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華 盧士玲 張建 詹萍 王慶玲 董娟
摘 要: 《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yè)、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yè)的一門實驗性和應用性很強的專業(yè)基礎課。在以往的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從三方面對該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加強課堂教學改革、加強實踐教學改革、加強實驗室建設。
關鍵詞: 《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 教學改革 教學探索
《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性、理論性和系統(tǒng)性的課程,該課程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yè)、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yè)的重要專業(yè)基礎課。課程旨在讓學生掌握食品感官檢驗、食品化學分析、儀器分析、食品微生物快速檢測的方法和原理。
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tǒng)教學目的是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有關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理論知識,很多實驗是在為基礎化學和基礎生物學補課。以演示性、驗證性實驗為主,對學生動手能力、解決實際問題及在實踐操作中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缺乏足夠的重視,注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綜合性、設計性、研究性實驗較少。課程設置大都以理論課為主干,把實驗課當成是理論課的附屬。單純理論和公式講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難學、厭學情緒,一些學生為了拿學分而學習,不能從學習中享受到樂趣,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
(二)需要提高學生實驗基本操作技能和分析數據的能力。由于學生沒有參與到實驗前期準備工作中,僅僅參與食品理化成分等的測定步驟,因此實驗基本操作技能訓練不完整,例如樣品處理、數據處理等。樣品的采集、制備、預處理及樣品的保存等重要內容成了學生的“弱項”。即便大部分學生都能夠順利地完成實驗操作,得到相應的實驗數據,但由于對數據處理方法不熟悉,誤差概念不明確,導致分析結果不可靠,很多學生做完實驗就算完成任務,從來不想為什么會得到實驗結果,與所學的理論內容有什么關系。
(三)實驗室的很多設備不能滿足實驗的需要。各專業(yè)之間、各學科之間儀器設備資源的共享問題還沒有解決。例如ATP熒光光度計、甲醇速測儀等快速檢測設備只能通過圖片、說明書和網絡知識了解,學生無法拿到這些儀器活學活用。
二、教學改革措施
(一)課堂教學改革措施。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專業(yè)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精簡,以基礎知識為主體,深入介紹,使學生對課程有一個完整的認識過程。教學中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既注意層次分明,又注意知識的連貫性及實用性,使學生較好地把握教材內容,為后續(xù)課程的學習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為強化教學效果,采取以下改革措施:1.在課堂教學中,采用講授、提問、答疑等多種教學方法。2.利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利用先進設備及多媒體,針對課程的特點,按授課知識點制作《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課件,或直接播放Flash動畫、實驗錄像片,使理論知識形象生動,便于學生理解。3.授課時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課程特點,開展課堂討論。主講教師根據所講內容列出討論題,所列的討論題目大部分是食品工廠或現(xiàn)實生活中涉及食品安全檢測的問題,對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及帶有研究、探討性的問題,讓學生查閱有關資料充分準備后再討論,然后教師對討論進行歸納總結。加強學生對食品試驗設計和數據處理的學習。教研室采取定期組織教師聽課,觀摩教學,在授課結束后,主講教師寫出總結材料,并對試卷進行卷面分析和考試總結,找出不足之處,提出整改措施。4.增加實驗課成績在總成績中的比例,期末試卷出一些實驗操作題,使學生牢固掌握實驗中的重點、難點,認識到實驗課的重要性。
(二)實踐教學改革措施。本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課程,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極其重要。在實踐教學方面,本課程以自主性和創(chuàng)新性為原則,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與動手能力。
1.加強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實驗課開設的總體思路既注重基本技能及知識的掌握,又重視獨立工作和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實驗課中,加強基本操作訓練,增加現(xiàn)代實驗技術內容,并同專業(yè)課相結合,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實驗中堅持學生獨立操作,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2.加強生產實踐環(huán)節(jié),注重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讓學生進入葡萄酒廠、番茄醬廠、飲料公司、農產品檢測中心、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各類企事業(yè)單位進行生產實習,親自參與食品生產和安全檢驗的全過程,使其認識到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知識對食品品質及食品企業(yè)經濟效益和聲譽的重要性,通過原料收購、生產加工、衛(wèi)生檢測等具體環(huán)節(jié)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把握,并使學生認識到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對企業(yè)的重要性。堅持教學、科研、生產相結合。實踐環(huán)節(jié)促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為學生今后順利完成畢業(yè)論文及盡快適應以后的科研與生產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3.在進行課堂教學和基礎性實踐教學的同時,輔以課外科研訓練。實行“基本技能訓練→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在生產實習中加強對‘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知識的理解與應用”的實踐教學模式。把科研與教學緊密結合起來,指導學生參加完成“大學生研究訓練計劃”和“大學生挑戰(zhàn)杯”論文。通過這些實踐性環(huán)節(jié)的實施,學生能夠較好地掌握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強化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三)加強實驗室建設。不斷增添新儀器,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對教師和實驗人員進行培訓,鼓勵教師利用豐富的科研經驗充實教學內容?!妒称钒踩焖贆z測技術》注重食品成分含量的測定和食品中有害物質及摻假物質檢測。我院購置了氣相色譜、液相色譜、氣質聯(lián)用、原子吸收、食品物性測試儀等先進設備,建立了中心實驗室,實現(xiàn)與其他學院儀器設備共享,促進大學與企業(yè)公共實驗平臺建設,使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基礎理論與實驗操作緊密結合。
本課程的教學改革要求學生對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有較全面、系統(tǒng)的了解和掌握,為學生畢業(yè)后走向食品研究、檢驗、生產及外貿等部門起到橋梁作用。通過對課程的不斷改革和完善,學生對這門課學習興趣更濃厚,學習態(tài)度有所改進,學習成績大幅度提高。
參考文獻:
[1]葉瑞洪.《食品理化檢驗與分析》課程教學改革嘗試[J].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學報,2007,2:46-48.
[2]黃丹,劉達玉.對《食品理化檢驗》實驗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高教論壇,2006,5:108-109.
[3]胡偉光.工業(yè)分析與檢驗專業(yè)教學改革初探[J].遼寧高職學報,2005,7(3):50-52.
[4]丁建英,張根華,權英.《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38(30):17347-17348.
[5]袁高峰,方旭波,陳小娥.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課程教學實踐與探索[J].中國輕工教育,2011,1:56-57.
[6]王穎,徐炳政,姚笛,等.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2,23:343-344.
基金項目:石河子大學“263”青年骨干教師項目(NO:SP08011);石河子大學二類課程《食品試驗設計與統(tǒng)計分析》;石河子大學“3152”青年骨干教師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