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肖燕
摘 要:文本的細讀和閱讀是密不可分的,假如我們說閱讀是大樹,那么,文本細讀就是根,下面對文本細讀進行了簡要的闡述和理解。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文本細讀
課程標準中提出“閱讀教學對教師、學生與文本的對話過程”,小學語文老師如果沒有觸摸文本、細讀文本,又要拿什么跟學生去對話呢?語文教學中應當全面去解讀文本,下面,筆者將結合小學語文教學的心得,簡述一下文本細讀的方式。
一、準確掌握文本細讀的價值
新課標之處,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老師應該尊重學生的特有感受,閱讀教學中的文本細讀應當做到層面化、多元化以及多角度化。一個閱讀教學的文本可以有很多價值取向,不論有三種還是五種,教師都要準確地把握,深入地挖掘,讓學生讀出文本的價值。
二、整體去感知,細讀文本主要內(nèi)容
在和文本進行對話的時候,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的課文里都具備“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關鍵切入點,也許是一個詞,也許是一個句子,也許是一段話;也許是開篇、總結或者承上啟下。要把握以上的切入點,引導學生去感受課文,讓學生對課文留下完整的印象。在平常的教學中,要從以下方面去細讀文本。
1.抓住題眼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同時也是對課文的概括,如果抓住題目,進一步深入,這也是理解課文的一種方法。
2.抓住中心句
中心句呈現(xiàn)的方式因文而異,有的是在開篇點題,而有的則是在結尾總結。找準課文的中心句,就能夠準確地把握課文、理解文本。
3.抓住關鍵詞
假如我們仔細去閱讀語言文字,就會發(fā)現(xiàn)文本中含有很多具有概括性和內(nèi)涵豐富的詞匯,這些詞匯對于文章的表達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找準關鍵詞對理解課文也有著很大的幫助。
三、文本細讀,解析文本的藝術特色
細讀文本,我們將發(fā)現(xiàn)每篇文章都有明顯的特點,有的是在結構特色方面,有的是在表述方面,有的則是在語言風格的方面。教師應當突出重點、抓住細節(jié),遵守語文新課標的要求,引領學生來發(fā)現(xiàn)課文里的細節(jié)和精華,教導學生學習課文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境。
文本的細讀和閱讀的教學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說閱讀教學是枝繁葉茂的大樹,那么,細讀文本就是這棵大樹的樹根,教師對文本解讀得越深入,那么,語文閱讀教學就能夠越發(fā)生機勃勃,更加蒼翠欲滴。
參考文獻:
[1]周朝陽.文本細讀,催生教學智慧[J].教育科研論壇,2010(7).
[2]劉金戈.語文教學中文本細讀的方法[J].教學探新,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