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點評】 該作者С·Б·艾利普哈諾夫是教育學副博士,副教授,來自邁科帕市國立阿第蓋大學體育和柔道學院。邁科帕是俄羅斯阿第蓋自治州首府,位于下伏爾加流域,臨近將舉行2014年第22屆冬季奧運會的俄羅斯著名旅游圣地索契。
從文中可知作者是一位實踐家,從事女子柔道運動員的訓練工作。該項研究選擇了對于女子柔道運動員訓練中的現(xiàn)實問題之一——力量訓練,采用綜合性研究方法,包括理論方法、教育學方法和生物學方法開展研究;文中既匯集了教練員們的意見,也出示了錄像分析的結(jié)果。在比較全面歸納有關資料的基礎上,揭示了女子柔道運動員力量訓練的原理,并按照俄羅斯運動訓練理論和實踐界所接受的多年運動訓練的階段,分別敘述了這些原理。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闡述多年力量訓練的負荷安排時,對于運動技能等級不高的運動員恰當?shù)亟ㄗh運用傳統(tǒng)的安排方式——波浪型(Л·П·馬特維也夫“運動訓練分期理論”的觀點),而對高級運動員則建議集中型的負荷安排方式(Ю·?!ぞS爾赫尚斯基“板塊理論”的觀點)。文章對于女子柔道運動員的力量訓練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
——姚頌平
摘 要:為了確定女子柔道項目多年力量訓練的理念和科學性,采用理論方法(抽象、正反面分析、整合、思維模擬)、教育學方法(教育學觀察、問卷調(diào)查、時間測量、教育學測試、教育學實驗)和生物學方法(兩維和三維錄像分析、人體測量、數(shù)理統(tǒng)計方法)進行分析,得出結(jié)論:對開始訓練階段、初期專項化階段、深入訓練階段和競技完善階段女子柔道運動員多年力量訓練基本原理的實驗證實了它的科學性。根據(jù)柔道比賽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性,安排女子柔道運動員的力量訓練過程,較大地提高了她們的力量訓練程度,從而對她們運動技能的增長速度產(chǎn)生積極影響。
關鍵詞: 柔道;女子柔道運動員;力量訓練;運動技能
中圖分類號: G 886.4 文章編號:1009-783X(2013)06-0481-03 文獻標志碼: A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Long-term Strength Training on the Motor Skills of Female Judo Athletes
S.B.Elipkhanov
Abstract: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rationale and scientificity of the long-term strength training of female judo,the present thesis conducts a research with theoretical methods (abstract,positive and negative analysis,integration,mental simulation),pedagogical methods (pedagogical observation,questionnaires,time measurement,pedagogical testing and pedagogical experiments) and biological methods (two-dimensional and three-dimensional video analysis,anthropometric measurements,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concludes that the experiments on the initial training stage,the initial special stage,in-depth training stage and competitive perfect stage confirm the scientificity of long-term strength training rationale of female judo athletes.Based on the objective laws of judo competitions,the arrangement of strength training process of female judo athletes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level of strength training,and has thus exerted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growth rate of their motor skills.
