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力 李爽
摘要:文章分析了元認知概念以及元認知與英語閱讀教學關系,把元認知策略引入高職高專英語閱讀實踐教學中,幫助學生認識、運用合理學習策略,學會自主學習,最終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關鍵詞: 高職高專;元認知策略; 閱讀理解
英語閱讀教學作為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擔負著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重要責任。然而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尤其薄弱,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刻不容緩。元認知策略是一種典型的學習策略,對各種認知和學習活動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在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中進行元認知策略的訓練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學會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客觀的評價學習結果。
一、元認知與元認知策略的內涵
元認知是指任何以認知過程及其結果為對象的知識,以認知過程本身為研究對象,其實質是人對認知活動的自我意識與自我控制。
元認知策略指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習計劃、學習過程的監(jiān)控以及學習任務的自我評估。元認知策略一般分為計劃策略、監(jiān)控策略和調節(jié)策略等。
二、元認知與英語閱讀教學的關系
閱讀作為一種認知活動,是閱讀者利用已有的知識積極主動地對文字材料所表達的信息進行解碼的過程。閱讀者為了有效地完成閱讀任務,必須對該過程進行監(jiān)控、并在必要的時候采取適當?shù)难a救策略以解決閱讀中出現(xiàn)的問題。由此可見,有效的閱讀過程既是一個認知活動過程,也是一個元認知的活動過程,英語閱讀也不例外。
有效地閱讀理解離不開閱讀者的元認知,它會對閱讀效果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熟練讀者和初學者在元認知技能上存在明顯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為:(1)熟練讀者往往根據(jù)閱讀的材料建立閱讀目標,采取特定方式;初學者無法針對閱讀情景適當調整閱讀行為。(2)熟練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及時意識到出現(xiàn)的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而初學者往往使問題累積。(3)熟練讀者比初學者更嫻熟的使用有效的閱讀策略。(4)熟練讀者的策略使用更靈活。綜上分析,學生閱讀理解水平難以突破的關鍵就在于學生在文章的閱讀前、閱讀過程中、閱讀后并未有效地運用元認知策略,調節(jié)和監(jiān)控自己的閱讀行為。
三、高職高專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高職教育屬于就業(yè)教育范疇,突出能力,注重實用,其英語課程的設置并沒有遵從職校英語教學的特點和規(guī)律,依然通過國家統(tǒng)一英語應用能力考試來測試英語教學質量。學生為了在就業(yè)時增加證書也過分注重應試訓練,忽視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這些都對英語教學產(chǎn)生負面影響。 此外,職業(yè)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專業(yè)技能型人才,教學中重視專業(yè)課而忽視基礎課的現(xiàn)象也普遍存在,這給英語教學帶來了負面影響。
2. 高職院校一直采用本科或專科的教材,教學內容上仍然存在著內容陳舊,形勢單一,側重基礎知識等特點,因此,高職教材亟待更新。
3. 高職院校的教師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法單一。教師過多控制課堂,學生沒有足夠時間拓展思維,不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此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仍存在著精泛不分,注重基礎知識忽視語篇構建的普遍現(xiàn)象。
4. 近年來,本科院校擴招致使高職生源素質出現(xiàn)“滑坡”現(xiàn)象, 大部分學生英語成績未達到高中畢業(yè)合格水平。他們一方面,底子薄、基礎差;另一方面,沒有樹立正確地學習觀并由此產(chǎn)生了畏懼情緒,缺乏信心,最終放棄了對英語的學習。另外,學生閱讀技巧匱乏習慣不良也在某種程度上大大影響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四、元認知策略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一)讀前策略
讀前策略指的是讀前的組織計劃安排。計劃和安排策略包括設置學習目標和計劃、安排學習時間,預測學習困難以及解決途徑等。教師首先,幫助學生根據(jù)個人的實際情況制定階段性的目標。教學中幫助學生選取恰當教學內容,建立閱讀的信心, 激發(fā)他們閱讀興趣, 明確學生學校目標,使學生扎扎實實、循序漸進地進行各項閱讀能力的訓練。其次, 讓學生了解閱讀的特點及元認知策略的重要性。在課堂閱讀教學中給學生穿插合適的閱讀策略(尋讀、略讀、查讀等)來完成相應的閱讀任務,并適時地介紹記憶的信息加工過程、如何集中注意、圖式理論等知識,幫助他們了解閱讀的本質,增強學生的策略意識。最后,鼓勵學生增強課外閱讀的興趣,開闊知識視野,豐富知識結構。通過多渠道全方位的學習和吸收,學生就能在閱讀活動中胸有成竹、領悟透徹、理解準確。
(二)讀中策略
讀中策略指的是閱讀過程中的自我監(jiān)控和調節(jié)。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使用監(jiān)控和調節(jié)策略會增長元認知體驗,豐富元認知知識。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要通過對文本內容進行自我提問,邊閱讀邊思考,尋找問題的答案,并檢驗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通過自我提問,學生會積極監(jiān)控自己的閱讀過程,并采取相應的閱讀策略,以保證閱讀活動的順利進行。其次,在練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通過抓住文章中心句和關鍵詞把握篇章結構以及詞和句子的銜接等能力, 閱讀中鼓勵學生采用分析、歸納、綜合和推斷等邏輯思維方式, 運用預測—閱讀—證實三步閱讀法對閱讀過程進行監(jiān)控。根據(jù)閱讀文本的標題及最初的幾句話語,對所讀文本的內容進行預測,并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尋找文本信息來逐步證實自己的預測。學生通過積極尋找或回憶已有的各種背景相關知識,使自己的預測不斷得到驗證的過程,就是不斷監(jiān)控閱讀理解的過程,它不僅可以活躍思維,而且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此外,如果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預測并未得到證實,或是對某些閱讀內容無法預測時,應積極采用調節(jié)策略來調節(jié)閱讀行為。如可以放慢對文本閱讀的速度;也可以對不理解的句子進行必要的語法分析;或者對未理解部分回讀,以核查在閱讀中遇到的一些關鍵詞的詞義猜測是否正確、預測是否合理;或者繼續(xù)閱讀下去,以期在后面的內容里得到有用的線索和信息;或者尋求閱讀工具以及其他人的幫助等,這樣才能獲得對所讀文本能有更充分、更確切的理解。
(三)讀后策略
讀后策略是讀后的自我監(jiān)測和自我評估。在閱讀任務結束后,教師要求學生進行讀后小結,幫助學生評估、反思、回顧和檢查閱讀內容、閱讀過程、閱讀結果以及自己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通過閱讀效果評價學生隨時了解自己閱讀水平和進展情況,從中找出自己的閱讀規(guī)律,以便調整閱讀計劃,指導自己閱讀練習。另外,教師可以通過階段性練習、小測試、課堂組織小游戲等形式檢查學生最新閱讀情況,讓學生隨時了解自己閱讀狀況,學會學習,成為獨立、自主、高效的學習者。
總之,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運用元認知策略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更加有效地進行閱讀訓練,增加學生獨立控制閱讀學習過程的機會,最終達到提高閱讀成績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楊文澄.關于將元認知訓練納入英語教學之研討[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2).
[2]楊堅定.聽力教學中的元認知策略訓練[J].外語教學.2003( 4).
[3]孟悅,大學英語閱讀策略訓練的實驗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2).
(作者簡介: 張 力(1979.1-),女,講師,秦皇島職業(yè)技術學院,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李 爽,秦皇島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