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彥
【摘要】高效課堂勢在必行。在語文課程標準的導航下,更加需要我們語文教師潛心教學,認真研究與解讀教材,以教材為藍本,從中挖掘各種語文元素,培養(yǎng)學生的模仿與活用意識,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讓學生與教材都彰顯靈性,活現(xiàn)飛揚,讓減負與高效比翼齊飛,演繹教與學的精彩雙贏。
【關鍵詞】直觀體驗;補白精彩;活用教材;輕松減負
隨著教學改革深入,我們呼喚高效課堂。對此,語文課程標準給了我們很好的指引:“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币蚨嬲恼Z文新課堂教學應該是“對話主體間視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應該是對話主體各自向對方的精神敞開的彼此接納?!睋Q言之,應該是靈活的新課堂。那么怎樣才能調動這種互動情結達到靈動效果,使語文教學的課本與學生都靈性飛揚,演繹著各自的精彩?我想,這不僅可以從鮮活的教學軟件等著手,還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進行。
一、直觀呈現(xiàn),體驗精彩
首先,請看這樣的一個例子:
為了拓開學生的思路,老師讓學生重點練習“過年了”的情景,一句句帶有“年味”的祝福語充溢著課堂。你看,讓語文課堂多點動態(tài),就能讓學生涌動生命的靈性。難怪蒙臺梭利說:“我們只有在兒童身上才能領悟到大自然的雄偉。兒童的率真,反映的是人類求善的道德精神。”
然后,再讓學生自己去找話題表演,一石激起千重浪,課堂上馬上炸開了鍋,學生的選材就異彩紛呈:高考前、有人到外地打工了、背著小孩子去看病時……讓學生在預設的一排高低錯落的矮木墩上表演,不僅能體味課文提到的“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這一舉措,發(fā)展了學生聽與說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模擬相對而走的人如何謙讓與對話這直觀生活,在簡短的家常話中讀懂了民風的淳樸,那種心中有他人,相互的關心與惦掛的美麗人性。這也是實現(xiàn)了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該把它們當做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
二、補充空白,感受精彩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周一貫曾撰文說“我們審視語文的創(chuàng)新教育,不僅要充分發(fā)揮感性的功能,重視理性的作用,更要去尋求不應該失落而遺憾地失落了靈性的價值”。
三、活用教材,凸顯精彩
任何一套教材,它能“出爐”,必有其強大實力支撐。教師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關鍵在“用”字。如何解讀與活用,使教材靈性飛揚,活現(xiàn)精粹?實踐中我覺得可以從下列著手。
(一)巧妙駕馭,凸顯精彩
根據(jù)新課程理念,教材不是不容置疑的“圣經(jīng)”,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必須深入探究如何合理地活用教材,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如在單元教學的基礎上,結合課后綜合復習的一篇篇文章一起體會,教學《北京的春節(jié)》時學生自學《養(yǎng)花》體味同一作者的寫作風格與魅力……這樣巧調教學順序,引導學生一個系列一起地學習,既精確地解讀了編者意圖,又深化課本內涵,使其凸顯了精彩。
(二)課本導航,輕松減負
“知識與素質相比,素質重要;素質與意識相比,意識更為重要?!痹趯W習語文課本的時候,作為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模仿與活學意識。我提倡讓學生自覺地自發(fā)地汲取語文營養(yǎng),成為了學習真正的主人,實實在在地踐行減負。減負的同時要增效,教師要通過改變教學方式,學生要改變學習方式,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作為教者,就要以課文為藍本,培養(yǎng)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更使語文教材神韻得到進一步飛揚。
(三)培養(yǎng)讀寫結合意識,提高習作能力
研究表明,模仿性行為猶如其他許多種類的行為一樣,也是習得性的。模仿是社會學習重要形式,在個體社會化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實踐也表明,要迅速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樹立仿寫意識,進行仿寫訓練是靈丹妙藥,沿著“體味—模仿—活用”有著令人欣喜的收獲。
模仿作文命題:
選讀文章時,讓學生從題眼入手,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樂讀之章;站在寫作的角度,這就是能吸引眼球的好命題。通過一系列的例子讓學生明白,寫出吸引人的文章可以從點點滴滴入手,研究其命題角度與方法亦算其一,如《飛船上的特殊乘客》、《真實的高度》,這樣的命題對于初涉習作領域不久的四年級來說的是一個個很好的榜樣。
仿引經(jīng)據(jù)典的做法:
老師從學生熟悉的課文中搜羅了一系列相關的例子,體味妙引經(jīng)典的好處:如《桂林山水》之“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引用等。通過一番體味,學生興趣盎然,我馬上用學生日常例子為素材,連說了幾句。學生靈感觸動,也紛紛模仿。勢頭可喜,我讓學生設立經(jīng)典造句本,讓學生每天用經(jīng)典寫上一二句。課堂積極地推介評點,并讓學生在日常交際中寫作中也樹立多用經(jīng)典的意識,培養(yǎng)活用經(jīng)典的習慣。在老師的倡議下,課堂上課余間興起“經(jīng)典熱”。
從學生習作中,讓我們堅信只要給予學生適當?shù)臋C會,都能學會任何寫作方法,使其語言鮮潤靈動、芬芳絢麗,如夏花般燦爛。
三、靈動板書,活現(xiàn)精彩
靈動的課堂教學不僅僅指某一次教學設計的別出心裁,最關鍵的一點,是講究實效,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活動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主動性。
水本無華,相蕩而生漣漪;石本無人,相激而發(fā)靈光;靈動的語文新課堂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處處孕育著驚喜與激動,讓我們在新課標的指引下,走進靈動的新課堂。讓高效課堂這改革之花也爭奇斗艷,紛紛登場,裝點著語文教改的春天,成為高效課堂與減負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責任編輯:劉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