Key words:judo;female judo athletes;strength training;motor skills
收稿日期:2013-10-30
作者簡介:С·Б·艾利普哈諾夫,教育學副博士,副教授。
俄羅斯女子柔道運動員在國際舞臺上的成績暫未有起色,尤其相對不久前倫敦奧運會上俄羅斯男子柔道運動員的出色表現(xiàn)而言,更是相形見絀。毫無疑問,要把俄羅斯女子柔道提升到國際水平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完善女子柔道運動員的訓練理論與方法,這將提升學位論文研究的作者們對女子柔道運動員訓練問題的關注程度[1-9],而且從其他競技項目發(fā)展訓練理論與方法的經(jīng)驗出發(fā),可以期待對女子柔道運動員訓練問題的學位論文中研究對象將不斷集中和深入。按照這一趨勢,各個競技項目的一般訓練問題將獲得自己的依據(jù),然后越來越深入地研究訓練理論的某些部分,例如發(fā)展最需要的身體素質(zhì)和能力、技術訓練和戰(zhàn)術訓練等。這使得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將來出現(xiàn)關于完善決定女子柔道運動員比賽活動效果的各種運動功能表現(xiàn)問題方面的綜合性研究。歸納國內(nèi)外關于女子柔道運動員訓練問題的文獻可以發(fā)現(xiàn):女子柔道運動訓練理論與方法正處于這一階段,而正是這一研究成果才能期待女子柔道理論領域的知識得到豐富。順應上述趨勢,近年來,國立阿第蓋大學體育和柔道學院完成了一系列關于女子柔道運動員多年力量訓練問題的綜合性研究。
1 研究目的
有科學依據(jù)地確定女子柔道項目多年力量訓練的理念。
2 研究方法
為了解決面臨的任務,采用了理論方法(抽象、正反面分析、整合、思維模擬)、教育學方法(教育學觀察、問卷調(diào)查、時間測量、教育學測試、教育學實驗)和生物學方法(兩維和三維錄像分析、人體測量、數(shù)理統(tǒng)計方法)。
3 研究結(jié)果
按照大多數(shù)不同等級教練員的意見,力量訓練是女子柔道運動員訓練中基本方向之一。在這種情況下,在女子柔道運動員專項力量訓練程度的結(jié)構(gòu)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速度力量能力,隨后是力量耐力,之后是純力量能力。
在柔道運動員的力量訓練中,使用了廣泛的發(fā)展力量能力的手段和方法。但是,沒有發(fā)現(xiàn)在女子柔道運動員專項訓練程度的結(jié)構(gòu)中各種力量能力表現(xiàn)的上述排序與力量訓練中最經(jīng)常使用的手段和方法之間存在明顯的對應關系。不少教練員,不管他的技術等級及與女運動員一起工作的年限,都申明最經(jīng)常使用的是集中式組織力量訓練。同時,在競技運動的力量訓練理論中卻認為,當力量訓練的其他組織方式對機體適應潛力不起作用的時候,使用集中式力量訓練的各種方案僅僅適用于高級運動員。
最經(jīng)常遇到的女子柔道運動員的支撐-運動器官的傷害是膝、肘和肩關節(jié),以及指關節(jié)韌帶的微撕裂和撕裂。
使女子柔道運動員長時間喪失工作能力,并要求外科治療的最要緊的傷是膝關節(jié)韌帶和半月板損傷,以及肩關節(jié)脫臼。
女子柔道運動員受傷的性質(zhì)決定了必須在提高運動技能的早期階段使用相應的力量訓練手段和方法,目的是增強肌肉-韌帶裝置的牢固程度,首先是使用強度不高的沖擊性練習。
運動健將和國際運動健將等級的女子柔道運動員與初級運動等級和候補運動健將相比,在大部分可測量的脂肪皺紋中具有更少的脂肪值和在體重中較少脂肪含量,而且在大級別的女子柔道運動員中這一區(qū)別尤其明顯。這就決定了在女子柔道運動員的力量訓練中要使用能降低脂肪組織含量的手段和方法,因為它是消極的,提高了在比賽活動中表現(xiàn)各種力量能力的難度。
具有較高等級的女子柔道運動員有較長的手指和較發(fā)達的前臂肌群(具有最大的前臂圍),這決定了在女子柔道運動員的力量訓練中要使用針對增強相應肌群的手段和方法。
高級女子柔道運動員在最大程度吸氣和呼氣時,在安靜呼吸時具有較大的頸圍值、肩部放松值和胸圍值,這反映了比賽活動和訓練活動對女子柔道運動員機體的作用方向,以及選才的結(jié)果。由此可以認為,力量負荷針對分布在身體這些環(huán)節(jié)的肌群是適宜的。
較高等級的女子柔道運動員具有比較短的下肢,這決定了其身體總重心處于較低位置和具有較大的穩(wěn)定性,可以成為女子柔道項目中的選才定向。
