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和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利用多媒體輔助語文教學越來越具有明顯的優(yōu)越性,它可將美的因素直觀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如果運用得科學合理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而且可以加大學生的審美空間,有助于升華感情,深化思想,從而優(yōu)化教學過程,獲得最佳的教學功效。
【關鍵詞】優(yōu)勢分析 存在問題 有效策略
語文學科是一門內涵極豐富、主體感極強的學科,它更多的是對學生精神、思想上的熏陶和感染。多媒體應用于語文教學中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的想像力,擴大課堂教學的信息量,但同時也存在著很多問題和弊端。因此,我們要科學合理地運用好這一先進的教學輔助手段,讓它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發(fā)揮出應有的效用。下面就結合教學實踐來談談這方面的一些感悟。
一、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優(yōu)勢分析
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創(chuàng)設一種新穎、和諧、活潑的教學情境和嶄新的語文教學審美時空,它利用精美的界面、曲雅的音樂營造出一種濃郁的文化氛圍,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從而使學生獲得情感的愉悅和美的享受。具體優(yōu)勢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可以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言簡易賅的解說、悅耳動聽的音樂組合,化靜為動,激發(fā)學習的興趣,這種信息技術的整合,大大拓展了審美空間。語文是一門具有濃郁的美育特色的課程。每一篇課文都具有情感的震撼力量、飛揚著靈性的小說、散文;一首首或清雅,或激昂,或含蓄的詩歌,其中無不體現(xiàn)知識、情感、藝術等方面之美。熏陶著學生的情操,發(fā)展著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著學生的人格素質,使學生得到由內而外的美的享受。如在學習《岳陽樓記》時,可以憑借電教媒體的功能,再現(xiàn)巴陵勝狀,連接遠山,吞噬著長江的流水,浩浩湯湯,無邊無際的景物,使學生真切體驗大自然的美,將枯燥的分析,講解變成了那美麗的畫面,并配以美妙的音樂,映入了學生的腦海,流進了學生的心中。學《木蘭詩》一文時,利用這種多媒體教學法,把傳授知識與陶冶情操有機結合起來,不但促進了學生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發(fā)展,而且有利于美育的滲透。
其次,在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把視聽緊密結合起來,融聲繪色,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引導學生,在聆聽中去感知,認識,想象和理解文學作品的內涵,打開學生的心靈之窗,加深他們的審美體驗。如學習《荔枝蜜》,通過多媒體課件呈現(xiàn)重點文段,讓學生領悟小蜜蜂的無私奉獻精神,用畫面、文字、背景音樂集合而形成的情境氛圍,使學生心靈受到“顫動”,加深對人、事、物的體驗、思索和感悟,化為融合著自己靈魂個性的精神血脈,滲入心田。
再次,多媒體的使用為語文教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使語文教學能便捷地獲得多種表現(xiàn)形式的信息資料,大大擴充了課堂的信息容量,豐富了課堂的教學內容。尤其是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視自己不同的需求獲得認知的滿足,而利用電教手段,恰恰可以化零為整,把文章結構,各部分的關系集中在多媒體投影上揭示給學生,進而形成整體認知。
實踐證明,立體式、多層次、多視角、全方位的多媒體在輔助語文教學時的確起到了積極的無可替代的作用。
二、多媒體應用在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多媒體教學只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但決不是我們的靈魂。新穎的教學手段只是一種輔助,永遠不能取代教師的講授。它能否在教學中發(fā)揮作用,關鍵在于如何恰到好處的使用。
一味追求形式,喧賓奪主。就會導致部分教師在使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時,由于過分的追求藝術效果和滿足學生的感官需求,而失去了教學重點。這是多媒體在為語文教學效益的提高創(chuàng)造了便利條件的同時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之一。久而久之,勢必助長或養(yǎng)成部分學生的思維惰性和依賴性。因此我們要靈活選擇、合理運用,要清楚地意識到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必須要采取這種方式進行教學。
多媒體作為一種教學輔助手段,是為教學服務的。長期利用程序化的課件進行教學也會讓學生應接不暇,由于教師牽著學生的鼻子向預設的“軌道”上引,受制于物。導致教學流程受到圈定,結果是畫虎類犬,把應該是學生為主體的課堂變成以我為主的表演,忽略了學生思維自主自由活動,使得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行為比例失重進而影響教學效果。
基于這些,我們要分清利弊,認識多媒體是輔助教學,而不是主宰教學,要真正地走出誤區(qū),發(fā)揮其巨大優(yōu)勢,更好的為提高課堂效率和學生能力服務。
三、多媒體在語文輔助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眾所周知,教學內容決定教學形式,教學形式服務于教學內容。多媒體教學只是諸多教學形式中的一種。因此我們要針對所講授的內容,采取相應策略,合理運用這一現(xiàn)代教學手段,使其更好地服務于語文教學。
第一,現(xiàn)代教育理念告訴我們,教學要“以人為本”,要從策略上注意學生的個性差異,為他們提供個別化的學習環(huán)境。時時遵循科學性和目的性原則,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最大可能地創(chuàng)設參與自主學習的情境與氛圍,為廣大學生提供所喜聞樂見的語文教學實踐活動,創(chuàng)設新型的教學平臺,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第二,在教學中要注意根據(jù)課程教學的需要,搭建師生交往、互動的平臺,既能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又能活躍教學氣氛,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美化學生的行為,讓學生在情緒勃發(fā)與激動中,享受美感,通過耳聞目睹具體的視聽形象,加深體驗,并借助媒體資源,激發(fā)學生感受美、理解美、欣賞美的情感,與學生共同享受文學藝術的無窮魅力。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有效手段,我們每位教師都應該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主動、充分地運用這些教學設備,發(fā)揮其在語文教學中的優(yōu)勢,把現(xiàn)代教育手段和傳統(tǒng)的教育手段的改進結合起來,實現(xiàn)教學過程的最優(yōu)化。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地去探索,讓多媒體這一教學手段的奇葩綻放出更加美麗的花朵,在新課改的大潮中熠熠生輝。
參考文獻:
[1]徐亞強.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的教學設計初探[J].甘肅高師學報,2009,(1).
[2]吳敏 陳清.多媒體教學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探討[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8,(6).
[3]梁曉萍.初中語文審美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4]殷利分 劉華榮.利用現(xiàn)代教育手段優(yōu)化語文教學[J].文學教育,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