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旺
關(guān)鍵詞:墊上滾動;直體側(cè)滾動;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3)07-0049-02
一、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以《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精神為依據(jù),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教學中努力體現(xiàn)“幫助學生學會體育與健康學習”的理念。在進行墊上滾動教學中,始終以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動作方法,承受一定的運動負荷,體驗運動的樂趣為主線。課中,先以小故事導入,讓學生明確本課的教學目標、任務;接著進行隊列隊形練習。在練習當中,教師以語言引導的方式讓學生自然地接觸到墊上滾動的動作要領;準備活動中,讓學生和小墊子交朋友并針對學生在滾動中易出現(xiàn)的錯誤動作,設計一些練習;進行墊上滾動的技術(shù)教學時,先出示掛圖,教師講解示范,再以“炸油條”為例,讓學生明白肩、髖同時翻轉(zhuǎn)的重要性,接下來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學習,開展小比賽,以賽促學、以賽促趣,最后小結(jié),放松身心。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圍繞著小墊子開展活動,做到一物多用。
二、教材分析
墊上滾動是人體最基本的活動能力之一,該教材不僅具有健身價值,而且具有一定的生活實用價值,是實現(xiàn)自我保護的重要方法之一,深受學生們喜愛。練習墊上滾動可以發(fā)展學生的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增強學生的空間定向能力。本次課的墊上滾動教學是江蘇省編小學體育教材水平一二年級上學期墊上滾動教學單元第二課時。本學期墊上滾動單元一共擬上五個課時,除了要進行墊上滾動動作技術(shù)的教學外,還擬進行各種各樣的墊上滾動游戲及拓展練習,以提高學生的學練興趣和鞏固墊上滾動的動作技術(shù)。
三、學生情況分析
本課的授課對象是水平一二年級的學生,該年齡層次的學生活潑好動,對墊子活動興趣較高,學生的身體柔韌性也較好,但由于該年齡層次的學生尚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耐力素質(zhì)相對較差,雖對體育活動有著較強的學習欲望,但情緒和自控力不夠穩(wěn)定。
四、教法
情境設置法、講解示范法、圖示教學法、游戲教學、評優(yōu)激勵法。
五、學法
仔細聽、認真看、積極練、合作學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