根據(jù)兩維和三維錄像分析結(jié)果,可以確定,高級女子柔道運動員在完成側(cè)身翻轉(zhuǎn)摔的時候,最積極的并參與向心制式工作的是左右臀部大肌群、左右大腿股二頭肌、左右大腿股四頭肌,同時在靜力性制式中肩部和前臂屈肌同樣處于積極工作中。
在完成抓大腿摔時,由內(nèi)向外的主要動作是依靠向心制式下的三角肌后部(完成抓腿的手的同側(cè))、背闊肌、完成抓腿的手的肩三頭肌長頭、梯形肌上部、腹部外斜肌群(完成抓腿的手的異側(cè))和腹部內(nèi)斜肌群(完成抓腿的手的同側(cè))、背部深層肌群來完成的。
在完成過腿和過背摔時,關鍵動作是依靠腹直肌和腹斜肌群、橈腰肌和梯形肌上部(摔的相反方向)的向心工作來完成的。
完成帶膝過肩摔時在向心制式中最積極的是腹部直肌和斜肌群、橈腰肌、胸大肌、背闊肌和圓肌。
有效地進行后絆,要求臀大肌、股二頭肌、半腱?。ㄍ瓿蓜幼鞯耐龋⒏怪奔?、腹斜肌、橈腰肌在向心制式中具有明顯的活性。
在用小腿由內(nèi)側(cè)鉤住對手時,要求小腿屈?。捍笸裙啥^肌、半腱肌、半膜肌、縫匠肌和精細肌群具有明顯的活性。
用腳向內(nèi)鉤,一開始是依靠梳狀肌、精細肌、長收肌、短收肌、大收肌,然后是橈腰肌、縫匠肌、闊筋膜的肌緊張、股直肌的活性。同樣在靜力性制式下保持活性的是前脛骨肌和趾伸長肌。
用小腿向內(nèi)抱,一開始要求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縫匠肌和精細肌群,然后是臀大肌和伸大腿的股二頭肌保持活性。
在完成前絆時,在向心制式中表現(xiàn)最大活性的是腹直肌、腹斜肌、橈腰肌、部分背部深層肌群、臀大肌、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大腿大收肌群。
在完成“前摟”動作時保持活性的主要肌群是梳狀肌、精細肌、長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腹直肌、腹斜肌、橈腰肌。
在完成“單腿下挑”動作時主要動作是依靠向心制式下腹直肌、腹斜肌、橈腰肌、臀大肌、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大腿大收肌群的活性來完成。
在力量訓練過程中提高完成柔道基本動作的效果可能與提高速度-力量能力、純力量能力和力量耐力的水平有關,而這些能力又與上述肌群的活性有關。
候補運動健將或運動健將等級的女子柔道運動員在比賽中主要是通過進攻性的格斗獲勝,而在奧運會上獲勝的高級運動員要豐富得多:他們并沒有明顯表現(xiàn)出是進攻性,還是防守性的格斗。這就要求力量訓練具有更明顯的速度-力量性方向,以便使女子柔道運動員優(yōu)勢性地提高進攻動作的效果達到運動健將的水平和較大程度地提高純力量能力,在與對手的對抗中或在監(jiān)督性測試中達到最高級運動員的水平。
與候補健將或運動健將等級的運動員相比,高級女子柔道運動員比賽的平均持續(xù)時間更長,這就決定了在女子柔道運動中隨著技能水平的提高,在專項力量訓練程度的結(jié)構(gòu)中提高力量耐力的作用。
俄羅斯聯(lián)邦層次的女子柔道運動員在每4年奧運周期中,包括奧運會當年的比賽日程都具有一定結(jié)構(gòu),使得能夠使用持續(xù)時間不同的集中使用力量負荷的方案??墒?,為了在最重大比賽(奧運會、世界錦標賽、歐洲錦標賽等)前達到最高的力量訓練程度水平而使用集中性力量負荷,就不能參加某些大型比賽或者要求以不高的力量訓練程度水平參加這些比賽,因為這時候正處在較大力量負荷的背景下。
在綜合了有關現(xiàn)代女子柔道運動員力量訓練過程的狀況、傷病特點、不同等級運動員形態(tài)方面的區(qū)別、高級女子柔道運動員在完成柔道基本動作時肌肉活性的特性、參加不同等級比賽活動的特點和高級女子柔道運動員比賽日程特點資料的基礎上,研究了女子柔道運動中多年力量訓練的理念,其主要原理包括:女子柔道運動中的多年力量訓練是教育學過程,具有系統(tǒng)化的特點,并服從于統(tǒng)一的安排邏輯。
在開始訓練階段,青少年女子柔道運動員的力量訓練具有綜合性的特點,使用多種手段,主要以游戲和比賽法,或者在全年周期背景性分布的情況下以低強度的沖擊型方法來完成。
在初期專項化階段,女子柔道運動員的力量訓練,在保持綜合性特點的同時,重點是優(yōu)勢性發(fā)展速度力量和增強肌肉-韌帶裝置的牢固程度;在下一階段訓練中依靠消極性的脂肪成分預先跳躍性地增長體重,在這種情況下使用中等強度的沖擊性方法、動力性和重復力量練習與循環(huán)訓練和經(jīng)典的波浪型安排力量訓練的方式。
