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亞旗
摘 要:如今學生的壓力越來越大,減負增效成為對學生關懷的一種表現(xiàn)方式。作為一名信息技術老師,在本學科的教學中,盡量做到減負增效。下面談談對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的減負增效的看法和認識。
關鍵詞:信息技術;網絡;高效
一、提高自身素質和業(yè)務能力,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學得高效
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在這學科課堂上,要讓學生感覺到學習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要讓他們既學到知識,又鍛煉膽識和表達能力。這就要求老師有較強的素質和業(yè)務能力,有時候要改變以往的教師教(演示)—學生學的教學模式,要找到能夠吸引學生的方式和方法。通過教師演示的形式學習,學生既學到知識,又學得輕松、愉快、高效,還樂在其中。
另外,作為信息技術學科,它還有和其他學科不同的一點,即有時候可以實現(xiàn)課后的“零作業(yè)”。當然,前提是老師要認真?zhèn)湔n,精選實踐題目,老師參與,讓學生上臺展示,發(fā)揮課堂上每一分鐘的效能,讓學生能當堂掌握和完成實踐題目,用不著在課下再花費時間。
二、融洽師生關系,角色劃分,促進交流合作
減負增效,我覺得除了量之外,還有心理方面。有些學生,學習基礎比較薄弱,學習起來比較吃力,但是,又由于心理上有壓力,如害怕老師批評,被學生嘲笑等,有了問題不敢問,造成越來越落后的現(xiàn)象。在信息技術課上,也有這樣的情況。但是,信息課是比較開放的課堂,我可以在學生完成實踐作業(yè)時,在微機前來回巡視,給予學生一些指導。但是,由于學生多,有時應對不過來,因此,為了解決問題,我會成立紀律小組、學習小組、老師小幫手小組,來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在支教時,這些小組的作用就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我在講課時,有紀律小組的學生幫我維持紀律,不用擔心課堂秩序被擾亂;有學習小組的相互討論,基礎薄弱的學生可以向基礎好的同學學習;有老師小幫手小組,既可以讓那些學得快的學生幫助老師輔導基礎差的學生,解決老師一個人忙不過來或者有些學生害怕問老師而敢于向自己熟悉的同學詢問的問題,又可以滿足學得好的學生的表演欲望。這樣,想方設法地使師生關系融洽,使每個孩子學習的主動性激活,就能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真正起到減負增效的作用。
三、借助網絡,有效溝通,增加實效
現(xiàn)在是互聯(lián)網的時代,每個學校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校園網絡,因此,我們可以充分發(fā)揮網絡的優(yōu)勢,通過網絡,可以快捷、方便地和家長、學生之間進行互動溝通,真正實現(xiàn)減負增效。如通過網絡可以發(fā)郵件、發(fā)信息等,也許只是三言兩語,但是,能適時了解學生動態(tài),了解需求等。我和學生之間,有時候通過QQ,就可以給學生一些幫助。在我看來,這就是信息技術學科的優(yōu)勢,我們可以通過網絡溝通來增加實效。
總之,我認為,通過各種方法和手段,使學生能夠動起來,讓課堂能夠活起來,讓效果可以好起來,即讓學生能夠學得輕松、愉快、高效,就是對學生的減負增效。
(作者單位 新疆農二師29團孔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