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豐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的生長發(fā)育初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可奠定學生的心理健康基礎。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師的應盡之責,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運用心理學的原理,幫助學生提高課堂學習中的認知、情感和意志水平,從而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心理生理特點,融合和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手段,使學生在快樂健康中學習英語的同時,初步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zhì),積極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
關鍵詞:心理健康;小學英語;學生發(fā)展
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師在教學中自覺地有意識地運用心理學的原理,幫助學生提高課堂學習中的認知、情感和意志水平,從而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目的的教育活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qū)W科內(nèi)蘊涵著的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題材和資源,針對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結(jié)合學生的心理表現(xiàn),融合和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手段,讓學生始終保持一顆積極樂觀、奮發(fā)向上的心來學習英語,并讓英語成為一把精巧的鑰匙,打開學生的心扉,融入學生的心中。
一、以興趣為導向,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提升進取心態(tài)
學生學習英語不僅需要行為投入,更需要心理投入??鬃釉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敝挥小昂弥薄皹分?,才能有高漲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以提高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和運用語言思維的能力。教師可根據(jù)教學目標,讓學生在課內(nèi)外動手制作卡片或者讓學生事先準備一些衣物、食品等。如在教學了顏色white,pink,black,orange和brown后,讓學生制作彩球,然后進行練習:教師播放錄音“pink ball”“black ball”“orange ball”……學生則根據(jù)錄音的內(nèi)容邊說邊出示彩球,還可以加快練習的速度,這樣不僅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也可以使他們的靈敏性和注意力得到加強。教師還可以通過“歌曲導趣”“故事引趣”“游戲生趣”等一系列的活動來活躍英語課堂氣氛。這樣,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迅速形成。
二、以方法為杠桿,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策略,減輕心理壓力
隨著新一輪的小學英語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化,給小學階段的英語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和要求。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有些學生遇到學習障礙,如聽不懂、講不出、考不好等,就會逐漸對英語學習失去學習的興趣,喪失信心,甚至覺得自己不適合學習英語,從而產(chǎn)生厭學心理,甚至棄學。這些種種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會深深地傷害小學生幼小的心理,給他們尚未成熟的心靈帶上一個沉重的枷鎖,從而產(chǎn)生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
如何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進而化解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呢?筆者認為通過正確的方法引導,教會學生學習,傳授有效的學習方法策略,均是提高學習效率、減輕學習負擔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只有把學法指導落實到實效上,學生才能學會學習。而要想幫助學生提升英語能力,首先就得鼓勵他們開口。第一,在上課時,要盡量用英語表達。例如,筆者在平日教學中要求學生回答問題或者對話時都要盡量用英語來表述,而且盡量做到人人開口,看誰說得準確,并及時表揚勇于開口、不怕說錯的學生。這樣做,原來膽子小、口齒不那么伶俐、又想學好英語的學生也勇于開口了,這對培養(yǎng)學生開口的習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第二,堅持朗讀的習慣。朗讀是培養(yǎng)聽說能力的重要途徑。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習慣,除堅持課堂上朗讀訓練外,筆者還讓學生堅持每天早讀,有時給學生放錄音,讓他們模仿。
三、以個體為突破,樹立學生學習信心,維護健康心理
毋庸置疑,如果教師只著重學生智能的發(fā)展,忽視心理健康衛(wèi)生教育,學生的智能發(fā)展不但受到影響,其身心健康也會受到損害,最終將影響學生的德智體美的全面健康發(fā)展。筆者所教班級中有少數(shù)學生出現(xiàn)了心理障礙的征兆和表現(xiàn),歸納為:(1)學習困難綜合癥。呈現(xiàn)為孤僻離群、自我封閉的交往困難,閱讀水平低,不能正確辨認單字和誦讀單句。(2)兒童厭學癥。呈現(xiàn)為對學習失去興趣、討厭學習、抵觸學習。(3)過度焦慮反應。呈現(xiàn)為學習自信心受挫,造成緊張不安、焦慮害怕等。鑒于此種種表現(xiàn),筆者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從現(xiàn)象的普遍性到特殊性,從方法簡單到綜合,通過英語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改善消除學生產(chǎn)生心理障礙。著重注重學生意志品質(zhì)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承受挫折和應對挫折的能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阻礙,這時教師要注意觀察,除了技術上的幫助外,還要在思想上引導、行為上鼓勵,消除學生的種種心理健康障礙。筆者班上有一名女學生,表現(xiàn)為過度焦慮反應,仔細分析造成的原因,主要是該生自己對學習目標有著不切合實際的追求,出現(xiàn)了情緒波動和心理障礙表現(xiàn)。于是,筆者一起與該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引導該生重新自我認識、重新自我定位,消除自己不必要的焦慮情緒,用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投身到英語學習中去。經(jīng)過一段時間,該生過度焦慮反應消除了,學習有了進步。再如有類似或其他心理健康問題表現(xiàn)的學生,筆者通過對癥下藥,舉一反三,加強心理輔導,使他們在克服學習不良行為的對策中心理健康問題逐步得到了解除,同時學習英語知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筆者在英語教學中注重備課、備教材的同時,更注重備學生,就是要關注學生,從學生的角度去思維、去探索、去找問題,解決他們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出現(xiàn)或存在的問題。只有這樣,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在潛移默化中達到目的。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學科教學中是行之有效的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的路徑。筆者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小學英語教學活動融合起來,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水平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使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也得到提高,并使二者互為補充、相得益彰,努力朝著“培養(yǎng)學生具有健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養(yǎng)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的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