有展示的機會。
(3)利用校園網(wǎng)絡進行班級書法作品展,讓全校師生投票評出一、二、三等獎。
(4)鼓勵學生踴躍將自己得意的作品向外投稿,使學生的成果得到多方面認可。結(jié)果有學生的作品在地、縣刊物上發(fā)表。
5 從青少年抓起,持之以恒,一步一個腳印
清劉熙載《藝概》云: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欲使精湛的傳統(tǒng)文化不至失落,薪火相傳,欲使青年一代品高、學富、才俊、志宏,就把希望寄托于青少年。書法教育不失為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途徑之一,青少年則是最好的承載,所以必須從娃娃抓起。教育主管部門要擬定長期計劃,部署具體實施措施,納入教學過程環(huán)節(jié),制訂考核措施,監(jiān)管到位,如此方能持之以恒,一步一個腳印。值得欣慰的是,不久前,四川省教育廳下發(fā)《四川省教育廳關于在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2007年廣東省教委要求全省中小學開設書法課,每周一節(jié),并納入教學質(zhì)量考核體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