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蕾
摘 要: 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班級大、學生基礎薄弱、運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等問題。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可以采取靈活的教學方式,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采用靈活有效的教學手段,不僅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 高職英語教學 教學方法 靈活多變
一、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班級大,教學方式單一。
大學英語是一門公共基礎課,面對的是全校所有專業(yè)的學生,所以在有限的教學條件下,班級的人數常常超過五十人。由于班級較大,老師為了更好地管理與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常常掌握話語權。此外,因為基礎薄弱,英語課堂上愿意和老師進行互動的學生很少,這導致老師通常采用“一言堂”的方式開展教學。
2.學生基礎薄弱,學習動機不強。
由于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薄弱,同時英語不是專業(yè)課程,導致學生缺少學習的目標和動機。有些學生認為學習英語效率太低,與其浪費時間在英語上,還不如在專業(yè)課上下工夫。有些學生在以前的英語學習過程中,經歷過不愉快的事情,這種消極的情感體驗影響了他們的學習動機。
3.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職學生并沒有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下受益良多。因此,利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大學英語授課,對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沒有多大的作用。有些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只是一味被動地學習。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覺得聽老師的照本宣科還不如回去看課本自學。
二、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教師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一方面能夠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融入課堂的活動中。另一方面能夠讓課本內容和學生的注意力緊密聯系,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靈活的教學方式能夠讓老師和學生共同受益。
1.學習趣味化。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高職學生的學習動機薄弱,學習的熱情不高。因此,要想讓學生投入英語學習中,可以從讓學生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開始。比如,老師在設計文章導入的時候,一段有優(yōu)美的英語歌曲的視頻,就能夠以畫面和聲音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學生對即將所學內容的好奇心。此外,如果這首歌曲能夠被學生喜歡,課后他們就會為唱好這首歌學習里面生單詞的含義和發(fā)音。老師引用歌曲,吸引學生,導入課文;學生學會這首歌曲,還從中體驗到唱歌的快樂。同樣,老師還可以讓學生體會外國語言和文化的魅力,讓學習英語變得不再索然無味。
2.英語和專業(yè)結合化。
一般來說,在大學英語課上,學生來自不同的班級和不同的專業(yè)。學生對自己的專業(yè)都有一定的了解,并有學好自己專業(yè)的動機。英語與他們的專業(yè)相結合,能夠為他們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提供幫助,所以當課堂活動與他們專業(yè)相關的時候,相比其他訓練內容,對學生來說更有吸引力。比如在訓練口語的時候,就可以讓音樂學專業(yè)的學生談論“我最喜歡的音樂家”這個話題;讓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談“網絡改變生活”這個話題。這種利用學生對專業(yè)的熱愛,學習和訓練英語語言能力的做法,能夠達到愛屋及烏的效果。不僅是話題,還有專業(yè)詞匯、專業(yè)歷史、專業(yè)發(fā)展動態(tài)都能夠作為學習英語的素材。
3.話題時事化。
人們都會關心身邊發(fā)生的事情,學生也不例外。老師可以把學生關注的一些熱點話題拿到課堂上進行討論。比如學校舉行運動會的前后,就可以讓全班學生先復習常見體育項目的詞匯,然后請學生對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做一個簡單的介紹。依據學生的表現,老師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新的詞匯和表達,進一步豐富這個話題。最后再讓學生在課后寫一篇關于體育明星或者體育項目的作文。一方面復習了學過的體育詞匯,鍛煉了學生的口語技能。另一方面經過了詞匯的復習和口語的表達,課后寫作的難度就降低了,為學生完成寫作任務打好了基礎。從簡單到復雜地復習了以前學過的知識,循序漸進地訓練了語言的技能。
4.競賽常態(tài)化。
以競賽的形式開展課堂活動,更加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更多學生的關注并投身到活動當中。此外,競賽活動的趣味也能營造輕松快樂的課堂氛圍。比如在練習課上,學生往往不愿意主動完成任務,但是如果英語班級有兩個專業(yè)班,就可以按班級把學生分成兩個組,按照三場兩勝或者五場三勝的制度進行比賽。許多學生愿意站出來,一方面可以表現自己,另一方面可以為自己的班級爭光。在一些課堂氣氛不是很活躍的班級使用這個方法,可以一定程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老師要常常變換競賽的方式,否則同一種競賽次數多了,就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
5.內容個性化。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如果老師能夠充分挖掘他們的不同之處,就讓課堂活動內容變得豐富多彩。比如某個單元講述的是風景名勝,在進行口語訓練的時候,讓學生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內容的重復。即使是同一個家鄉(xiāng),每個人感受不同、欣賞角度不同,也會說出不一樣的內容。同樣,每個學生喜歡的運動員、歌手、藝人都不一樣,不同的內容會吸引學生的關注并產生互動,讓課堂不再枯燥。
三、結語
教學方法不止一種,課堂教學應該是豐富多彩的。老師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會帶來很多好處:不僅能夠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而且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現雙贏。
參考文獻:
[1]劉惠風.適宜高職英語教學方法的探討[J].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11(1).
[2]李群英.高職英語教學方法探微[J].教育與職業(yè),2008(2).
[3]鄭娟.淺談高職英語教學方法改革與創(chuàng)新[J].科教文匯,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