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權
摘要:班級管理是學校搞好教育教學的前提,在職業(yè)學校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職業(yè)學校的班主任如何加強班級管理才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試從建立學生檔案、整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結合、創(chuàng)建科學的學生評價機制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中職學校班主任 班級管理 學生檔案 評價機制
班級管理工作成效直接影響到中等職業(yè)學校自身發(fā)展的前景,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隨著社會就業(yè)需求的變化,中職學校的教育教學模式隨之有了較大的變革,這就意味著中職學校班級管理的方式方法必須有所變化。怎樣做好新時期中職學校的班主任工作是每位職業(yè)教育者的責任?,F我結合自己多年擔任班主任工作的經歷,談幾點看法。
一、建立學生行為檔案
中職學校與普通高中相比,素質參差不齊,教育管理難度大。班主任應當靈活教育,學會用心理學去研究每一個學生,正確把握他們的認知特征和思想動態(tài),進而施以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因此,班主任的首要工作在于把來自各方面的材料和信息整理成一個比較完整的檔案資料,并在工作過程中不斷擴充。只有這樣,才能了解學生,才能因材施教。
二、整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
中職學校班級管理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掌握一定的專業(yè)技能、成為適應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我認為班主任的工作應整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由于不同學生的個人愛好、文化修養(yǎng)、生活習慣不同,因此班主任很難在其組織的同一活動中滿足所有學生的心理要求。因此在強化班級意識、增強集體榮譽感的同時,開展個別教育成為班級管理的關鍵。
1.利用閑暇時間與學生交流
學校的最高使命就是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成人成才,而培養(yǎng)他們成人成才的最好方式莫過于面對面,給他們每一個人應有的關注、適時的教育、正確的指導、必要的幫助。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教育時,一定要面對每一個學生,并且一個都不能少。從生命狀態(tài)來說,他們個個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少了哪一個都不行;從培養(yǎng)的角度看,因材施教,哪一個都少不得,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獨特的個性,都需要獨特的指導和教育;從受教育者的權利來說,學生有權獲得個別指導和幫助,這種權利不能被忽視,也不能被替代,更不能被剝奪;從心理健康教育要求來說,要想走進學生的心靈,老師就必須打開自己的心窗,和學生面對面;從救助貧困生的角度來看,如果老師不用關切的眼神、仁愛的笑臉面對學生,他們是不會把心中的困苦向你訴說的。就算他們學有所成,如果沒有老師的細心指導,他們也沒有信心和勇氣去面對將來的生活。因此,在我接管一個新班級之初,要求自己必須首先走進學生,主動地了解每個學生,知道他們在想些什么、有什么要求愿望、有什么追求理想、有什么困難煩惱、向誰表達及怎樣表達等。我深知,如果我不去面對面,就必然會空對空。尤其是中職學校的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要從一人一事的交心談心做起,把工作落實到每一個學生身上,從而為做好班主任工作開好頭。
2.學生之間多交流
由于我國經濟迅速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每個學生的關注點、熱心點都有所不同。有的是社會認可的,有的則是社會道德所不容的。如何解決這些矛盾,讓學生進入一個健康的發(fā)展軌道,這是每一個班主任應該解決的問題。對此,我認為可在班內經常性地進行社會信息交流,如自我介紹、時事講談、智力競賽、才藝展示等是必要的,這些活動能使學生在活動中加強了解,相互補充,進而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讓學生共同受益。
3.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當注重學生能力的提高與特長的培養(yǎng),進而加強班級管理。這就要求活躍學生的課余生活,并通過活動使學生樹立適應未來社會以“優(yōu)勝劣汰”的自然規(guī)律“篩選”人才的觀念及良好的競爭意識。為了打破傳統(tǒng)的課堂局限,我組織開展了諸如演講、寫作、書法、繪畫、音樂、舞蹈、象棋、圍棋、球類、計算機等多種渠道的興趣活動,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
4.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發(fā)揮學生積極主動的精神在于做好以下兩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強調班級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自覺投入到各項活動中去,在活動中使其意志品質和能力得到鍛煉發(fā)展。其中選拔培養(yǎng)干部,形成集體核心力量,這是健全班級組織、使班級得以正常開展工作的關鍵,也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前提。考慮到培養(yǎng)每個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我以自薦、競選、群眾推舉等方式選拔出責任感強、作風正派、有一定組織能力的學生為主要干部,讓每個學生輪流參與班級管理。通過班主任的穿針引線,引導學生干部處理工作過程中的分工、合作及不可避免的分歧,幫助解決學生的工作態(tài)度和方法問題,使每個學生在工作中正確認識自我,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其次是鼓勵學生樹立自強、自立、自主、自信、自尊的信心。
通過輪換班干部和開展各項課余活動,給每個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不僅能加強學生的自我管理、培養(yǎng)組織能力,更為重要的作用在于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得以真正發(fā)揮。同時也使班主任得以全面正確地認識學生、發(fā)現問題,進而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式和渠道實施個別教育,達到教育管理學生的目的。
三、創(chuàng)建科學的學生評價機制
科學的學生評價體系是組織和培養(yǎng)健全的班集體的關鍵。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應當具有明確的奮斗目標、良好的輿論、團結友愛的人際關系和良好的班風學風。班主任必須有針對性地提出系統(tǒng)的班級奮斗目標,建立信息反饋網絡,制定相應的行為規(guī)范和考核評價標準,使學生在班主任的正確評價中,既體會到成功的快感,又形成自我批評、相互教育的良好品質,幫助學生不斷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總之,班主任應有高度的責任心、上進心和使命感,運用科學的班級管理方法,把班主任工作落到實處、細處。有人說:“要給人以陽光,你心中必須擁有太陽?!卑嘀魅问墙逃?、領路人,只要班主任心中有太陽,洞悉學生的心理,對學生教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絲不茍,和風細雨,定會潤物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