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扣蓮
摘 要: 高效課堂是每個教師追求的目標。構建高中語文課堂可以從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的教學情境;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引領學生預習內(nèi)容,鼓勵學生大膽質(zhì)疑;進行課堂反饋練習,鞏固學習效果等方面著手。
關鍵詞: 高效 綜合性 高中語文課堂 構建途徑
高效的綜合性高中語文課堂,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實現(xiàn)學生個性的全面可持續(xù)發(fā)展。但是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還需要結合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實現(xiàn)高中語文課堂的高效性。
一、教師要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的教學情境
和諧、輕松的教學情境,有利于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有利于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的教學情境,對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有直接的影響。
1.教師要和學生積極互動。教師要創(chuàng)設和諧輕松的教學情境,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教師要拋棄“師道尊嚴”的舊觀念,在平等、尊重的基礎上和學生做朋友,讓學生相信教師,愿意將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教師溝通交流,從而拉近和教師之間的距離。因此,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不僅可以改善師生關系,還可以讓教師及時地掌握學生的需求,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使之更適合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教師要提高個人素質(zhì)。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影響學生的觀念。因此,教師要提高個人素質(zhì),給學生做出好的表率,讓自己的言傳身教感染、打動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進一步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效率。
3.教師要多鼓勵學生。高中學生很在意教師的評價,對于學生的進步,教師及時地給予鼓勵和表揚,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讓學生獲得被肯定的滿足感,在學習中充滿動力和斗志,這也有利于和諧輕松的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
二、教師要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高中語文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和平易近人的親和力,還要在教學中,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活動的參與度。
1.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進步,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到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如學生在學習戴望舒的《雨巷》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雨巷》里描繪的場景完美地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感情上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對于作者的感慨和心情都有更深的體會,對教學內(nèi)容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吸引學生的聽課注意力,給學生豐富的情感體驗和精神享受,讓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教師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高中語文教師要結合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教學課文《守財奴》時,教師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法,讓學生還原其中的章節(jié)或片段。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參與的熱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學生通過扮演其中的角色、體會角色的心理活動和揣摩角色的性格特點,對教學內(nèi)容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課堂教學效果顯著增強。
三、教師要引領學生預習內(nèi)容,鼓勵學生大膽質(zhì)疑
教師在講解教學內(nèi)容前,可以引領學生預習課文,發(fā)現(xiàn)教學內(nèi)容中的問題,鼓勵學生大膽質(zhì)疑。預習可以讓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有大致的了解,對文章的布局結構有整體的把握,同時發(fā)現(xiàn)問題,在聽教師講解時更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學生預習課文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1.掌握關鍵字詞,疏通文義。學生在預習的時候,要對文章中的關鍵字詞的含義有深刻了解,這對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把握文章脈絡非常重要。如課文《燭之武退秦師》,學生要深刻理解“退”字,這反映了燭之武的大智大勇和在求和時的不卑不亢,重點在于以理服人。因此,學生在聽課的時候,要注意燭之武談判時的語言表述和語言藝術。
2.學會質(zhì)疑,在不懂之處做上標記。學生預習時,會有一些不懂的地方,學生要學會做上標記,并大膽質(zhì)疑。有疑問就會有思考,有思考就會加深理解。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在預習的時候大膽質(zhì)疑。學生有了疑問,才會產(chǎn)生探索欲望,才會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地聽課,這樣會使聽課效果事半功倍。
四、教師要進行課堂反饋練習,鞏固學習效果
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結束后,要給學生布置和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作業(yè),讓學生進行練習。這不僅是對教學內(nèi)容的溫習和鞏固,更是對知識的歸納和總結,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同時,課堂練習還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在《世間最美的墳墓》學習結束后,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讓學生思考:(1)為什么作者說托爾斯泰的墓地是最美的?(2)托爾斯泰有哪些貢獻?(3)你學習這篇文章的感受?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這篇文章與《有的人》作對比,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通過這些問題,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做了一次全面的回顧,對教學內(nèi)容有了重新的思考,并將作者的論斷和自己的情感緊密結合,對文章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課堂教學練習是對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其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作用不可忽視。
總之,高中語文教師只有不懈努力和實踐研究,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zhì)和教學質(zhì)量,從而構建高效的綜合性高中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陳錫華,羅紹斌.也談語文高效課堂與學生自主學習[J].語文學刊,2013(10).
[2]陳樹鋒.淺談語文高效課堂[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3(4).
[3]肖洪志.關于語文教學開展創(chuàng)新教育的幾點思考[J].教育探索,2009(7).
[4]鞠九兵.“智性”:語文教學中的境界追求[J].上海教育科研,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