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來琴
摘要:作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達到師生之間良好的溝通,營造和諧的班級氣氛,對于創(chuàng)建一個優(yōu)秀班集體非常重要。作者提出:良好的心理和行為溝通是營造和諧班風必不可少的一個因素,更是提高班級穩(wěn)定率的一個好方法。
關鍵詞:和諧;班級;溝通
面對著全班五十個學生,五十種性格,有的聰明伶俐,熱情活潑;有的沉默寡言,不善言談;有的調皮好動,多嘴多舌,總不能安靜。如何根據(jù)實際情況,提升我的班級管理水平,構建“和諧班級”呢?我認為師生之間,只有溝通,才能達到相互理解和支持,可以說,良好的溝通是創(chuàng)建良好班風必不可少的一個因素,更是提高學生穩(wěn)定率的一個好方法。所謂溝通,即指師生之間在心理上互相容納,即理解對方,接受對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那么,作為一個班主任,要達到師生之間良好的溝通,營造和諧的氣氛,根據(jù)本人不多的工作經(jīng)驗,我認為以下兩個方面很重要。
一、 做好師生之間的心理溝通
(1)做好“八勤”。班主任要想教育好學生,使他們自覺成為集體中的一員,了解學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了解學生的方法很多,在帶班期間,我主要抓住八個“勤”字。勤,要勤到實處,真抓實干,不能是走過場,走馬觀花,淺嘗輒止,而是應針對實際問題,深入而扎實地開展工作。一勤到班,使我及時、全面地掌握班里的情況,做到對癥下藥,有的放矢。二勤與學生交談。只要遇到學生,便從學生最熟悉、最感興趣的話題入手,使他們解除顧慮,打開心扉地和我交談。三勤下宿舍,只要去宿舍,我直接深入到學生中間,從學生就寢前一直呆到熄燈后,與學生交談,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上的難題。四勤與家長聯(lián)系,在與家長的聯(lián)系和交流中,我說的最多的是希望家長能給學生正面的引導、肯定和鼓勵。五勤與各課教師溝通,以求更深入地了解每位同學在學習方面的情況,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和存在問題,為順利地開展工作做準備。六勤觀察,不僅要觀察班集體的變化,更需要透過每個學生的細微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其思想本質,真正做到見微知著,妥善處理,把工作做在前頭。七勤思考,在做事之前,力爭經(jīng)過思考后再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提高管理的效能。八勤總結,在學生的管理過程中,我及時總結在管理中的不足和取得的成績,為以后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勤于總結,才能在以后的學生管理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績,為實現(xiàn)和諧班級提供必要的理念保障。
(2)抓住“四心”。學生是孩子,總會有錯誤。所以我經(jīng)常告訴自己:在學生工作中要抓住“四心”,即:良心、真心、愛心、信心。尤其是當學生犯錯誤的時候,一定要有換位思考的意識,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給學生真心。尊重學生,寬容學生,并不是放任自流,對學生的不良行為有時還要作恰如其分的批評。對學生的批評教育,不僅要有暴風驟雨式的批評,還應有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既要做到嚴格要求,又要能夠在不違反大原則的前提下,根據(jù)實際情況有所變通,做到對得起良心。只有愛學生,工作才有可能勤奮、扎實;只有愛學生,才會具有一顆寬容之心,包容百川;只有愛學生,才會時時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考慮學生的感受,從而積極去探尋更多、更好、更適合不同學生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同時,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比如,班里會收到不按時就寢的違紀單,當有這樣的情況時,我只做鼓勵性的批評,告訴違紀學生:班級的榮譽是第一,給他們以后能做好的信心。
(3)做好兩個目標。對學生除了做好“八勤”和“四心”之外,還必須時時約束他們,嚴格要求他們,幫他們樹立兩個目標:即成人目標和成才目標。嚴師出高徒。我們班學生在每次活動之后,我都要做總結,讓他們談感受,談體會,談認識。學生違紀后,重在談認識。從點點滴滴中培養(yǎng)他們的思考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他們能夠實現(xiàn)兩個目標盡心盡力。
二、 做好師生之間行為上的溝通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梢?行為上的溝通對創(chuàng)建良好班風,提高學生穩(wěn)定率也尤為重要。班主任良好的行為才能使學生從情感上深深地體驗到教師是可敬可親的,既是學業(yè)上的導師,又是生活中的父母,更是個人成長中的朋友。
(1)要有淵博的知識。人常說教師要有一桶水,方能給學生一杯水。學生對“一問三不知”的班主任是不會感興趣的。所以,工作之余,我沒有忘記充電。一手漂亮的粉筆字,能吸引許多學生的眼光,一句幽默的話語能拉近學生與你的距離。廣博的知識會讓學生對你更佩服,從而減少你的說教時間。
(2)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遇事冷靜,不隨便發(fā)怒,不以威壓人,處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自己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公平公正,說到做到。說過的話,做出的承諾,記在心里,認真對待。不管有多大困難,都要實踐這些諾言,才能樹立較高的威信,得到學生的尊重和信任。這樣,提出的要求才能得到學生不折不扣地執(zhí)行。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很喜歡和欽佩工作勤奮的老師,也往往會被老師的勤奮所折服。
(3)良好的日常生活行為習慣。對學生的教育,包括對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養(yǎng)成教育”,除了平時的宣傳教育、引導外,更直接、更有效的方式是班主任通過自己良好的行為習慣去給學生做好表率,做好示范,去感染和引導每一位學生。我擔任班主任工作期間,幾乎每一次勞動,我都是和學生一起干,遇到難度比較大的任務,我總是帶頭做起。因此,我所帶的班在勞動中很少會聽到有學生嫌臟嫌累而不愿干的,學生的勞動意識吃苦精神明顯地增強了。
(4)注意細節(jié),足顯師愛。對學生的愛應體現(xiàn)在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的每一個方面,盡可能周到、細心。天涼了,提醒學生多添件衣服;學生情緒不對了,主動問問什么事;學生思想上有疙瘩了,耐心地幫他們開解;學生沒來上課,必須問問什么原因;學生病了,及時安排他們去醫(yī)院看病,甚至墊付醫(yī)藥費,做點小鍋飯;學生在生活上有困難了,細心地幫助他解決,教給他們生活的常識。每一聲關心,每一次體貼和幫助,都使我和學生的距離拉近,再拉近,學生在感受到班主任無微不至的關愛時,也從心底里由衷地愛戴著自己的老師。有了這種愛的紐帶做基礎,又還有什么工作開展不了的呢,又怎么會出現(xiàn)學生頂撞自己班主任的現(xiàn)象呢?
總之,和諧班級的構建,必須依托和諧的師生關系所產(chǎn)生的效應。因此,要本著“親其師,信其教”的理念,教書育人,率先垂范,用愛心去塑造,用真情去感化,用榜樣去激勵,用人格去熏陶,用行動去踐行教育真諦。相信我的學生會扎根這片沃土,開出美麗的花朵。
(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職業(yè)技師培訓學院)