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光宇
【摘 要】“合作學習”已經被越來越多的高中英語教師所采用,然而在實踐的過程中卻出現了許多問題。從科學的角度進一步認識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的特征:不確定性、開放性與自組織性;能有助于教師思考如何能更好地開展合作學習,進一步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關鍵詞】新課程英語;合作學習;復雜特征
合作學習(Cooperative tearmng)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并在70至80年代中期取得了較大的發(fā)展。隨著我國的基礎教育改革的進展,“合作學習”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采納。但是,在高中英語新課改的教學過程中,“合作學習”的開展不是一帆風順的,出現了許多實際問題。例如:合作學習過于注重形式;沒有很好地控制課堂秩序與小組排列;與我國教學中班級人數過多存在矛盾;教師個人的喜好造成學生學習機會不平等;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缺乏適當的引導與調控。從另一個視角來看,“合作學習”活動其實質是一個典型的復雜系統(tǒng),在實施過程中出現許多問題是與其復雜性特征密不可分的。我們要透過復雜性視角,進一步認清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復雜性特征,這有助于我們思考在英語教學中更好地開展“合作學習”,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一、合作學習的特征
1.具有不確定性
主體是學生,任務是客體,教師是引導者,這是簡單的主客體關系,但是更多的是復雜的聯系與作用的關系。主體“學生”,會由于自身因素影響到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例如: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性差異,性格較為內向的學生在小組中往往沉默寡言,而性格外向的學生就會把握較多的主動權與話語權;隨著學生自我意識的增強,有些高中生過分地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與同學的合作意識,不參與合作小組活動,或者與小組成員進行無目的、無針對性、無必要性的討論,花費了很多課堂時間卻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2.具有開放性
合作學習雖然是在一定時間、空間中進行的,但卻不是一個完全封閉的系統(tǒng),它與環(huán)境密切聯系,相互作用。學生的小組合作是建立在獨立學習基礎上的,表現為學生主體之間的相互影響。這就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活動中教師對學生的全權控制。合作學習要求教師要弱化對教學的控制,能夠給學生更多的自主開展學習活動的空間。學生通過交流合作與自主探索之后,總結的答案或者方案也許不是教師所期望的,這就使得學生的合作學習具有了開放性。
3.具有自組織性
合作學習即是一種典型的自組織系統(tǒng),它不是教師完全的知識灌輸,而是教師進行引導,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助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并非被動地傳授知識,學生是合作學習的主體與核心力量。合作學習小組中,每個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潛力被挖掘,個性得到張揚,通過自組織作用,向“更高級的有序化發(fā)展”,最終達到高中英語新課標的要求,完成一個共同任務?!白越M織實際是內部資源的調配,尤其是對沖突和干擾有自我轉換功能。但自組織不是放任自流,而是需要教師引導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關注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適當的監(jiān)控與管理,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時調節(jié),使學習活動始終圍繞主題展開。
二、啟示
1.劃定學習小組,明確學習任務
合作學習的不確定性需要教師科學、合理地劃分合作小組,對學生進行恰當的角色分工,并設置難易適度、與學生學習生活緊密相連的學習任務。在分組之前教師應該先向學生講清楚分組學習的目的與要求,在學生自愿的基礎上,教師要協調好各學習小組,盡量使各個小組成員在性格、才能傾向、個性特征、學習成績等諸方面保持差異性與互補性的合作。
2.要培養(yǎng)團隊意識
合作學習具有開放性,這就需要教師敢于放手,并給學生自主探索的權利,允許學生犯錯誤,讓學生在摸索中掌握英語知識,在小組活動中培養(yǎng)互相配合、集體協作的團隊意識。在探索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勇于突破傳統(tǒng),允許學生進行大膽的嘗試,并盡量給予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在反復嘗試探索中,充分施展他們的智慧才能,并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但在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給予恰當的引導以及啟發(fā)式的幫助。
3.發(fā)揮主導地位
教師不僅應當維持學生合作學習的動機,使學生始終保持良好的合作學習興趣,而且還要對合作學習進行適當的指導、監(jiān)管與評價。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積極的關注,并給予支持、鼓勵與指導,進行適當的監(jiān)控和管理,根據具體情況適時調節(jié)合作學習活動。例如:當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活動時出現跑題現象,教師要及時重申活動主題,糾正活動方向,避免學生走彎路;而當學生遇到困難導致活動無法繼續(xù)進行時,教師應及時引導,給與幫助,提出可行的建議供學生參考。
實踐證明,英語合作學習加強了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符合英語課堂教學“從傳授和講解語言知識向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轉變”這一英語新課改要求,提高了英語課堂效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握好自己的角色和責任,將“合作學習”這種“應然”有效的教學方式更好地運用于英語教學實踐,促成“實然”有效的轉化。
參考文獻:
[1] 王洪明.復雜視野下教育研究[J].教育科學.2008 (11)
[2] 朱力先.新課程改革英語合作學習策略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0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