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緒林
〔關鍵詞〕 化學教學;學習興趣;實驗;課外活動;教學難點;人文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02—0037—0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探求知識的原動力,也是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精神源泉。初三學生正處于興趣廣泛、求知欲旺盛的年齡階段。教師如果從化學課的起始階段就注意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并因勢利導,引導學生把興趣轉化成樂趣,進而發(fā)展成志趣,這樣有利于保持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
一、注重化學實驗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化學對于初三學生來講是一門新學科。初中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較強,對變幻莫測的化學實驗現(xiàn)象往往有濃厚的興趣。教師要認真做好每一個演示實驗并帶領學生認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如在講氧氣的鑒別時,我沒有先講鑒別方法,而是用一個帶火星的木條分別插進兩個集氣瓶中,讓學生從觀察到的現(xiàn)象中得出鑒別氧氣的方法。再如,講實驗室制氫氣是用鋅而不是用鎂或鐵的原因,我增加了這樣一個演示實驗:分別讓鋅、鎂、鐵三種金屬與稀硫酸反應,提醒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再思考不用鎂、鐵而用鋅的原因。這也為以后學習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打下基礎。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做好每一個學生實驗,學生自己實驗時興趣較高,為了避免學生動手的盲目性,教師要點撥指導,引導他們把單純的興趣轉化成學習知識的樂趣,為學習添加動力。并注意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操作方法,指導他們分析實驗現(xiàn)象,書寫實驗報告。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豐富多彩的化學課外活動,對學習緊張的初三學生來講是極具誘惑力的,這樣既能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余輕松一下,又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鞏固化學知識?;瘜W課外活動的內容及方式很多,包括“化學游戲晚會”、“化學知識講座”、“化學知識競賽”、“化學園地”、“化學展覽會”等等,可以每學期或每學年舉行一兩次。如“化學知識講座”可以講講大氣污染與水污染的危害、溫室效應的原理、酸雨的形成、化學與日常生活的關系等,幫助學生認識學習化學的重要性。也可以講講道爾頓、拉瓦錫、侯德榜等著名化學家的成才之路,引導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端正學習態(tài)度。再如,化學游戲晚會可以把所學過的化學知識編成各種節(jié)目如相聲、小品、魔術等等,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進一步鞏固書本知識。根據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把化學知識按基本知識、難點、疑點分門別類編成不同類型的題目,舉行化學競賽,這也是一種保持學習興趣的好方法。
三、突破教學難點,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化學的難點一般有化學計算、無機物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等。一個學生即使有濃厚的學習興趣,但屢次被難倒,興趣也會大減,從而影響學習成績。所以幫助學生突破教學難點和知識分化點很重要,例如,化學用語中元素符號、化學式最好分批識記,從緒言開始,日積月累?;瘜W方程式的書寫則要抓住“五查”:一查分子式書寫是否對;二查配平是否正確;三查“等號”有沒有寫;四查條件有沒有標注;五查“↑”或“↓”有沒有遺漏。還要將常見元素的化合價、酸堿鹽溶解性編成口訣幫學生識記,對于溶液的計算則要讓學生多練,教師盡可能地幫助他們總結歸納公式、規(guī)律,概括零碎的化學知識。這樣有助于學生記憶和掌握,從而使他們的學習興趣遞增。
四、滲透人文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長期以來,中學教學片面追求升學率,文理分科,割裂文理科的結合,導致理科學生忽視社會、生活和企業(yè)的需求,太注重化學學科的學術價值和理性思維的訓練。在化學教學中,注重對教材的社會功能、人文精神的挖掘更有助于創(chuàng)新教育。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其中有兩項就是化學方面的,火藥和造紙術的發(fā)明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隨著社會的進步,現(xiàn)代化學全面影響著人們的物質生活、生存環(huán)境和社會文化,可以說人類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學知識。在化學教學中可結合化學知識向學生講解化學與新材料、化學與能源、化學與農業(yè)、化學與食品、化學與衛(wèi)生用品、化學與洗滌劑、化學與護膚品的關系,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化學知識在社會和生活中的應用,樹立社會責任感,增強環(huán)保意識。
編輯:張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