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花
摘 要:情感是學生寫作的動力,是文章充滿活力的源泉。只有引發(fā)學生的寫作沖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寫作情感,才能使學生寫出文質兼美的文章。那么,如何在寫作教學中運用情感教育呢?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營造氛圍,激發(fā)情感;尊重學生,釋放情感;提高覺悟,豐富情感;身臨其境,表達情感”等觀點,強調了情感教育在寫作教學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情感;寫作教學;語文;情感教育
情感是語文的生命,情感教育的融入是語文的一大重心。寫作是中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重點,情感教學在寫作教學中的實施,可以幫助學生擺脫枯燥乏味的局面,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營造氛圍,激發(fā)情感
新課開始,采用故事引題、談話引題、情境引題等方法把學生帶入創(chuàng)設好的情境,讓學生置身于模擬的情景之中,通過以情動情等方式,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傾吐氛圍,讓學生產生想吐一吐心里話的沖動。例如在《成長的煩惱》這一作文教學時,可以利用談話的方式引題。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痹娙死畎渍f:“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最近比較煩,比較煩……”隔壁的大爺有事沒事哼著這首曾經紅極一時的歌曲。
二、尊重學生,釋放情感
在新的時代、新的形勢下,我們必須改變陳舊的教育觀念,建立與時俱進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師和學生關系是平等的,教師不是學生情感的“裁判長”,而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包括尊重學生的體驗、見解,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甚至學生的隱私。在學生傾訴“我的煩惱”的過程中,剛開始學生并不太愿意把自己的煩惱講出來,見此狀況,我率先向同學們講述了自己在工作方面的煩惱,教室里的氣氛一下子就輕松起來了。
三、提高覺悟,豐富情感
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教材中那些文質兼美的作品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語文教材極具情感性,這些古今中外的名篇精粹無不歌頌人生之美、自然之美、道德之美。它們都是作者“情動于中,不吐不快”的力作,無一不是情到極致的產物。如,詩歌《我愛這土地》的作者艾青的呼喊:“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這里詩人表達了一種刻骨銘心、至死不渝的愛國主義情感。學生學了《散步》《母親》《背影》后會更加關愛自己的親人,并體會到親情的難能可貴。
四、身臨其境,表達情感
寫作時,學生要適當地從自己的喜怒哀樂中捕捉情感的火花,撥動扣人心弦的情絲,挖掘靈魂深處的寶藏,寫出真情實感。一次作文課,我有意安排學生站在學校走廊上,讓他們觀察經過的小河。幾分鐘后我問學生,看到河水流過有什么感想。學生都茫然看著我,都詫異地說:“沒有什么啊,我們每天都要在這里看它,沒什么感想啊?!庇谑?,我要求學生從水的性質、顏色、水與周圍的環(huán)境、與水有關的成語典故等方面再去思考。然后逐個問學生,這下學生反應變得很積極了。所以讓學生置身于真實環(huán)境中去感受,然后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這其實就是一個創(chuàng)作過程。
此外,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堅持寫心情日記,每天反省自己,把高興的、傷心的、觸動自己心靈的事情記下來。學生還應該在平時的閱讀中積累與情感有關的詞語、成語、古詩詞、名言名句和精彩語段等等。這樣,慢慢地就能在生活、閱讀等多方面積累到更多的寫作素材,從而寫出聲情并茂的文章。
綜上所述,寫作規(guī)律是有跡可循的,其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中學生有較為豐富的情感,能夠“我手寫我心”,通過寫作實踐為把握自己的情感打下良好的發(fā)展基礎。作為一名中學語文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正確的去體會情感、品味情感、抒發(fā)情感,從而培養(yǎng)出健康而理智的學生。
參考文獻:
董正一.淺談作文教學中情感教學的重要性[J].成才之路,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