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愛琴
摘 要:“學英語背句子就等于學數(shù)學背公式”——這是學生時代老師的教導。結合多年的教學與研究實踐,學習英語時,“以句子為單位”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關鍵詞:有效性;口語能力;聽力水平;寫作能力;語感
一、有利于增強詞匯、短語、語法學習的有效性
辛辛苦苦記了很多單詞,潛心研習了大量語法,到了要臨場發(fā)揮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大腦混沌一片,這是許多學生學習英語的困惑之一。造成這種尷尬的主要原因是: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獲得的關于詞匯、短語及語法的知識是孤立的、零散的、片面的,甚至是很快會被遺忘的。針對這種情況,我認為在學生能夠按照音標正確地拼讀單詞之后,在詞匯與短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要以句子為單位來呈現(xiàn),學生的學要以句子為單位來接收。至于語法知識,無疑是以大量的例句來闡釋的,關鍵是學生要把有代表性的例句作為公式記住它。之所以“背句子”,是因為句子本身包含有詞匯、短語及語法知識,依托具體的語用場景,我們可以更準確地掌握一個詞的音、形、義及語法規(guī)則等,從而使得詞匯的學習與運用能力、記憶的效率與效果都大幅提高。舉例說明如下:
關于詞匯,如:The food is delious. Are you full or fool?(區(qū)別full與fool的音)
I am alone,but I am not lonely.(區(qū)別alone與lonely的義)
I buy a new cooker,but I am not a good cook.(區(qū)別cooker 與cook的形)
關于短語,如表達“我一會兒就做”可以用I will do it soon.隨著詞匯的積累,我們還可以這樣表達:I will do it in a minute.或者I will do it as soon as possible.
關于語法,如: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此句包含的語法知識有:should do用來提建議,should是情態(tài)動詞后接動詞原形,be allowed to do是被動語態(tài),像這樣的句子了解了這些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記住它,并在口語和寫作中靈活運用它,唯有如此才能達到學習語言的目的。
二、有利于提高口語能力,攻克啞巴英語
目前存在于學生中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是,當面對一個話題的時候,學生先是調動相關的詞匯、固定搭配,然后選擇時態(tài),接下來組句,結果最終造出的句子要么是極簡單的句型,要么是中國式的英語,久而久之學生先是不敢開口,后來就干脆不愿開口了。事實上,在口語對話的過程中,如果表達一個意思需要用這么復雜的程序來完成,即便你表達的內容有新意、有深度,交流的效果也是會大打折扣的。我們在平時向大腦輸入信息的時候,如果以句子為單位,那么儲存起來的就是一個有語境、有意義、有規(guī)則的完整信息,在需要輸出的時候,對曾經背過的句子的某個成分稍加替換甚至是原封照搬即可,這樣做能縮減思考的時間,提高語言表達的流暢性。如果你當初記下的還是一句經典的表達,那么在恰當?shù)膱龊习阉黶how出來,別人會對你刮目相看,那個時候你會很有成就感。哪一個學習英語的人不想說一口漂亮的口語來提升自身形象呢?
三、有利于提高聽力水平,攻克聾子英語
口語好不好,發(fā)音很重要;發(fā)音準不準,模仿很重要;模仿像不像,聽力很重要。有學生說,我能準確地聽出并模仿出每一個單詞的發(fā)音,可是放到句子中就聽不出來了,這實際上是一個關于怎么聽的問題。我一定要把聽的最小單位定義成句子,只有在句子中,才能掌握單詞語音在句子中的變化,如連讀、失爆、縮略等,也只有在句子中才能按照要表達的內容掌握重音、語調、節(jié)奏及意群停頓等。在聽力技巧的指導下,我們從一開始訓練聽力就要強迫自己聽得精準,哪怕是事倍功半也要熬過這一關。歌唱家成方圓在一次訪談節(jié)目中說,上世紀80年代鄧麗君的歌曲風靡大陸,當時她和她的同學們?yōu)榱藢W習鄧麗君的演唱技法,曾把鄧麗君的歌“掰開了揉碎了”地聽與模仿。試想,如果我們學英語也像成方圓學歌那祥“掰開了揉碎了”地去聽去模仿,相信我們一定能夠走出“聽不懂”的困境,或許還可以走得更高更遠。
四、有助于提高寫作能力,豐富語言表達
幾個精彩的句子,會成為一篇文章的畫龍點睛之筆,為文章增色添彩。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我們要有意識地背誦一些有助于提高寫作水平的句子,一定是句子而不是短語,這樣可以保證在我們需要的時候信手拈來。這些句子可以是名言警句;可以是關于內容方面的,如環(huán)境保護、節(jié)能減排、互助合作、休閑度假、科技發(fā)展、網絡事物等;可以是關于結構方面的,如開頭、過渡、結尾等;可以是關于體裁方面的,如應用文、說明文、議論文等;可以是句式方面的,如簡單句、復合句等;也可以是關于功能方面的,如安排、介紹、感謝、建議等。總之,只要平時有積累,用時就能游刃有余。
五、有助于增強語感,培養(yǎng)英語思維
我們漢語有夸張修辭,英語有He can swim in the shoes;漢語有擬人,英語有An idea came into my mind; 漢語有生動形象的表述,英語有He rooted in the chair;漢語有主動表示被動,英語有The machine runs well.隨著知識的增長,我們會體會到“漢語是名詞為重點、動詞占優(yōu)勢的語言,英語是動詞為重點、名詞占優(yōu)勢的語言”。無論哪種語言都有其獨特的魅力,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境,這樣的效果可能是一個詞營造的,但是把這個詞從句子中提取出來,詞和句子都將會黯然失色。所以,我們要感知英語,至少要從句子入手。當你培養(yǎng)起良好的語感,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考試題的答案就在自己嘴邊,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有很強的表達欲,你會發(fā)現(xiàn)書本上的知識已升華成自己的技能,而與此同時,你已習慣了英語思維并開始運用英語進行思維。
(作者單位 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qū)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