在深入訓練階段,女子柔道運動員的力量訓練主要針對完善速度-力量能力,使用高強度手段;發(fā)展力量耐力和降低體重的脂肪含量,同時針對發(fā)展表現(xiàn)最大用力的能力。在這一階段中使用了練習器和杠鈴練習,在全年周期中,在經(jīng)典波浪型安排力量負荷的情況下使用大的和最大用力的方法。
在競技完善階段,女子柔道運動員在力量訓練中繼續(xù)完善速度-力量能力、純力量能力和力量耐力,在這種情況下,力量訓練手段量和強度不斷增長,并階段性地達到成年運動員的水平;廣泛使用杠鈴和練習器上的練習,使用沖擊性、最大的和重復性用力,間歇訓練的各種方案;全年周期中安排力量訓練的方式——經(jīng)典波浪型。
在最高運動技能階段中,女子柔道運動員的力量訓練針對在最重大比賽前達到專項力量訓練程度的最高水平,借助于所有已知的高強度手段和方法,以及在發(fā)展力量能力方面最有效的安排力量負荷的方式。在這種情況下,把專項力量訓練程度理解為是女子柔道運動員的動態(tài)性狀態(tài),其特點是各種力量能力的發(fā)展達到最高水平,這些力量能力的值和對比關系符合比賽活動的特征,并可以根據(jù)運動員的個體特征和在具體的競賽中預見的比賽活動特點而作出變化。
4 結(jié)論
對開始訓練階段、初期專項化階段、深入訓練階段和競技完善階段女子柔道運動員多年力量訓練基本原理的實驗證實了它的科學性。根據(jù)柔道比賽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性,安排女子柔道運動員的力量訓練過程,較大地提高了她們的力量訓練程度,從而對她們運動技能的增長速度產(chǎn)生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 Belov A.Elementary teaching wrestling technical actions to female judokas[D].St.Petersburg:[s.n.],2000.
[2] Vasilev V.The dynamics of physical training of young female judokas[D].Moscow:[s.n.],1995.
[3] Eregina S.Modeling of tactical actions when throwing and performing throws by female judokas at the age of 14-17 years old[D].Moscow:[s.n.],1997.
[4] Izvekov V.Enhancement of efficiency of technical training of elite female judokas in view of competitive requirements[D].Moscow:CRIS,1992.
[5] Izvekov V.The system of control of womens training in martial arts:in terms of judo[D].Moscow:[s.n.],2001.
[6] Manolaki V.Educational monitoring of fitness level of qualified female judokas at the phase of sports improvement[D].Leningrad:[s.n.],1990.
[7] Manolaki V G.Optimization of the effect of strength and speed and strength loadings in the course of long-term training of female judokas[D].St.Petersburg:[s.n.],1993.
[8] Romanova T V.Enhancement of coordinating abilities of elite female athletes in combat sports by means of aerobics[D].Moscow:[s.n.],2006.
[9] Shlee I.Individual style of competitive activity of female judokas in respect to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D].St.Petersburg:[s.n.],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