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葉
摘 要:近年來,小組自主合作學習模式成為課堂教學常用的模式之一,物理課堂教學也用這一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是一種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本形式,利用各成員之間的相互合作、共同討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最終目的就是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品質和學習習慣。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存在三方面問題需要解決:分組不科學;分工不到位;時機不恰當。
關鍵詞:小組合作;分組;合作常規(guī)
近幾年來,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經常見到,有的學校已將這種形式變?yōu)檎n堂教學的特色,物理課堂教學也用這一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最終目的就是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品質和學習習慣。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存在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在此初步談談對這種教學模式運用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一些對策。
一、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1.分組不科學
觀察周邊學校及本人、本校的一些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一般采用前后、左右座位靠邊的比較近的組成合作小組。這種分組方式雖然開展活動比較方便,但不利于讓不同層次、不同性格特長的學生進行優(yōu)勢互補、相互促進,因此容易造成學生合作不深入,各小組之間差異太大。
2.分工不到位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當老師提出一個問題或幾個問題后讓學生討論,教室里會出現(xiàn)各種場面。有的小組兩三個人搶著發(fā)言,各說各的;有的小組整堂課只有一個人發(fā)言,其他人坐著;有的小組互相推辭,誰也不發(fā)言;還有的小組借機閑聊、說笑。這樣很容易造成那些性格外向、表現(xiàn)欲強的成員在合作學習中處于優(yōu)勢地位,獲得較多的表現(xiàn)機會和參與度,而其他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及學困生則在合作學習中處于劣勢,很難得到發(fā)表意見的機會,更多的時候是一名旁觀者,從而使討論流于形式,達不到合作學習的真正目的。
3.時機不恰當
在一些課堂教學中,有的老師看到別的學科采用這種模式課堂比較熱鬧,課堂氛圍好,盲目地采用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方式。有的老師在教學內容過于容易的地方安排小組討論,有的老師在適合學生自主探究的地方安排小組合作討論,還有的老師在適合全班教學的地方組織小組探究,有的老師在一節(jié)課中安排了過多的小組討論,流于形式,導致一堂課的時間來不及,效果不理想。
二、解決問題的對策
1.設置合理的合作小組
老師在分組時,應該注意小組結構的合理性,遵循以下幾方面的原則。一是分組應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yōu)勢互補”的原則。二是小組人數(shù)合理,一般以6人左右為宜。人數(shù)太多,學生間的交流時間不夠,學生個人才能不能充分展示。人數(shù)太少也不行,不能集思廣益,俗話說“三個臭皮匠,抵一個諸葛亮”。三是各小組男女比例應大致相同,組內男女生比例也應大致相同。四是小組成員不能固定,小組成員至少每學期或半學期調整一次,以便讓學生有更寬廣的交往空間。
2.建立有序的合作常規(guī)
一個學習小組就像一個小班集體,如果在這個小集體中沒有分工,沒有一定的常規(guī)順序,那也不能真正起到合作學習的作用。所以我覺得要做好以下兩方面。
(1)合理分工,明確職責。小組內應設小組長,匯報員、記錄員。小組長應選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強的同學擔任,以便能對小組成員進行合理分工,有序討論。記錄員的應負責將小組合作學習中重要內容記錄下來。而匯報員則負責將在全班進行交流匯報。這些同學的分工也可以調換或更換。
(2)培養(yǎng)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一是獨立思考的習慣;二是積極參與、踴躍發(fā)言的習慣;三是認真傾聽的習慣;四是遵守合作規(guī)則的習慣。
3.選擇適當?shù)暮献鲀热?/p>
(1)學生不容易得出正確結論的內容。如果要解決的問題答案非常容易,非常明顯,那就沒討論的必要。而學生意見不統(tǒng)一或個人不容易得出正確結論時進行合作學習,互相幫助,集思廣益,達到在討論中解決問題的效果。
(2)方法不確定,答案不唯一的開放性內容。對于開放性、探索性的問題,一般有多種思維方式,但憑個人的智慧很難把各種問題都考慮到,讓學生獨立思考后再進行合作交流,可以改善學習效果。例如,設計電路時,老師提出問題,怎樣使三個小燈亮起來,你有什么辦法?學生小組討論,試畫圖,得出有幾種方法。
(3)個人操作難以獨立完成的內容。在物理課堂教學中,需要實驗探究的問題較多,大部分實驗往往不能一人完成,利用小組合作學習來完成實驗是非常好的。例如,測中學生做引體向上的功率,就需要小組幾個同學分工合作,一位同學做引體向上,一位同學記數(shù),一位同學計時,還需要一位同學記錄,完成這些以后,同組一起討論計算得出結論。
4.營造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
(1)創(chuàng)設民主、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教師要保護學生的參與熱情,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同時,老師也應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
(2)提供充裕的合作學習時間。沒有一定的時間,合作學習將會流于形式。因此,老師要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讓每個學生都有發(fā)言的機會。
(作者單位 江蘇省溧陽市周城中學)
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