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霞
【摘 要】近幾年來,中學地理教育在社會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學校中應試教育思想的雙重沖擊下,教學水平處在低谷狀態(tài)。特別是初中地理教學的師資、課時、質量不令人滿意,經(jīng)過幾年上百課時的地理課堂教學,仍有相當多的學生沒有學會判讀經(jīng)緯度等實用技能,沒有具備基本的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識。殊不知,學生對地理興趣濃厚程度、喜愛程度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教學成果及學生地理知識掌握程度。
【關鍵詞】初中地理 興趣教學 教學方法 情感教育
某教育家說過:“21世紀將是創(chuàng)新能力教育的春天。”其實,能不能有效地培養(yǎng)地理創(chuàng)新能力才是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本質區(qū)別,地理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才是提高地理素質教育的靈魂。近幾年來,中學地理教育在社會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學校中應試教育思想的雙重沖擊下,教學水平處在低谷狀態(tài)。特別是初中地理教學的師資、課時、質量不令人滿意,經(jīng)過幾年上百課時的地理課堂教學,仍有相當多的學生沒有學會判讀經(jīng)緯度等實用技能,沒有具備基本的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識。本人結合幾年的教學實踐,談幾點初中地理教學的方法。
一、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愛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培養(yǎng)課堂注意力的催化劑。教育家斯賓塞曾說:“教育使人愉快,要讓一切教育帶有樂趣?!币虼?,教師要熟練地駕馭教材及與之相關的知識,把知識性、藝術性、教育性與趣味性有機地結合起來,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地理教學中,要提高教學質量,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無疑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創(chuàng)設情境,以“謎”引趣
地理教學中,新課導語藝術是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授課效率的關鍵一環(huán),起著滲透主題、醞釀情緒、激發(fā)興趣和創(chuàng)設情境的作用,風趣幽默的謎語導入,會像磁石般緊緊吸引學生的心,使學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產生師生共鳴,形成新課的教學高潮。如教學“地球儀”的有關知識時,先讓學生猜謎:“不是籃球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轉,別看它的個子小,載著大河和高山”。通過這些謎語導入,使學生形成空間輪廓概念,加深對地球、地圖特征的認識,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引用故事,“橫”生妙趣
把生動有趣的故事運用到課堂中,會使枯燥無味的地理知識變化得妙趣橫生,很受歡迎。如講到“季風氣候”一節(jié)時,可以引用中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巧借東風,火燒曹營”的故事作為導語:“……當時正值隆冬,赤壁戰(zhàn)場盛行冬季風,曹營在江北,東吳在江南,若用火攻反而燒了自家,為此,周瑜焦慮成疾,一籌莫展,正在危急關頭,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的諸葛亮通過觀察天氣、天象的變化,準確地預測當?shù)囟燎昂蠖虝r間內會偶然出現(xiàn)刮東南風的天氣反?,F(xiàn)象,結果助東吳火攻曹營成功,大獲全勝?!比绱酥v述幽默風趣,學生樂聽樂學,寓教于樂。
(三)自編口訣,“教”之以趣
將教學內容編成簡潔明快的口訣,使知識點串在一起,使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有利于幫助學生記憶和掌握,并能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如世界十大人口大國可用“中印美印巴,巴俄孟日尼”來記憶。識記“南亞”國家時,口訣是:“南亞八國家,海上斯與馬,內陸錫尼不,臨海孟印巴?!?/p>
二、轉變教師角色,加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性
時代進步了,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也變化了,特別是地理知識傳播的渠道更廣了,地理課已經(jīng)不再是學生獲取地理知識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師應該轉變教師角色,改變過去教師單向講授為主的習慣教法,將師生互動教學引入地理課堂教學,堅持“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講授為輔,學生活動在前,教師點撥評價在后”的原則。教學中,還應注重學生自信心和積極性的培養(yǎng),以鼓勵為主,使學生體會到他們在課堂中的角色作用。
此外,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時,往往需要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可以把學生組織起來親歷這些過程。如進行學生地理新聞發(fā)布會和點評活動、地理角色扮演活動等,讓學生參與其中,而老師則在一旁扮演導演的角色,施行適當?shù)摹敖虒W民主”。又如在學習我國的黃河時,提出“面對我國黃河中下游水資源緊張的嚴峻局面,應該如何治理?”此時,可以學生圍繞問題,各抒己見,讓他們在討論中檢驗自我知識掌握程度,取長補短的同時還能鞏固已學知識。學生討論完成后,選出學生代表發(fā)言總結,老師再加以點評。如此,學生不僅能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還能更好更快地掌握地理知識。
三、重視情感教育,讓學生喜歡地理
目前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地理教師往往過多注重了知識目標而忽視了情感目標。非地理專業(yè)的地理課任教師則往往拘泥于課本、強調地理事實、強調記憶、缺乏地理情趣。地理專業(yè)的地理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時,也往往過于嚴謹、過于強調地理思維、缺乏生動活潑。如果學生不喜歡地理課、不喜歡地理老師,那么學生怎么會喜歡“地理”,怎么能學好地理?因此,地理課堂教學中應該有歡聲笑語。歡聲笑語進課堂,需要教師注意增強自己的組織能力與親和力。由于年齡的差異導致的“代溝”,有些中老年地理教師容易產生責怪學生不配合、不適應老師的想法。其實教師應該更多地考慮如何使自己的心理年齡年輕化、如何更好地適應學生、如何與學生產生“共鳴”。
此外,地理教師在授課時,若能不時把所講課程的地區(qū)與學生的家鄉(xiāng)結合起來,比較兩者風土人情,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這既能讓學生收獲知識,又能培養(yǎng)他們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大好江山的思想感情,進而對地理也將是越來越喜歡。
總之,以科學發(fā)展觀,在地理課堂教學中,通過互動的地理教學與生活密切的地理知識聯(lián)系,傳達地理思想,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的能力,最終使學生從“認識地理”到“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的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